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字直播 正文
昆明市城管局做客春城热线
新闻站    08-06 16:55:05

1789期《春城热线》—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主持人:欢迎您收听新闻综合广播正在直播的第1789期《春城热线》,各位好,我是主持人阿底纳欣。欢迎您通过fm100.8新闻综合广播及无线昆明手机客户端、昆明广播电视台官网、官微、昆明信息港、昆明新闻微信公众号收听收看我们的直播。今天做客《春城热线》的嘉宾是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陈剑平,您好!欢迎您做客《春城热线》节目。 陈剑平:主持人你好,听众朋友、广大网友上午好。

主持人:今天做客我们节目的还有其他几位领导,他们分别是:市城管综合执法局环卫处王俊处长,以及市城管综合执法局道桥处李昆处长、市网格化监督指挥中心周坤副处长。同样迎各位领导做客春城热线。参与我们今天节目直播的还有市民评议员乔红芳 老师,欢迎您。如果这个时候大家对城管局的相关工作有任何的意见,或者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提出建议,我们的热线是65360000、65370000和65380000。欢迎广大听众和网友对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作风、行政效能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今天广大市民提出和反映的问题,市政府纠风办都将逐一地督办落实。首先第一个问题,生活垃圾分类的问题,正式启动生活垃圾的强制分类工作,请我们陈局长介绍一下目前推行的情况如何?会有一些什么样的难度?

陈剑平:详细的情况有请市城管综合执法局道桥处李昆处长给你作答。

王俊:2018年2月在17年的方案基础上,作了一些完善,昆明市又出台了城乡垃圾分类的工作方案。其他县市区街道、乡镇要全面开展生活垃圾示范的工作,城市收集覆盖率达到30%,农村要达到10%以上。基本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在进入分色和填埋设施之前,可回收物合计达到35%以上,这是住建部的要求和标准,我们按照住建部的标准和要求制定了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的工作方案,由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智能垃圾分类垃圾桶比较全,按照要求投放进去,自动积分,积分到一定比例,会兑换生活的日用品,比如说香皂、洗衣粉等等。这个方案有相应的措施,相应的任务,目前已开展的工作是强制推进公共机构的垃圾分类,率先在党政机关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2017年10月份出台了生活垃圾工作实施方案,由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智能垃圾分类桶比较全,按照要求投放进去,自动积分,积分到一定比例,会兑换生活的日用品,比如说香皂、洗衣粉等等。我们在全市各个党政机关强制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主持人:这个成本会不会很高? 

王俊:成本由我们市级机关事物在做,从全国掌握的情况来看,花200多万就会把这个体系建设起来。

主持人:先行试点,再推开。您继续。 

王俊:今年城市垃圾分类达到30%以上,农村达到10%以上,我们全市选取了28个街道办事处,10个乡镇,32所学校,35个医疗机构开展试点工作。这个试点工作,成功之后,我们就在全市进行全面的推广。第三点我们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体系建设工作,在生活垃圾细分类上,从源头上促进简约化,我们按照国家的标准和类别来分类。我们根据这个标准和要求,我们商务部门建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和我们生活垃圾分类体系让他两网有机融合在一起,同时有害垃圾进入我们环保系统的有害垃圾搜集利用体系。目前昆明已建成并且已经运行了仓储废弃物处置的利用项目,生活垃圾运到我们这个项目进行规范化的处置。按照这个目标,我们昆明市4类垃圾,可以做到分类投放、运输、处理。第四个我们现在在加快立法的工作,我们今年起草《昆明市城市垃圾管理办法》,审议通过以后我们就会颁布实施。第五我们加大宣传发动的力度,我们编制了35万册手册,40万张温馨提示卡,同时我们开展了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向市民推广我们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今年我们正在做的工作要制造MNG的动画和宣传海报,可能在今年9月份全面推广使用,我们委托新华社在做,包括我们社区、学校、机关覆盖范围非常广,9月份我们全面开展工作。同时在上周五我们昆明市组织了生活垃圾分类培训工作。那个培训工作规格非常好,培训的对象也非常多,我们参加培训的人员,包括我们市级相关的部门,各个区,街道、乡镇、社区相关从事垃圾分类的工作人员,我们请来讲课的专家是住建部还有省外作垃圾分类工作非常好的一些地区,把他们有经验,有理论的专家给我们授课,从培训的效果来看,一共培训了450多个人,效果非常好。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的介绍。这个时候做客到我们《春城热线》的嘉宾是来自于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陈剑平一行,如果大家有任何意见建议需要提出,这个时候可以拨通我们的热线,我们的热线号码是65360000、65370000和65380000,接下来我们有请市民评语员乔红芳反映一下前期走访发现的问题。

乔红芳:主持人好,嘉宾好!近年来,城管局的文明执法,规范执法、为创建文明、卫生城市作出很大贡献,市民都在称赞,官渡区双龙商场周边城管队员,文明执法,以理服人,态度好,西山区环城南路法医院门口,有的城管队员态度生硬,对违章占道经营者未进行劝阻,就开着电动车直接没收水果、手套、袜子等货品,建议加强提高文明执法的力度,对违章占道经营的残疾朋友等弱势群体,以劝导、说服、教育为主,罚款为辅,在执法中区别对待,减轻罚款额度或者尽量避免采用罚款的处罚,加强人性化管理。我们全社会齐努力,更好地市容市貌,更好地创建生态文明的城市,让春城更美丽。

主持人:非常感谢乔老师发现的问题,占道经营的人员当中有一小部分是残疾朋友,有请陈局长。

陈剑平:我们有些辖区的城管队员,包括我们自己的队员,在工作作风上、在态度上确实有待提高,对残疾占道的朋友应该劝阻,也应该帮助,下一步我们应该加强培训,教育,提高队伍的素质。

主持人:包括我们工作人员要有这个意识,执法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残疾人确实不容易,的确有侧隐之心,是非常考验相关的领导和执法者。这个时候我们关注一号线上的杨女士。

杨女士:昆明市区有很多公厕的问题,比如说翠湖北路的公厕经常停水关门,经常关门一整天,希望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主持人:我们有请陈局长直接和你对话。

陈剑平:下来以后我们直接落实,这是五华区的管辖范围,我们下来以后马上落实。谢谢你。 主持人:先跟您说再见了,杨女士。 

杨女士:谢谢。

主持人:我们的热线是65360000、65370000和65380000,如果你对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效能有任何的意见都可以拨通我们的热线。下面我们关注一个问题,有路无灯的问题,有些地方可能是历史遗留的问题,或者是新建的道路等等,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如何加强相关的管理?

陈剑平:根据相关的规定,我们对有路无灯,有灯不亮的情况,我们都是由辖区政府进行负责,因为我们道路的产权很复杂,有些是政府的,有些是业主的,有些是企业的。去年我们对这类问题进行了补建,整改。今年我们要求各区进行统计,完了以后我们安排下半年或明年的工作任务,我们一定做好这个问题。

主持人:现在我们新生儿越来越多,大家对孩子的问题也是越来越重视,在一些道路上行走的时候也会遇到隐患,比如说人行道上的缆线绊倒小朋友等等这些问题,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如何完善这些方面的设施?

陈剑平:这个问题有请周坤来回答。

主持人:好的,有请市网格化监督指挥中心周坤副处长。

坤:路面出现的缆线外露的确给市民出行带来了隐患,2017年我们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城市道路上的这些问题,我们还是在持续的关注,特别是我们对于昆明市的一些老旧小区这些问题就变得突出,我们专门制订了一个方案,我们通过连片整治提升,以街道办事处来区块整体的推进,确保我们整个背街小巷都能够营造安全舒适的环境,让居住在这个城市的市民有幸福感,归属感,希望广大市民监督我们工作。

主持人:因为毕竟相关的工作人员人数是有限的,行走的范围可能也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市民朋友在行走的过程当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怎么样及时来知会你们?有没有相关的联系方式?

周坤:12319就可以反应到这个问题了。 主持人:我自己的小孩就在西苑靠近家乐福这个方向,被横在那里的电线绊倒了缝了好几针,那个时候刚学会走路,这根电线还在那里,可能节目之后是不是马上去看一下?

陈剑平:马上去。 

主持人:如果市民朋友遇到类似的问题,希望你踊跃的说出来。我们的热线是65360000、65370000和65380000,我们来接听三号线上的张先生。

张先生:垃圾分类是很好的事情,大家都很期待,而且我听收音机前说智能化,你说垃圾分类,垃圾车一扔全部都混在一起了,这是一个细节性的问题,要不然就假了,做垃圾分类桶费钱费精力的。垃圾车就是一个车,一扔就混了。

主持人:去年的时候我们也提到类似的问题,垃圾筒是分类的,但是我们看到垃圾车是同一辆,有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安排,经过这么多年,这个问题应该解决了吧?

陈剑平:这个现在还没有完全解决,我自己在家里都把垃圾分类了,提下来以后,垃圾车又全部混在一起。下来以后我们在运输的环节把控好。

主持人:在试点工作当中不仅仅有智能化的垃圾桶,我们把垃圾分类好了,拉的时候应该分开。有没有考虑进去了?

王俊:今年我们的试点就是投放环节,分类投放之后,我们试点就是建设垃圾分类的体系,同我们的宣传动员到我们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建设这么一个体系。我们现在的目标也是在围绕这个体系做相关的工作。

主持人:我们非常关心分类处置的问题,我们有很多美好的事情,是一个非常好的循环系统。我们有这个条件吗? 陈剑平:可以有。

王俊:下一步我们回收车辆标识都不一样,到时候大家都可以看到,也是通过建设这么一个体系,把垃圾分类做到位。我们一直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做大量的相关基础性工作。

主持人:张先生,刚才各位领导都发表了自己的回应,您听了之后感觉怎么样?还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张先生:没有了,提醒项目,多做事实,少做表面工作,智能化的垃圾桶,这是一张车可以做到的,就是我们相关工作人员辛苦一点,真正做到系统完善上。 主持人:您的建议非常中肯,非常感谢您。

陈剑平:刚才张先生说的问题的的确是很中肯,下来以后我们会做好,做实。 主持人:今天做客到节目的嘉宾是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陈剑平一行,我们接听二号线的钟女士。

钟女士:我简短点说,去年的时候,我们是丰华俊园(音)一块空地上烧垃圾10多天,规模大,反映了很多次都没有解决。最近在风华俊园(音)后面那个山有一个烤全羊的农家乐,也是烧了将近一个星期的垃圾,主持人:您好,钟女士,您那边信号可能不太好。我们大概听清楚,风华俊园(音)焚烧垃圾的情况有请陈局长来回应一下?

王俊: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让钟女士把电话留给我们,我们下来以后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主持人:应该是在呈贡那边,他说反映多次没有解决,以你们工作经验是什么原因? 王俊:她反应的是我们数字城管中心,这些件可能太多了,我们下来马上去落实,落实之后如果他反应的这个问题属实,我们一定督促辖区马上处置到位。

主持人:数字城管应该是比较高效的,像这样的情况,如果你们发现群众举报了但是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原因是什么?

陈剑平:这个事情我下来了解再给你答复,但是类似的情况应该会得到马上处理的,我们市网格化监督指挥中心也可以查一下 在什么地方耽搁了。

主持人:如果我们市民朋友多次反应都没有大家回应,的确对政府形象会有一定的损害,我们的热线继续开通65360000、65370000和65380000,欢迎大家继续拨打,今天做客到节目的嘉宾是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陈剑平一行,我们继续接听热线三号线的刘女士。

刘女士:主持人您好,我想反应一个问题,在昆明市五华区新华街54号西域美食城(音)的一个餐厅私搭乱建的烟囱,很影响市容市貌,油烟滴的遍地都是。4月27号,城管,文庙社区都介入了调查这个事情,7月4号的时候城管就下达强拆的通知,到现在都没有拆,我们都跑了20多次了,到现在都没有拆,所以只有打给领导协助解决。

主持人:前期领导做了协助的工作,下达了强拆到现在还没有拆。下来以后我们领导会给你答复。刚才我们说了一下有路无灯,垃圾分类的问题,下面我们关注一下我们在比学赶超五的过程中,怎么发挥基层组织作用?

陈剑平:程连元书记已经给我们提出来要搭建网格化的管理,这个问题有请市网格化监督指挥中心周坤副处长来回答。

周坤:第一形成了经管分类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各区成立了独立的网格化监督指挥分中心,形成了经管分类的体制,也是我们网格化推进过程中的一个亮点,既当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局面。平均一个网格0.5平方左右比较精细。第二我们推进了五进网格的机制,监督管理执法各方面的资源,形成了网格的队伍。第三我们建区级+市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我们已经有1000多名网格监督管上报管理问题。第四市政府采取共治+网格化的方案,纳入社区网格化治理。我们建立了常态化的闭环的工作责任制,我们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明确了管理主体,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联系起来。今年5月份,市政府办公厅昆明市网格化管理综合考核办法,我们和第三方市容市貌检查汇总,形成昆明市考核结果,我们每月进行考核,同时通报考核的结果。我们通过考核的手段,来推进工作的落实。

主持人:感谢您的回应,接下来我们关注一下记者前期走访发现问题。据统计,截至7月1号,我市共有摩拜、ofo、哈罗、青桔四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报备投放了约25万辆共享单车,而实际投放量却在35万左右。迅猛生长的共享单车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出现了车辆乱停乱放、占道阻碍通行、热点区域车辆调度慢、车辆维修不及时等问题,给城市交通秩序、市容环境等带来影响。记者日前走访了我市的一个城中村,看看那里的人们对共享单车的管理有哪些意见。

记者:8月6号下午,记者从铂金大道经北城映象旁的一段泥路,进入大羊肠村。在泥路两侧的草丛及河道内,有多辆共享单车残骸。进入村内,更是三三两两已损坏的单车横在路边或角落里。多位村民说,共享单车的管理不当及人为破坏,不仅是浪费资源,也给村里的生活造成了影响(同期声:1.你看看这个单车随便弄一下就会开,那些小朋友敲开骑,危险死了。2.有些孩子8、9岁都在骑。维修也比较差,对未成年管理也不到位,很多十二岁以下的骑共享单车很危险的。)7月20号,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正式发布《昆明市共享单车运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及《昆明市共享单车运营服务管理考核办法》,今年8月1号起正式实施,《细则》中对市民反映的企业调度不及时,车辆集中堆压的问题,也进行了明确细化,这规定让市民很是期待,共享单车无序投放、共享单车坟场等状况看起来有望改变。也有人认为,细则对于共享单车企业的惩罚力度不大,担心成效会大打折扣。

李先生:同期声:给他施加压力不够,加大处罚,外省做的挺好,分片区有专门的人,晚上检查,早上在人多的地方投放,划好停车区域,超出范围针对用户多收五块钱,挺好的。李先生说,共享单车的管理首先要求投放企业要提高共享单车的质量,之后严格规范还车地点,利用APP定位,促进使用者规范还车。同时监管部门应该严格管理投放企业,明晰权责。(同期:公司确实没有尽到责任,经常民众打电话,河里草丛里都有,快的话三两天有人来管,有时没人管。我觉得他可以划定区域,超出范围多收点钱,挺好的。

刘女士,她说自己曾经在上班早高峰,连续尝试五辆小黄车,都不能正常使用,对于这样的情况,刘女士希望在APP上能够设立举报机制,对受到举报较多的企业做处罚,(同期声:那种黄色的那种基本一半以上都是坏的都用不了,系统里边保修以后应该快一点把这些车进行处理,回收回去。)

主持人:谢谢记者前期的走访,也请陈局长回应。 陈剑平:共享单车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方便,但是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麻烦。这个问题有请市城管综合执法局道桥处李昆处长给我们回答一下。

李昆:针对共享单车这一新生事物的出现,我们根据市委、市政府及早进行了谋划,关注和研究。我们也到其他一些城市进行调研,我们昆明市应该说在全国还是比较早的就出台了《共享单车管理实施意见》,对于企业来说,目前4家企业在昆明投放,我们都对企业进行了一些约谈,要求企业加强管理。但是共享单车的问题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在里面,我们看到的一些,企业重在投,轻于管理,轻于运维,我们强调我们属地政府管理轻于运维,我们强调我们属地政府管理职责。第二我们考虑督促企业搞好运维,今年我们出台了《加强共享单车运维管理的细则》,这个细则是不是对企业有很好的约束力。我们考虑几个方面,第一总量的控制,我们昆明共享单车就是控制在25万辆左右,但是企业跟我们报备了以后,超过了数额。下来以后我们进行贴二维码进行管理。第三委托第三方进行考核。从本月我们就开始,如果我们共享单车本次排名倒数第一的,我们要求他投放到市场上的自行车要扣5000辆强制扣下来,如果是2个月,我们要求你投放总量里面,我削减你一万辆的投放额。对于这些企业,你即使有10万辆的投放量,我们昆明也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对于新生事物,作为政府部门我们希望更好地服务企业。所以请市民监督我们,我们也会尽力地把这个工作做好。

主持人:相关的管理规定出台以后,重点还是在实施方案,我们不管是属地也好,政府部门也好,不管在道德层面上,制度上尽量做到滴水不漏,互相制约。我们接听二号线上的王女士,我们的热线是65360000、65370000和65380000。你可以继续拨打。

王女士:人行道上一些电线箱并用盲道,建议这些设施不占用公共资源,比如说小区我们买房的时候都有电线箱,但是一些老旧小区出现这些电线箱可以理解,中央媒体报道有爆炸的,有死亡的。现在昆明下雨天不敢出门。

主持人:具体的位置在哪里? 王女士:有一次媒体报道,昆明电信箱有1000多个,比如像电信完全可以把这些电信箱合并,比如说老的,有的没有锁裸露的,如果废弃的建议拆除,如果没有废弃的建议合并。我去过很多城市,他们都没有把这些公共资源摆在公共设施上,我们买房的时候都是安到小区里面的。

主持人:电信也做过我们的节目,有些安在小区里面不让。因为刚刚已经说到占用到盲道,这个就特别不好。我想问一下陈局长,在你们的工作过程当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是怎么处置的?

陈剑平:刚才王女士说的情况,我们马上安排网格监督员进行普查,如果发现类似的问题,利马就督促运营商进行整改,如果废弃该拆除就拆除,特别占用盲道是不允许的。马上就安排大清查,刚才说的网格化管理就起到这个作用。

主持人:就是说你今天得到这个信息,我们就会有一个全市的大普查,大清查活动? 

陈剑平:是的。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提出这个问题,也是促成这些大清查有力的推手,先跟您说再见。我们的热线继续开通65360000、65370000和65380000,我们来接听三号线上的刘女士。

刘女士:我住在西山区广福路那边富康路一条街都是卖烧烤的,不是临时占道经营,他一直买到凌晨四五点。因为我们白天还要工作,烟熏也是到处都是,政府也不能弄虚作假,就是检查的那几天就关一两天,多少人也反映了,都说不会的,但是一检查之后又开,政府说这是健康城市,文明城市,也是吵吵闹闹一天到晚,但是一检查完又开。

主持人:所以刘女士你的意思是说检查的时候意向性的关一关,检查完了以后又开,你想知道是什么原因,我们有请陈局长回复一下。 陈剑平:刘女士也说了不是临时占道经营,也是有店面的,我们不可以取缔,但是可以跟他们整改一下。

刘女士:但是检查的时候也关了。 主持人:他是整改的关还是取缔? 刘女士:检查的时候关,检查完了以后又开,油烟冒的都是。

主持人:因为时间的原因,刘女士我们先跟您说再见,节目之后我们具体的了解以下,包括我们节目组也会了解一下,这个地方是不是不可以有这种经营活动,类似的地方也多见,处罚了但是不能根治,也是有红线在那里的,最后有请陈局长做一个办理的承诺。

陈剑平:广大听众,还有主持人,大家好。今天参加了这个节目,也跟我们拉近了听众和市民的距离,下来以后我们根据反映的情况,逐一的进行整改,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也会很快。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的回应,感谢各位领导做客我们的节目当中,也感谢市民评语员乔红芳。下周上线单位是昆明市水务局,到时候希望你能够收听收看,并参与我们的节目。我是纳欣,再会。

编辑:杨亚群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