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武,男,汉族、1962年7月出生,高中学历,现任云南呈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夹层车间主任。他来自普洱市宁洱县的大山深处,种过地,当过兵,抬过玻璃。他1981年入伍,1983年退伍,1992年进入公司工作。在近30年的工作中,王庆武同志始终保持着革命军人对党忠诚、热爱工作、服从安排、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优良传统,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刚进入公司的时候,王庆武同志对玻璃深加工技术还是个外行人。他从最基层的车间工人做起,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在自己的岗位上边干边学,边学边干。期间通过外派洛阳玻璃厂学习和自学,掌握了玻璃深加工的各项技术要领。2000年至2014任夹层车间工段长,主要负责热弯、高平压等环节生产和人员调度工作,工作中他团结同事、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对各环节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技术难题及时组织相关人员现场分析讨论,没有结果决不休息,经常一干就到深夜甚至凌晨。在他的带领下,攻克各种技术难关十余项,填补云南省汽车大巴车前挡玻璃的生产空白,至今为止是云南唯一汽车玻璃生产资格缔造企业不可或缺的技术力量。从而使云南的所有机车实现本地就近制作、配套安装各种玻璃,缩短省外发货的漫长等待时间,大大提高了效率。
2014年至今任夹层车间主任一职,期间积极配合呈贡区白龙潭公务员小区、大学城、七彩云南第一城、长水机场、昆明地铁站、高铁站等民心工程建设所需高端玻璃供货任务。由于工业技术玻璃生产加工的特殊性,每到需要安装玻璃时,都是接近工程的尾声,各个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质量标准要求高,总是能以身作则,冲到一线,做到“看我的、跟我上”的工作拼劲,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在从未发生任何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前提下,日以继夜完成供货任务,为新昆明建设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王庆武同志作为公司生产一线的先锋,面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挑战,总是有“一根筋”的不服输理念。他所带领的车间,2010年实现了云南省双钢化弯夹层胶片法“0”突破;2012年攻克了我省公交车侧窗隐形窗开洞玻璃生产技术难关,取得良好的市场声誉;2013年至2018年,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自主技术研发,为公司开发新产品11项,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以及省市区质监部门颁发的“云南省名牌产品””、“昆明市名牌产品”、“呈贡区名牌产品”称号。为公司带来了很高的社会声誉和良好的收益,也给省内同行业带来了新的技术革命和理念。
2010年7月,遇到新昆明地铁建设,公司职工宿舍楼被拆迁,站在大局利益上,王庆武同志舍小家顾大家,第一个在《拆迁协议》上签字,还主动多次与广大员工进行谈心、交心、换心,配合公司做好被拆迁员工的思想工作。最终使拆迁得以顺利进行,保证了地铁建设得如期推进。
2013年10月,公司员工突发脑溢血,沦为植物人,王庆武响应公司号召,积极组织车间员工捐献爱心。平时对社会突发的各种自然灾害和危机,总能发挥主人翁精神,带头号召车间工人捐款捐物,发挥积极、热情的正能量。
王庆武爱人由于身体原因,常年来一直没有工作,全靠他一个人的工资养活全家。2019年7月,爱人突发脑溢血昏迷,送至延安医院进行救治。虽然家庭比较困难,加之爱人能否救得回来也是个未知数,但王庆武同志并没有放弃、遗弃爱人,含着泪坚定的说“哪怕是砸锅卖铁、倾尽所有、借款贷款,我也要把妻子救回来”,当时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不为之感动而流泪的。上天不负有心人,在医生精湛的医术和王庆武耐心细致的照顾下,妻子现在已经苏醒了。
王庆武同志作为一名当代的非公企业的基层工作者,立足本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实干兴邦,务实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创造价值,服务社会,是一个时代的楷模。
附:
姓 名 | 王庆武 | 性 别 | 男 | 民 族 | 汉 | |
出生年月 | 1962.07 | 政治面貌 | 群众 | 参加工作时间 | 1981年 | |
文化程度 | 高中 | |||||
单位及职务 | 云南呈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车间主任 | |||||
工 作 简 历 | 1981年至1983年在昆明军区35029部队服役; 1984年至1992年在原普洱县水利电力局工作; 1992年至今在云南呈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从事车间生产一线的各项工作。 | |||||
主 要 荣 誉 | 2016年荣获公司“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7年荣获公司“优秀车间主任”称号; 2018年荣获公司“技术能手”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