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字直播 正文
五华区人民政府做客春城热线文字直播
新闻站    05-21 14:39:56

阿迪纳欣:欢迎您收听收看新闻综合资讯广播,正在为您直播的第1778期《春城热线》,各位早安,我是主持人纳欣。欢迎您通过FM100.8新闻综合广播及无线昆明手机APP、昆明广播电视台官网官微、昆明信息港收听收看我们的直播。今天作客直播间的嘉宾是五华区人民政府区长陈伟,您好,欢迎您作客《春城热线》节目。

陈伟:纳欣您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参加《春城热线》和市民们进行零距离的沟通和交流。

阿迪纳欣:欢迎您的到来,今天参加我们《春城热线》的还有五华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魏嘉、五华区城市更新改造局局长马云飞、五华区教育局局长何建平,也欢迎您们。另外今天还有我们的市民评语员乔红芳老师,也欢迎您。首先第一的问题,在昆明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下,我们五华区如何融入发展的大格局呢?

陈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五华区成为全省第二家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的省区,翠湖周边历史文化片区整治的提升,成效比较明显,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将从几个方面奋力建设国际中心城市,高品质的核心区。一是全力推进转型升级,促进发展再上新台阶。第二打造五华区发展的新亮点。第三增添发展的新动力。第四实现城乡品质的提升。第五着力建设美丽五华。第六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阿迪纳欣:这个时候也提醒我们广大收音机前的市民朋友们,如果你有一些意见建议需要提出,或者在生活当中遇到了什么事,刚好在五华区范围内,可以拨通我们的65360000、65370000、65380000,进行反映。

纳欣:今天作客直播间的是五华区人民政府陈伟区长。接下来看一下大家关心的内容,五华区发展西北片区城市改造方面,请您介绍一下,正在开展的工作和接下来的规划。

陈伟: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度开发建设,一座新城已经在普吉路以西的区域崛起,各个项目的建设已经在分期交付,片区内也在不断优化,地铁4号建设正在提速,五华区人民医院选址修建已经在动工。国家产业园入驻的企业已经达到570多家,为推动片区全面协调发展,2017年下半年,五华区重新启动了西北片区范围内修改城市建设的工作,对片区内的交通体系,居住环境,生态环境,文理融合,空间形象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优化。在交通方面北部衔接了即将开通的昆倘高速,加强与西翥片区的交通联系。

陈伟:大部分还是新建的。

阿迪纳欣:是公立学校吗?

陈伟:以公立学校为主。

阿迪纳欣:如果大家有任何的意见需要反映,可以拨通我们的热线65360000、65370000、65380000。目前,就教育资源来说,还是有一些短版的,可能一些优质资源分布不均,接下来我们可能要在全区内做一个了解。

陈伟:五华区教育事业不断的投入,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切切实实存在教育总量不足,尤其是优质教育供给不足的问题,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也是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从几个方面进行了着手解决,一是积极扩展资源的总量,我们对五华区用地规模进行科学分析,结合国家二孩政策,宏观调控,对辖区内的中小幼儿园的布局进行了规划,以城市更新改造为契机,在新建扩建居住区内配套中小幼儿园。这是一个总的教育资源量。第二努力提升教育资源的品质,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名校办分校,进行资源的整合,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和普惠的民办幼儿园。逐步实现办学条件的标准化,加快完成建设工程和校舍的改造步伐。第三个方面不断优化教育资源的布局,在十三五期间新增880多亩教育用地,投入建设及设备的资金我们统计了一下将达到44亿元以上,完成54所基础学校的改扩建,缓解教育资源不充分的现状。比如说我们在银河片区选址了46亩地,办学规模达到58个班。在西北片区,要新增优质教育资源。先锋小学整体搬迁,目前先锋小学只有18个班,只有十多亩地,搬迁以后班级可以扩大到36个班。同时新希望配套的小学也可以引导和疏解人口向二环外迁移。

阿迪纳欣:从硬件设施方面当然有保障,那软件设施方式,比如说教师资源,怎么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方面有没有考虑?

陈伟:五华区已经发布了三民实施工程的细则,一方面立足我们自身资源,培养我们教师。同时我们加大以老带新的方式加大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第二方面五华区大力向我们硬件高校毕业生招聘教师,我们近几年来招聘教师最多的达到一次招聘200多人,这是目前各个区里面,今年招聘的人数是最多的。第三个方面我们引进省外的一些名校跟我们合办中小学,比如说我们中央民大附中落地昆明建设昆明的一个分校,我们管理团队,我们骨干教师跟中央民大附中合作以后,定期到中央民大进行培训。在软件上希望我们整个教学水平能达到一个很大的提升。

阿迪纳欣:清楚了,也非常感谢您的反映,如果大家今天对于上线单位有任何的意见可以向我们反馈,我们的号码是65360000、65370000、65380000。我们来关注记者的前期走访调查,老小区停车难、脏乱差等问题一直困扰那里的住户,日前我们的记者走访了五华区辖区内的几个老小区,来听听住在那里的住户对于自己的居住环境有些什么样的感受呢?来听记者小楼的详情报道。

记者:江岸小区住着四千多住户,是一个规模比较大的老小区了,记者随访了几位住在这里的住户,他们认为自己居住的小区存在哪些问题希望得以改善呢?(同期声:1.停车位太少,希望停车位多些。2.地上太脏了,垃圾桶特别脏,感觉也没人管,好像也没有物管。3.现在绿化都没有嘛,最起码原来这有些树,现在都是大大的树弄不动的了。4.太乱了,到处停车,小孩出来都不安全。最起码弄点绿化,原来这些都是草,都被弄成了停车的,现在空气都不好了。)胡先生告诉记者,住在这里的人傍晚回家都会比较头疼,每天都会堵车。(同期声:基本到晚上这边就没有地方停车了,每天下班都堵车,门口都堵住了。消防通道这么窄,两边都停车,消防车都进不来,很危险。)李阿姨说,住在这里无法保证睡眠成为了一个大问题,白天有收垃圾的进进出出的干扰,晚上要忍受烧烤店的噪音(同期声:你看那个门安锁几个月都安不上,就是这样乱起八糟,收垃圾的进来梆梆的,睡觉都睡不成。晚上这边烧烤店铁口缸,哐啷桄榔的,我们年纪大了,一吵醒都睡不着。)之后记者又走访了新迎小区,这里的住户反映的问题与江岸小区非常相似:有些区域路面老化破损失修、卫生条件不理想、乱停车情况严重、绿化不足等等。对于这些辖区内的老小区,五华区政府有哪些改造计划呢?对于这些住在这里的住户急需要去改善的问题,五华区政府能否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加以改善呢?

阿迪纳欣:稍后我们再来回复记者走访遇到的这些问题。我们先来接听二号线上的王先生。

王先生:是这样的,因为我住在王邛路西北新城的地方,最近因为修地铁4号线,等到10月份的时候旁边的新城吾悦也要开工,到时候这边也要堵,请问五华区有什么好的措施?

陈伟:王邛路,2015年开始地铁四号线最终确定了站点以后,进行了开挖作业,需要进行围挡,路有一定的破损,这是客观存在的,一方面我们协调地铁四号线的单位做好维护工作。另一个方面只有等四号线地线工程完工以后,我们重新进行整修。第三方面,今年10月份新城吾悦开业以后,我们会及时进行修缮,同时向广大市民道歉,轨道是我们百年大计,希望大家关心和理解,支持我们的轨道建设。

王先生:新闻上说了,这段的地铁双向都开通了,所以路面是否可以提前开始修缮了?这条路有很多的拉沙拉土的车,天天都在跑,你可以看见,天大的石头挡在路中,希望政府做一些监管,不然我们附近的居民很痛苦,因为我们这边有很多人是没车的,道路状况特别危险,整了也没有明显的成效,我作为住在这边的市民是比较担忧这件事情的。   

阿迪纳欣:可能在监管方面要更加细致,你看到新闻双向已经贯通了,你就想是不是路面可以先修缮,我们请陈伟区长直接和您对话。

陈伟:他贯通只是地下隧道通了,还有很多的工程,比如说盾构机怎么提出来,我们会进一步督促四号线的建设单位,向广大市民做一个合理的解释。

王先生:非常感谢区长,因为我们很怕像三号线一样,一修修8年,把我们修跨了。

阿迪纳欣: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

陈伟:2020年我们会修通。

阿迪纳欣:如果大家有任何的意见需要提出,可以拨通我们的热线65360000、65370000和65380000,今天作客到节目当中的嘉宾是五华区人民政府区长陈伟一行,我们接下来有请市民评议员乔红芳老师,反映下前期走访发现的问题。

乔红芳:市民反映,五华区沙朗西翥街道办事处桃园小村有五六百户村民居住。十几年前市区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村民每户出资三百元,修建全村自来水管道供水,但通水时间不长,部分管道出现故障,停水至今,只有少数管道还能正常供水。可能只有三四十户可以用上自来水,大部分用不上了,村民们只有自行解决用水问题。有的村民到村外龙池桥下水潭背水来饮用,有的村民花钱买桶装水饮用,而村里,原有地下水井因污染严重已不能饮用,现村民饮用水十分困难,希望村干部关心群众生活,作好水管维护工作,管理到位,及时解决村民们的饮用水问题。

阿迪纳欣:谢谢,我们有请陈伟区长做一个回应。

陈伟:桃园小村实际上是一个大村,我大上个月去看了水还是够居民用的,以村组为单位,政府补贴用水,我们在这几年的宅基地的建设过程,把水管压裂的情况也会有,我们下来以后会要求西翥街道办事处修复水管,使群众尽早喝上干净的水。

阿迪纳欣:刚才我们记者走访调查的时候,发现了老小区的问题。我们利用这个时间段来回应以下。

陈伟:五华区的老小区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并不高,也没有引入到物管,针对道路破损,停车难,就是记者走访的江岸小区我们进行了改造,对防盗门,治安进行了改善。可能是老小区住户自己住的楼道存放了一些东西,把这些东西清理出去,我们增加了绿色,有的区域根据群众的意见,把破损的绿化改造成停车的场地,满足小区内大量停车的需求。今年开始我们还将对江岸小区或者其他街道办事处提出1到2个小区域的改造计划,逐步改善老小区的居住环境,逐步完善小区的生活配套,使群众生活状态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也希望老旧小区居民能积极配合。大家都喜欢说产权关系,政府进去了以后,产权还是我们住户的,要得到住户的支持,我们才能够投入资金进行改造。第二要得到住户的支持,改造的成果才能够较为长久的保存,否则住户的愿望不一致,实际上达不到这个效果,我们江岸小区或者其他小区的问题,街道办事处再拿一些方案。

阿迪纳欣:停车难的问题其实是老旧小区共同存在的问题,消防通道的保通是我们五华区政府也要下一些力气呢?

陈伟:从政府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群众的自治,协商划定应该可以满足的车位,对一些不适应,或者完全禁止划定的车位要坚决取缔,五华区已经多次组织街道办事处进行检查。我们在征得物管的同意下,不让这些车进入,确保居民的安全。

阿迪纳欣:我们这个时候来接听一下一号线上的李先生。

李先生:五华区这边的教育资源和环境的提升,有没有包括龙泉路上的红云小学吗?

阿迪纳欣:目前红云小学有哪些地方是让你不满意的吗?

李先生:感觉学校太小,学生多,教室也比较破旧。

阿迪纳欣:我们清楚了,请陈伟区长直接和你对话。

陈伟:确实如李先生所说,这些问题确实存在,我们已经规划在霖雨路以北建设一所小学,用于红云小学的搬迁,目前正在申报工程的手续。目前北市区人口较多,教育资源确实不足,我们五华区委区政府也敏锐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在努力地,不断地改善。

阿迪纳欣:李先生听到这个消息感觉怎么样?

李先生:很高兴。

阿迪纳欣:我们的热线继续开通65360000、65370000和65380000,我们接听三号线上的杨女士。

杨女士:我反映五华区原来云南冶炼厂盖的房子,有将近2年的时间,现在晚上彻夜施工,反映了很多次,就造成了扰民,我们这一些老人已经受不了。

阿迪纳欣:冶炼厂旁边吗?

杨女士:原来的冶炼厂里面。

阿迪纳欣:噪音扰民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施工有的是连续作业?

陈伟:云南冶炼厂是一个50年代设立的老的职业区,很多老的职工住在危房里面,通过云南冶炼厂和五华区的争取,进行棚户区改造。第二个因为建盖的楼层比较高,60米左右,确实要保证搅拌的时候不能停顿,不然会造成质量影响。下来以后我们加强五华区住建局进行沟通,我们把时间调到白天,尽量减少周边居民的生活影响。

阿迪纳欣:因为老人家醒了以后就很难入睡,这需要关心的问题。杨女士这个回应还可以吗?

杨女士:很满意。

阿迪纳欣:感谢你的理解。我们的热线继续开通:65360000、65370000和65380000,你现在收听收看的是正在为你直播的1778期《春城热线》,我是阿迪纳欣,你可以通过我们节目热线和网络直播平台参与到节目当中,我们的热线是65360000、65370000和65380000,今天作客到节目当中的是五华区人民政府区长陈伟一行。我们接下来接听一号线上的陈先生。

陈先生:我住在北市区,北市区霖雨路月牙潭小区附近,人行道比较窄,旁边的绿化花台比较老了,一到夏天撑到人行道上,能不能把人行道扩宽一点?

阿迪纳欣:有请五华区人民政府区长陈伟。

陈伟:人行道建设是有标准的。第二个方面,你想表达的我们绿化长期修剪不到位,影响了行人的通行,下来以后我会通知园林绿化局对霖雨路进行修整,确保通行。

阿迪纳欣:我们热线继续开通65360000、65370000和65380000,我们来接听二号线上的媒体观察员。

媒体观察员:在昆明信息港的直播平台上有一个网友提出了一个建议,在昆明老街售卖的商品能不能引入有品牌档次的商品。另外一个网友提出,现在户口政策放那么开,大量的外来人员进城落户,他们的子女随迁,五华区的教育资源以后能跟得上吗?西部片区以后会是五华区发展的重点,垃圾焚烧厂等会进行搬迁吗?

阿迪纳欣:接下来我们一一来关注和回应一下。

陈伟:确实商品或者是业态调整有一个过程,我们会加强与昆明老街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的对接,我们在业态上调整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如果有假货或者是品质不好的,也请及时向我们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处理。第二个五华区的教育资源,我们有一组小区,比如说刚才说的先锋小学的搬迁,地段生只有10个,其他的全部都是非地段生。

阿迪纳欣:我们五华区教育局局长何建平可以打开话筒。

陈伟:我们接纳很大部分的外来人员进行教育,如果是单纯靠五华区的教育资源,肯定没办法满足外来到昆明的这些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应该是昆明各个区县共同来努力满足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或者子女就学的问题,下面有请五华区教育局局长何建平来回答。

何建平:五华区确实承担了相当部分城市发展外来人员就业教学压力问题,2017年五华区全区新招学生6852个人,其中外来人员占到了2862个,从数据来看,外来人员子女就学超了40%,区政府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相当的学校通过一定的扩班满足就学的需求。从2018年预登记的情况来看,在我们8月份的时候会进行入学条件的现场确认,可能数字有所变化,但是压力还是很大的,作为区政府,五华区教育局我们还是会一如既往把教育办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阿迪纳欣:大家觉得五华区是传统教育的基地,我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这就给政府很大的压力,压力大了,动力也就大了。接下来我们关注一下一号线上的林先生。

林先生:我家住在王筇路附近的大河梗村,那个村卫生非常差,主干道垃圾房已经堵掉了道路,村干部也是不怎么作为。

陈伟: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在大河梗村租房子住的特别多,管理的问题下来以后我将责成黑林铺办事处进行沟通,看看我们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和提升的。第二个方面我们村民因为是村民自治,那个城中村还是比较好的,是规划建设的,完善垃圾收集的措施,加大保洁的力度,提升我们群众的生活质量。

阿迪纳欣:垃圾焚烧厂会不会搬迁这些问题?

陈伟:垃圾焚烧长在2015年6月在普吉已经停厂,将会搬迁,因为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在城市的三环之内还有冶金加工的企业几乎没有的,我们多次向省市工信部进行反映,云南冶炼厂已经有计划搬迁,已经在选址阶段。

阿迪纳欣:接下来我们关注以下贯彻云南省委书记陈豪书记提出的“ 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五,奋勇争先”,我们五华区政府开展了哪些工作?

陈伟:现在是区域竞争的年代,新的区域竞争,我们也面临新的挑战,五华区人民政府深刻认识到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来懈怠,没有任何借口来推托,只有按照“ 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五,奋勇争先”的要求,对标对表,鼓起干劲,抓落实,坚持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一是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五华区2017年的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过了千亿元。第二、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第三我们群众所提出的满足群众一些生活要求,在城乡品质要作进一步的提升。第四生态文明建设,要持续深入进行推进。第五个方面民生保障要得到持续的改善,这是我们今后努力和发展的方向。  

阿迪纳欣:感谢您的回应,这个时候也提醒收音机前的朋友们,如果你们对五华区政府的工作作风和行政效能有任何的意见建议可以拨通我们的65360000、65370000和65380000。最后我们来关注一下,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美丽中国的任务,五华区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将做什么努力?

陈伟: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保护管理和建设并重,严格按照重点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未来一段时期五华区将着力构建生态家园,全面深化河长制滇池保护治理行动。同时从源头作到清污分流。第三个方面深入开展城乡园林的计划,完成2000亩的水环境治理,育林抚育工作,努力打造春城花都和海绵城市。第四方面加强排污的管理,工地和全覆盖的管理,道路保洁,切实改善大气的质量,难点在生态建设当中,有很多的比较困难的地方,第一个方面首先是水环境综合整治任重道远。五华区的情况来看,截污管网历史欠帐是比较多的,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改造,第二个方面矿山地质保护,治理难度比较大,没有达到谁破坏,谁治理的效果。大气污染防止力度不足。

阿迪纳欣:我们对五华区未来的发展有充满了信心和期待,请你做一个最后办理的承诺。

陈伟:谢谢主持人,也请广大市民对我们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对于今天市民朋友提出的问题,我们承诺在节目之后认真办理落实,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最快的速度给广大市民一个满意的答复。

阿迪纳欣:也感谢陈伟区长作客我们节目当中,下周二上线的单位是盘龙区人民政府。我们下周二同一时间再见。      


编辑:杨亚群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