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家乐创业开始,这名来自五华区大村社区的朴实白族农村妇女,凭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不断扩宽、丰富自己的人生旅程。
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让她成为了当地远近闻名的优秀新型农民;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当地实际,以祥旺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领周围群众致富,而被誉称为“社区最美人物”。这是帅小梅的创业故事。
勇敢创业,勤劳创造人生价值
帅小梅在经营农家乐之前,是一位普通农村妇女。因为不愿向生活屈服,她以自己敏锐的眼光抓住机遇,而使自己的人生发生了一次如蝴蝶美丽蜕变般地变化。
2013年,随着昆明西北三环、轿子山旅游专线建成通车,经便利通道从昆明周边各城区进入西翥生态旅游实验区的游客越来越多,帅小梅发现村里经常遇到外来的客人咨询附近餐馆,而当时周边基本没有农家乐、餐饮业,她果断抓住了这个机会,自己创立了一家农家乐,为外来的游客提供餐饮、休闲娱乐服务。这是帅小梅的第一次创业。
在经历过这次创业之后,帅小梅吸收到了此前未曾接触过的行业资讯,积累了很多创业经验。这时候她的注意力从农家乐转移到农业发展这一领域。
在经过一段时间反复考察后,2015年帅小梅组织发起成立祥旺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这是一个集农副产品开发、研究、实验示范种植、销售为一体的合作社,主要经营产品有草莓、杨梅、枣等。
这些果蔬农产品种植总面积是60亩,其中杨梅是10亩,草莓8亩,梨枣和冬枣5亩,其余还有部分蔬菜。
帅小梅表示,之所以把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产品定为杨梅,是想让来到这里游玩的市民,能在当地获得体验农业学习的机会,“让客人能带着自己家人和孩子来采摘果子,感受收获果实的喜悦”。
在农产品成熟的季节里,各个品类的果蔬一直供不应求,尤其是草莓。
“周末及节假日几乎从上午10点至下午5点都有客人来基地采摘草莓,采摘的收入每天有2.4万元,周一至周五采摘收入每天也能有1500元左右。”帅小梅介绍道,合作社种植的水果及蔬菜基本在田间就全部销售完,所生产的产品均不在市场上销售。
对合作社未来发展的方向,帅小梅是这么打算的,“下一步要成立品牌,对果蔬产品进行绿色食品认证,进一步扩大销售渠道,完成蔬菜、水果的配送,不仅要让客人直接到地里采摘,还要以订单式的送货上门服务顾客”。
截至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两家餐饮公司与帅小梅所领导的合作社完成了洽谈、对接,未来合作社将采取订单种植的方式,为餐饮公司直接提供果蔬农产品。
共同富裕,不忘帮富“穷亲戚”
合作社的经营已经踏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参与合作社创业的乡里乡亲们,生活也越过越有滋味,但帅小梅却发现在她所居住村落的周边,还有生活条件、生活环境没有跟上脱贫步伐的地方。
帅小梅所指的就是大村苦葛箐居民小组。
这是五华区划内一个相对典型的贫困村。该居民小组现有居民42户158人,其中丧失劳动力和在校学生46人,外出务工34人,实际在家务农78人。由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地多人少、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原因,长期以来一直遵循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模式,2015年人均收入只有3000元。
在新一轮精准扶贫号角的吹响下,紧跟扶贫攻坚的铿锵步伐,帅小梅转变脱贫思路,开创了“合作社+基地+农户+脱贫”的模式。
“即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入社,合作社统一管理,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农户种植的产品,一部分自销,一部分交到合作社,由合作社负责销售”。帅小梅解释道。
由此,帅小梅和其他社员一起动员苦葛箐42户村民全部加入合作社,带领苦葛箐居民小组脱贫致富,带动农户发展,该村的2000余亩土地得到了有效流转、利用。
通过合作社引进新的桃树种苗,帅小梅邀请技术专家对苦葛箐农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通过嫁接改良了原桃树的果实品质,更好了适应了市场,提高了原桃树的经济价值,第二年村民便扩大了新桃种的种植面积。紧接着在2015年5月带动农户种植鲜食玉米200亩,亩产值达到了5000元以上。
这些成绩让帅小梅感到很高兴,用她的话来说,“不仅提高了农户们的收入,更是鼓舞了农户脱贫致富的信心”。
2016年在五华区农林局的领导与支持下,合作社经过试种试验后,带领苦葛箐农户引种云豌18号和云豌6号两个品类的豌豆。
帅小梅介绍,这个项目是由合作社统一管理,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除农户自销外,剩余部分全部由合作社负责销售,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真正带动了苦葛箐农户增收致富。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不断壮大、发展的合作社目前已经拥有70户社员,新增加的社员主要来自周边大凹村的村民,大凹村村民看到合作社能带动社员们共同致富,就自发找到合作社,纷纷表示希望加入。
合作社种植果蔬的品种,也从之前的草莓、杨梅、枣类,扩展为水蜜桃、核桃、萝卜、大白菜、苦菜、花菜、莲花白、豌豆等果蔬产品,销售区域从昆明市内辐射至周边地区。
“现在每到节假日,合作社就吸引了很多市民来到当地游玩、采摘果蔬。” 帅小梅和她所领导的合作社,已经在当地拥有了不小的知名度。
不断探索,打造创造新品牌新机遇
为进一步激发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创新合作社的发展模式,打造当地农产品品牌,帅小梅和她所领导的合作社,开始了一个新的尝试。
2016年10月,帅小梅创立了“阿达有”酱菜。
“阿达有”是白族话,翻译过来是“来这里吃”,且酱菜是当地白族的一大特色。“因为冬季合作社的萝卜、白菜有销售剩余的,而当地一直有白族酱菜的传统,我就想结合白族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制作白族的特色产品。” 帅小梅讲述新品牌创立的由来。
“阿达有”酱菜品牌成立后,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已发展出7个酱菜产品,产品包括卤腐、水豆豉、米酱、萝卜条、玫瑰芥等。
合作社倾注新品牌一年多的心力,2017年“阿达有”酱菜迎来了崭露头角的闪光时刻。
结合互联网传播及其它渠道宣传,“阿达有”酱菜产品通过农村电商、实体店进行销售,效益较好,每月实现销售收入12万左右。
附:
姓 名 | 帅小梅 | 性 别 | 女 | 民 族 | 白族 | |
出生年月 | 1971年10月 | 政治面貌 | 群众 | 参加工作时间 | 1991年 | |
文化程度 | 中专 | |||||
单位及职务 | 昆明聚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
工 作 简 历 | 本人于1987年毕业于沙朗中学;1990年毕业于楚雄农校;1991年在沙朗供销社工作;1993年至2001年在家务农;2002年至2013年自主创业创办农家乐;2014年成立昆明聚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至今 | |||||
主 要 荣 誉 | 本人在大村社区积极主动帮助周边农户解决困难,几年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的同时,受到好多部门的赞誉:2015年荣获“好人好事”称号和“社区最美人物”称号;2016年所创办的企业被五华区妇联给予了“爱心捐赠企业”荣誉称号;2017年3月任市人大代表;2018年5月被评为“昆明市劳动模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