近年来,云南文旅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然而,随着文旅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云南文旅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云南省公安厅联合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协同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多个维度提出了具体的举措,进一步提升云南旅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守护好云南旅游这块金字招牌。
《若干措施》紧密结合云南文旅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锚定主要矛盾,靶向发力,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针对旅游旺季和网红打卡地“车临车”“人挨人”带来的安全隐患和旅游体验不佳问题,措施提出保障旅客“方便快进”和“深度游览顺心”。围绕滇西、滇东旅游环线和滇中旅游区、沿边跨境文化旅游带等布局,建立热点区域协同保通保畅机制,将景区及其周边的疏通提升为旅游环线视角下的整体保畅,减少旅客堵车时间。同时,探索实施“首违不罚”、非主干道柔性执法等措施,减少“舒心慢游”中的“意外”罚单,让旅客能够更加轻松愉快地享受旅程。
在文旅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是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的关键。在旅居产业方面,《若干措施》针对旅居高峰期的安全保障和服务提升问题,提出“季前”布局旅居安全,在夏、冬两季旅居高峰前,围绕“人地物事组织”和“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开展治安隐患和市场乱象“扫除”,净化环境,做好迎客准备。推行旅居“潮汐警务”,在旅居高峰时期,在旅居高质量发展试点区域增设季节性社区警务室,增派社区民警,动态设置巡逻必巡时、必巡线、必到点。这一举措让游客在旅居期间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安全,增强了游客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同时,围绕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靠前布设警力,将人群密度常态可能达到每平方米1人及以上的夜间文旅消费新场景时段性纳入公安机关 “1分钟”快速反应圈,动态部署武装处突单元PTU、巡逻车等,建强用好治安防控支点。在夜间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这一措施为游客的夜间出行和消费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提供便捷公安政务服务也是措施的一大亮点。《若干措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旅居点设置24小时公安便民服务超市,提供办理居住证、异地办理居民身份证、出入境证照等“异地通办、一证通办”便捷服务。这一举措打破了地域限制,让游客在旅居期间能够更加方便地办理各种证件和手续,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此外,《若干措施》还高度重视行业诚信建设,提出强化文旅企业红黑榜应用,实行文旅经营主体差异化包容审慎监管,强化刚需数据共享。通过对诚信经营、无违法违规行为的“红榜”诚信经营主体实施“非必要不开展现场检查”,给予更大的发展空间;将“黑榜”主体纳入公安机关“百万警进千万家”必访范围,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这种差异化的监管方式,既能够激励企业诚信经营,又能够有效地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营造一个公平、公正、诚信的文旅市场环境。同时,加强刚需数据共享,有助于各部门更好地掌握文旅市场的动态信息,及时调整政策措施,提高监管效率。
《若干措施》的出台,为云南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通过协同共治、靶向施策、创新驱动和诚信建设等多方面的努力,云南文旅产业有望在安全保障、业态创新、市场环境等方面取得显著提升。未来,云南将以更加安全、有序、创新、诚信的文旅形象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打造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品牌,实现文旅经济的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王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