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刚刚开始改革开放,所有老百姓都在渴望开开眼界,见到平时件不到的东西。于是,很多胆大的人就站了出来,组织各种流动的“展览”。找个公园或者平地,搭一个大棚,架几个大广播吆喝,几毛钱的门票,各种“蛇展”、“古尸展”就开始了。
这些“展览”基本上都是冲着收钱去的,进去看了也未必有什么知识收获,布展的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各个城市一站一站地走,最后彻底消失。
八十年代一晃而过,这种低端的“展览”已经不见了。不见不是消失,而是高大上了。2019年4月5日开张的昆明吾悦广场海洋馆,由于市民的投诉,的投诉,已于6日被市场监督管理所责令其暂停营业。
这个海洋馆在开展前充分应用了新媒体的广告作用,用微信公众号大作宣传和转发,等市民进去一看:几个方形和圆柱形的普通鱼缸,鱼缸里有一些水母和热带鱼。“这也能叫海洋馆?还不如去花鸟市场看呢!”
云南地处边疆内陆,对海洋很陌生也很向往。只不过这些年走出大山的人越来越多,人也越来越不好沙麻(上当)了。其实,这也就是前面说过的八十年代“流动展览”的升级版再次出现。
这一次“海洋馆”被及时叫停,昆明市开了个好头,传播正确的知识,给市民开眼界,也是当前我们一直在强调的提高人民文化素质的的需要。但在不久前的过去,这方面的工作就做的有些不够了。
例如,不久前在昆明举办的某某美术大师作品展,被行家指出好些个赝品;在一些公园举办“稻草人展”,无论展品还是现场管理一塌糊涂,甚至有些来自国外的展览,内容寥寥,其目的也就是卖点商品而已。
这已经在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再给我们提过文化产品的这个市场上,要不要一个质量评定机制,要钱不要钱享受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昆明吾悦广场海洋馆的被叫停,是一个标志,消费者奋起投诉,有关部门迅速出击,我希望以后按这样事情会越来越多,无论是展览,还是昆明人经历过的各种山寨“音乐会”、:“演出”,甚至于是其他文化产品如书籍、歌曲、影视,都应该有让消费者可以投诉的地方,我们的文化建设才会越来越好。
昆明人啊,我爱你们,你们不要被沙麻(上当)了!(彩龙网友 @风之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