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1期《春城热线》昆明市残疾人联合会
主持人:欢迎大家收听FM100.8正在直播的第1791期《春城热线》,我是主持人阿底纳欣。欢迎您通过FM100.8新闻综合广播及无线昆明手机客户端、昆明广播电视台官网、官微、昆明信息港、昆明新闻微信公众号收听收看我们的直播。今天做客《春城热线》的嘉宾是昆明市残联理事长马文森,您好!欢迎您做客《春城热线》节目。
马文森:纳欣你好,听众朋友、广大网友上午好!很高兴来到昆明广播电视台《春城热线》栏目,与大家进行零距离沟通和交流,对今天大家提出和反映的问题,我们市残联将在节目之后认真予以办理、落实。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为市残疾人联合会的发展建言献策。
主持人:欢迎您的到来。今天做客我们节目的还有其他几位领导,他们分别是:昆明市残联康复处处长李占青、昆明市残联教就处负责人丁可、昆明市残联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邱峰。欢迎各位做客《春城热线》。时参与我们今天节目直播的还有市民评议员 乔红芳欢迎您。如果大家对市残疾人联合会的工作作风行政效能有任何的意见建议,都可以拨通我们65360000、65370000和65380000。欢迎广大听众和网友对市残疾人联合会工作作风、行政效能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今天广大市民提出和反映的问题,市政府纠风办都将逐一地督办落实。首先来关注一下:昆明残疾人两补政策在各县区的执行情况如何?是否能落实到位?
马文森:这个问题有请昆明市残联教就处副处长丁可来回答。 丁可:昆明市从2016年1月1日起,建立了“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明确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初审、县区级残联审核、民政审定、财政部门核拨资金、金融机构代发到人”的工作机制。对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按每人每月50元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一级按每人每月100元、二级每人每月50元发放。民政部门负责审定符合享受“两项补贴”的残疾人对象及专项资金管理发放工作,推进“两项补贴”制度与相关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制度有机衔接。财政部门加强资金保障、足额安排补贴资金及工作经费,确保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顺利实施。审计部门加强专项资金的审计。县区残联部门与民政部门对接,对乡镇(街道)核实上报人员信息进行逐一核对,对人员信息不符、漏报人员的情况实地进行核实,并将符合条件的人员及时纳入补发人员名单,同时将死亡人员作停发、清退处理。市民政局与市残联共同对县区核实上报的自检自查情况进行了核实,从核实情况看,我市县(市)区“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落实情况较好,民政与残联在人员信息、资金发放方面数据基本一致。
主持人:如果听节目的各位朋友对于两补政策有一些了解的,或者在发放的过程当中遇到一些问题或者困难也可以拨通我们的热线,65360000、65370000和65380000,来进行沟通和交流。我们关注一下二号线上的蒲先生。
蒲先生:公交卡的年审很多地方都没有查到。我这边可能是社区的工作人员有些工作可能没有做得太好,也没有接到社区残疾专干人员电话,通知参加年审具体的安排时候,你们网站和微博上面,还是及时把这些信息公布一下,可以吗?像年审的那天,可能有些区的已经错过了,这些很重要的信息还是在信息平台上及时公布一下。像昆明得有些部门还是做得不错,像社保就做得很好。
主持人:这个时候我们有请马文森理事长来和你对话。
马文森:爱心卡的换发工作已经常态化了,由各个县为单位组织换发的。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涉及民生出行方便的工作,我们残联包括微信公众号,多媒体的一些平台,我们应该不间断的给你们推送一些信息,我给广大残疾朋友说一下,有时候碰到类似的事,我们有一个24小时残疾人服务热线,12385给我们反映,我们会根据你们反映落实和帮助,包括协调和推动相关具体服务。
主持人:蒲先生,你之前有没有打过12385进行反映呢? 蒲先生:没有。 主持人:现在打我们的热线也是一样,我们已经把信息了解到了,会作相应的调整。
马文森:下来以后我们会督促残联爱心卡换发的工作。 蒲先生:以后建议通知反馈能在多媒体上发布一下。 马文森:好的,谢谢你。
主持人:蒲先生先跟你说再见,如果大家还有一些意见建议需要提出,欢迎拨通我们的热线65360000、65370000和65380000加入到我们节目互动当中,今天做客到节目当中的嘉宾是来自于昆明市残联理事长马文森一行。我们接下来关注一下记者前期走访发现的问题。自闭症是种神经系统疾病,患病的儿童发育受到阻碍,缺乏正常的语言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终身无法治愈。但通过康复训练,有些患者是可以参与到社会劳动中,实现就业。但目前,自闭症儿童成年后的就业十分困难,来听我们记者的前期走访报道。
记者:目前国家对零到十七岁的自闭症儿童,有通过残联补助康复学费的政策。但进入成人期后,就不再有这部分补助了,很多孩子回归家庭,康复成果又会退步。很多家长表示,他们不希望孩子一辈子吃低保,希望孩子能就业,实现他们老有所养,儿有所托的愿望。(同期声:1.我自己带着她情绪倒是稳定,但是我们老了以后怎么办?她还是要接触到更多的群体和环境,我就是全职带着她,经济压力也很大,2.从学校出来以后到家里面,缺少了这个环境支持,实际上是退化的。虽然我也在不停的让他又规律的生活,但是始终少了融合的环境,不管是语言,还是沟通,对待事物都有点退化,国家0到17岁是有互助的,国家0到17岁是有互助的,但是到了十七岁就没有了,一般送到机构,但是费用都要家庭承担,经济压力很大。昆明市红十字会心里救援队队长杨煦怡说,在我国,自闭症儿童患者数目不断增加,却不为社会广泛关注、理解,是个缺乏社会普遍关爱的群体。事实上百分之十左右的自闭症患儿,可以通 过康复训练融入社会去工作,(同期声:针对这些孩子来说,百分之十左右的孩子可以正常的融入社会去工作,像烘培法,手工的。我们有社工和指导老师跟他们在一起,希望有更多的企业来给这些孩子完成一些工序。像创业,我们有些孩子学过烘培法,像酒店,会展的蛋糕什么的,可以给这些孩子来制定。)记者从市就业局了解到,目前我市还没有专门针对自闭症患者创业的政策扶持。这些孩子的家长迫切的希望残联能够帮助这些大龄自闭症患者,获得更多的参与社会就业的机会(同期声:大龄的自闭症孩子一天天长大,离开学校没有地方可去,我们现在迫切的需要,政策的解读和就业辅导员严重不足,以后培训就业辅导员能不能扩大下范围,对家长开放,因为现在针对都是肢残,能不能扩大到智力障碍,程度好的自闭症这个群体。希望能给我提供一些庇护性的场所,我们家长能带着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简单的工作。)
主持人:感谢记者前期走访调查,听到家长一些意见建议,听得出来是深思熟虑的。接下来有请马文森理事长来回应。
马文森:残疾人怎么融入社会,让他们具体的康复,奉献社会。也是我们残联一项重要的职责。围绕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去年开始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要求,组织申报,组织专家评审,对16岁—59岁没有就业的残疾人开展了托养的服务,由机构提供上门的服务,提供24小时全天监管的服务。我们鼓励这些机构托养的残疾人,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工作方面的康复服务。去年以来,我们全昆明为1325名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提供了托养的服务。基本上是100%,不仅如此,我们围绕残疾人的就业,我们培训劳动技能的培训。只要有需求,我们可以采取招标、购买服务的方式,确定培训机构,围绕就业年龄段,找他们感兴趣的相关技能,提升他们的培训,最大限度地为他们就业提供相关的支持。
主持人:其实我感觉得到。残联也好,或者社会各界也好,对这个0—17岁的年龄段的残疾儿童有支持的,但是有一个特点,17岁以后怎么办?你聘用一个精神有障碍的孩子,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对于有一部分的盈利或者有公益一部分的机构,一直跟踪他们,这样的状态才是最好的服务,才是从学校回归到家庭甚至社会的连接点,如果直接放在社会,心里也是没有底的。这个方面残联在以后的工作有没有更多的考虑。
马文森:推动残疾人就业也是我们残联组建以来,除康复以外非常重要的工作,毕竟残疾人重新找回自我,看到新的希望。残疾人就业我们从职业的角度,我们觉得比健全人就业更加急迫,更加重要,因为残疾人这个群体的健康水平不容忽视,在这个方面存在的一些隐患,所占的比重,也是我们健康人群不能比及的,比比是非常高的。全社会共同一起努力,努力开发更多的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努力开发更多的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努力培养残疾人有就业竞争力的职业技能。让更多的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走出家庭,力所能及参与这些社会的活动,包括就业这块,也是我们残联围绕这个群体当前正在重点推动的有关国家对这个群体特别关照的一个政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制度,就是从政府的角度,为这个群体给予的一个特殊制度安排,这个就业保障金就是直接指向,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对于我们残联来讲也是非常有利的条件,我们用更多的就业保障金条件投入更多的经费,遴选更加专业优秀机构,提供培训,也会征集更多的需要残疾人就业的单位,开发岗位。就残联来讲,提供的岗位也是全方位,从残联角度可以直接给一些定单式的培训,在岗的培训,为机构也好,企业也好,提供残疾人就业过程当中无障碍设施、设备的相关建设资助和有关的补贴。这些工作我们都希望在未来,通过我们的努力得到具体的一些落实。
主持人:感谢您的回应,接下来我们继续接听热线上的电话,我们的电话是65360000、65370000和65380000。来关注一下爱心卡可以通用吗?我在安宁办的爱心卡在昆明不能用,这个问题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可以怎么解决一下?
马文森:跨行政区域就没有办法获得有效的使用,对相关的提供这项服务,以及支持这个企业,包括政府配套的政策,实现跨区域的政策支撑的情况。我们也希望我们县区残联的工作者主动担当,主动代表和服务我们残疾人和我们所在地的一些企业,做好相关的沟通,争取让跨区域这些残疾人的爱心卡实现通畅的使用。
主持人:在安宁这边农村人坐车是不报站的?能解决吗?
马文森:涉及到整个公交系统的规划,资金的投入,作为企业投入产出,财务成本的核算方面一些考量,这个可能和我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状况有一定关系。
主持人:残联通常在这样的事情上扮演什么的角色? 马文森:我们尽可能代表残疾人他们的愿望和利益,站在我们的角度,研究相关的一些政策和关联的一些企业。就如何去实现残疾人愿望和他们作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看是不是找到一个双方合适接受的阶段。残疾人需求是方方面面,这种量是相当庞大的。从残联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妥善的评估到底哪些工作是我们重点给予倾斜和保障的,哪些是短板我们要及时补上的,哪些是锦上添花等等要通盘考虑的。
主持人:跨区域的问题,以前有一个市民朋友说,有一个朋友有营业执照,希望为残疾人服务,门面在盘龙区,证照是西山区,像这样的问题,我们市残联有没有什么政策服务?
马文森:这个问题有请昆明市残联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邱峰回答一下。 主持人:因为跨区域方面的问题,我们来回应一下。
邱峰:对于刚才提到的问题,站在我们劳动就业中心的角度上,我们会积极帮助残疾人协调这方面跨区域的证照,快捷方便给市民朋友办理,我们作为一个桥梁作用。我们扶持残疾人创业就业复杂,除了我们《创业扶持管理办法》相关的政策,涉及到相关的部门我们都积极主动协调残疾人做好相关的工作。
主持人:大家有任何的意见可以拨通我们的热线65360000、65370000和65380000加入到节目的互动当中。接下来我们接听一号线上这位先生的电话。看看他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
先生:首先作为残联来说,他们行政效能相当好,没有问题,工作态度很好。我反映的情况是这样的,我是低视力的残疾人,我是作推拿的,残联给我们配发了注视仪两个,现在都坏了。给康复处反映一下,跟厂家协调一下,给我们修一下,因为我使用的频率比较高。
主持人:希望在注视仪方面提供一些帮助? 先生:好像这个厂家不管用,维修方面不配合还是什么? 主持人:售后服务方面是吗?这个问题我们有请理事长马文森给你回答。
马文森:如果这个产品老了,下线了没有办法维修了,可以通过我们最近7月1日上线一个平台注册以后,提交你的需求,比如需要你的注视器,在19年我们辅器采购以后可以优先给你配发。
先生:你们残联的公众服务号我也有。有一个微服务但是好像进不去。 马文森:作为残疾人来讲,你们有任何的需求可以登陆我们的系统,提交你们的需求,这个是7月1日才上线的,目前我们工作正在入户进行残疾人大数据的采集,残疾人服务状况和需求状况的调查,我们是95%的调查率,到时候请你们配合我们相关的调查工作,把相关的信息如实登陆上去。
先生:我们社区已经开展残疾人入户调查。 马文森:如果你已经调查完了主动和专干联系。
主持人:因为你今天打进了电话,我们导播已经记录了你的电话节目之后会和你取得联系。接下来我们关注一下0—17岁残疾人的康复情况,对于康复工作方面有没有一些补助或者在政策有没有一些帮扶,请您简单介绍一下。
马文森:围绕残疾人儿童发育关键期给他们有效的康复,昆明市人民政府将0—16岁抢救康复的项目,列到10件惠民实施当中。17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们组织力量深入18个县市区,进行了现场的筛查,通过招标采购确定了14家康复治疗机构,包括3家以上,承担了我们康复治疗的任务,组织了第三方的专家团队对承接机构进行专业的指导,监督、以及验收。财政也安排了12000多万资金,用于发育关键期残障儿童抢救康复。574名残疾人儿童基本完成了17年度的康复任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的确从残联来讲也是费尽千辛万苦。像0871范围内的所有的手机号码发送了关于免费残障儿童康复治疗的公益短信,组织的专业的医疗团队深入到18个县区,效果是非常好。今年目前工作就开展得更主动,到目前为止我们有987名儿童通过筛查以后,通过残疾人指导者帮助这些家庭的监护人,让这些孩子第一时间进到我们今年确定了44家康复机构,进行第一时间的康复治疗。有关工作现在已经展开,在整个8月份,也就是假期最后的时间,我们也希望听到广播的昆明市民,不管是到过我们筛查现场登记过的残障儿童家长或者是没有到现场的筛查的监护人家长都可以直接和我们市残疾人联合会联系,上班时间9点到晚上8点都有人值守的。我们会提供你尽可能的,一对一的帮助。有关进一步的开展残障儿童抢救康复工作,具体的安排我们康复处的李占青处长也到现场,下面有请他给我们作解答。
主持人:先打断一下,我们优先接听马先生的热线。你有任何的意见和建议都可以拨通我们的热线65360000、65370000和65380000,加入到节目的互动当中。马先生请说。
马先生:我是盘龙区的盲人,我向理事长反映关于残疾人补贴的事情,不是想像那么简单,社区通知我拿着残疾证去看,我的残疾是二级,但是对照他的表是四级不符合条件,盘龙区到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等到现在一点音讯没有。
主持人:听得出来,马先生受到了很多的迂回,社区工作人员要求到盘龙区,体检的内容社区不认。你之前的二级残疾证还在手上?
马先生:二三十年前就办了。
马文森:不着急,你的证可能是一代证,我们的证是二代证,必须要医院重新的评估和检查,由医生的评估和检查签字以后,我们才会换发二代证,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换发二代证的可以到所在县区的医院进行评估和检查,如果你对评估检查医学结论有异议,可以申请到市人民医院进行复查。
主持人:你到哪个医院去检查的?
马先生:社区、医院都没有通知我。
主持人:你要直接到社区吗?
马先生:社区叫我等着去体检,到现在都还没有
主持人:这个事等的时间比较长,有请马理事长。
马文森:填一个表,预约检查的时间。
主持人:还得等?一般多久就可以派到?
马文森:我们四个主城区轮流检查,我记得盘龙区是每周二,如果你再领不到表,可以反映到我们12385,我们具体跟踪这个事。
主持人:因为马先生打进我们热线了,我们知道这个事了。理事长我们看一下究竟卡在什么地方,是有很多人等在那里还有什么其他原因?马先生有多久了?
马先生:从2016年到现在。
主持人:如果是我,我认为被遗漏了。
马文森:为了广大的市民朋友评估残疾状况。
县区残联没有拒绝你进行参评的,也是第一时间安排到鉴定医院进行评估的。你是盘龙区的什么社区?
马先生:联盟街道的小坝社区。
主持人:2016年等到现在,相当于我们一等两年等过去了,两年的残疾人补贴,双补都没有拿到,这个是一个不小的损失,到现在还在等候,这个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在我们节目之后我们也会来过问一下,看一下是哪里出了问题。残疾人朋友有时候在生活过程当中已经不容易了,我们争取权益的过程当中,希望道路能顺畅一下,马理事长听到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的感受?
马文森:我们专门申请了90万的资金支持我们县区的残联,围绕家庭困难,没有人员帮助他到鉴定医院进行鉴定的残疾人,上门或者说帮助他解决交通的问题,住所的问题,第一时间帮助他进行评参的鉴定,取得了非常好了效果,2016年10月8号的时候昆明市残疾人持证的总数是十一万四千多人,到昨天我看到是十三万六千多人多人,整整增加了两万多人。到目前为止我们18个县市区定点相关运作还是比较顺畅的,限于场地,有些医生资源的力量,可能还有不少的一些需要第一时间评残的残疾人希望得到及时评残,我们今天下来以后加大相关的协调力度,看看是不是打破行政区域化、县区医院检查的界限,实现4个区医学评残的工作要和卫生部门一起商量,把相关的流程理清,希望广大需要鉴定的残疾人朋友们,希望你们尊重医学检查权威标准,理解和支持配合一下我们医疗部门。
主持人:是的,可能在评级的时候,有些残疾人已经达到一二级,但是没有达到,中间有口角的发生,我们要尊重医生给出的评级的标准,我们的相关部门或者一些基层工作人员,不管是工作忽视,或者政策制定本身有不完善的导致了2016年申请到现在还没有办成的情况发生,都值得我们反思的。我们接下来接听三号线上的戴女士。
戴女士:我爸爸是一级残疾人,他是什么待遇?
主持人:好的,我们有请马理事长和你对话。
马文森:让昆明市残联教就处副处长丁可给你回答。
丁可:你好戴女士。你爸爸是视力残疾人,是哪年办的残疾证。
戴女士:他2000年左右就办的了。
丁可:他现在所持的残疾证是我们的二代残疾证?
戴女士:一代的。
丁可:我的建议是你先到所在区域领一个残疾界定申请表。达到残疾的标准了,我们的办理过程也是很快的,我们也有规定时间的。不复杂,很简单,办残疾证。
主持人:清楚了吗戴女士?
戴女士:清楚了,我爸爸是一级的,有些三级都能拿,但是为什么我爸爸一级拿不到补助?
马文森:还是刚才说的,是因为你拿的是一代证,我们会给你相关的补贴和补助。我们回答一下公交卡的问题。
主持人:我们三号线上的戴女士:接下来以后还是残疾证的问题,有一些政策没有享受到。一号线上现在不在线了。应该是市残疾人联合会牛默默(音)主动打进热线说是要回应公交卡的问题。但是时间关系,下来以后我们再来回应。我们接下来关注市民评语员乔红芳前期走访发现的问题。
乔红芳:一、盲障朋友反映以下问题,1、市区内盲道被占行路难,人民西路、人民中路人行盲道被挖断,至今未修复;2、市线标福利厂80多位退休盲障老职工出厂难,渤海路人行盲道停满机动车;3、市盲哑学院师生出校难,四十三医院周边人行盲道停满机动车;4、共享单车乱停放,挤占人行盲道无人管,这是共性的;5、十字路口无哨音,东西南北分不清;6、公交车站乘车难,来往车号听不到;7、家政服务进社区,盲障家庭需要多关照;8、自主创业、无息贷款,怎么办?请相关部门来帮助。 建议各级残联加强宣传落实《残疾人保护条例》,让全社会更加关爱残疾人事业,切实维护残疾朋友的合法权益。
主持人:谢谢,非常的全面,所以我们请马文森理事长做一个全面的回应。请您表个态。
马文森:广大残障朋友给我们殷切的期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为了实现每个残疾人和我们健全人同步进入小康,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残联配合市里面相关的部门,我们一直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主持人:因为时间的原因,节目到这里,就要和您说再见了。 马文森:不管是残联工作也好,还是有关部门工作也好,我们第一时间落实和对接,第一时间给市民朋友给一个满意的答复。
主持人:也感谢市民朋友们收听收看我们的节目,下周同一时间我们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