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契机,让一名生物老师听到了自己内心所呐喊的关于美的呼唤之声。从此,他选择了另一个方向的道路,并且明明白白地看到了自己。
翁滇林,昆八中的一名美术老师,以发现之眼观物,以审美之心体悟,以学生美育为主,遵循文明的脉络,始终在平凡中重拾那些遗失的美好。
“美在生活中”这是翁滇林一直牢记的宗旨。翁滇林认为,老师教好美术,学生学好美术,并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艺术方面的尖子,而是希望通过美术教学,把自己对美术的感受传递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他们领略到美术的魅力。、
回顾28年教学生涯,翁滇林无悔自己的选择,安于一份淡泊的生活,不悔付出的心血,安于一个平凡的岗位,感受美术教育的充实和快乐。
从生物老师到美术老师
人的一生,要经过多少次选择,才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1987考上大学时,翁滇林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未来,将会转向另一个地方。
在生物专业毕业后,翁滇林在昆钢一种担任生物老师一职。1993年的一天,学校领导突然问他,愿不愿意带带美术课。
美术和生物,是相去甚远的两个科目,一个重写实一个重感悟,但翁滇林却觉得,自己的一部分被点燃了。
美,是指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虽然定义不同,但有一样的共同的,美,能够引起人类的愉悦。而将美表现出来的的,就是美术。
他开始了美术学科的学习,不断地摸索美术课教学的内容,经过几年的自学,逐渐掌握了一些美术学科的教学规律,但为了更系统地学习美术专业知识,于1998年自费报考了云南艺术学院,并以全省美术专业成绩排名第十的成绩考入云南艺术学院美术教育专科,经过三年艰苦的学习,取得了美术教育第二学历。
选择放弃原专业,就意味着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但对美术这一门学科的热爱,让他投入了自己大部分精力,同时也享受其中。
但即便如此,翁滇林刚开始担任美术教育工作时,还是面临很多困难,因为美术教育在学校不是中高考科目,所以一直未受到很好的重视。但他一直希望孩子们能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读懂美的心灵,基于此,翁滇林大胆进行美术教学课改,开展了美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组织学校2000多名学生利用周末走出课堂,分批到学校附近农村的窑场亲身体验泥塑和彩陶,把美术教学融于审美体验与创作的过程中,把课堂内的知识泛化到课堂之外,让学生真正体会美术教育的价值,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丰富学生的创新思维。使美术教学不再停留在空泛又难以触摸的虚设之中。
从编写教材到昆八中创新教学
这套教学方式得到了云南省教科院的肯定,让翁滇林能有机会参与云南省美术教材的编写中去,翁滇林和其他编委努力开发利用云南省特殊的多元民族文化、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和多彩的民风民俗资源,精心组织和编排,让学生在获得最新教育资源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多元民族文化的传承,学会对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由于工作踏实、成绩显著,翁滇林在2010年9月作为人才引进,正式调入云南省重点中学——昆明市第八中学。
学校之前没有在高中年级系统、完整地开设过高中美术课,在高中美术教学上也没有更好的可借鉴的经验,翁滇林内心有些忐忑。但学校领导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在学校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不惜斥资打造了两间美术专用教室。
这让翁滇林十分感动,他在美术课程与教学上进行大胆创新。在美术课程方面采用建构主义理论与方法,对学校初、高中美术课程加以整合,并结合学校的特点,建构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54门美术校本课程, 扩大了美术课程平台,留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为了让八中高中学生对美术深感兴趣,把美术课上得具有艺术韵味又不脱离学生的实际,翁滇林老师作了大胆的尝试,打破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围绕教材以小组为单位自己组织材料进行讲解与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翁滇林看来,美术教育作为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提升的功能。美术课堂不能仅仅让学生学习绘画的技巧,更要把美术教育提升到美术文化的层面上来,把美的内涵渗透在学生的生活中。翁滇林在教学中常常将建筑、雕塑、工艺和绘画等方方面都融进课堂中来,让学生真正感受“美无处不在”。
翁滇林这些独特而又亲切的教学方式带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带给学生空前的视觉冲击和快乐,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同时也享受了美术的快乐。
美究竟是什么?
“现在这个社会很浮躁,现在的人也更需要找到属于自己内心的一片宁静,去重新认知这个世界。而美术,实际上就是一种认知,对于‘美’的认知其实对于一个人来说,除了外在的美以外,更重要的是你的思想,或者是你自己心中的灵魂”。翁滇林说。
在他看来,美贯穿人的一生,但许多人却缺乏发现美的眼光,譬如有的孩子会画画,却不一定能辨别出什么是美。
翁滇林认为,技艺只是基础,只有获得“美”的思想,作品才能够拥有灵魂。与其说美术老师的存在只是为了教会一个孩子画画,不如说他们是在传递一种对美的认知。
作为一个美术老师来说,画画是一项基本功,只要花时间、花功夫,必然能够画出好的作品。但这样对于翁滇林是不够的,他想描绘的是更为广阔、更具有生命力的美,如果一个人画出的画有限,但无数人共同的创作则可以称之为无限。
从始至终,翁滇林始终坚持着这样的信念:“翁滇林想创作一张更大的画,这一张更大的画实际上就是要把翁滇林对美术的一种热爱或者对美术的一种感受,或者对万物的一种感受。现在翁滇林要传递出来,让翁滇林的每一个学生,翁滇林所教过的所有学生要记住,他们学过美术,上过美术课,体验过美术的快乐。这一张大画,也就是翁滇林这一生当中,可能在后半生也会一直追求下去的一张大画。”
附:
姓 名 | 翁滇林 | 性 别 | 男 | 民 族 | 汉族 | |
出生年月 | 1969年2月 | 政治面貌 | 中共党员 | 参加工作时间 | 1990年9月 | |
文化程度 | 本科 | |||||
单位及职务 | 昆明市第八中学 高级教师 | |||||
工 作 简 历 | 1981.09--1984.06昆钢一中初中毕业 1984.09--1987.06昆钢四中高中毕业 1987.09——1990.06昆明师范专科学校毕业 1994.09--1997.07在云南师范大学函授生物专业本科毕业 1998.09--2001.08在云南艺术学院函授美术教育专业专科毕业 1990.07--2010.09在安宁市昆钢第一中学教师 2010.09——至今在昆明市第八中学教师 | |||||
主 要 荣 誉 | 云南省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昆明市美术学科带头人、安宁市美术学科带头人、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校外硕士研究生导师,美术高级教师。2009年—2012年担任云南省中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委。 在全国、全省、全市级教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参加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举办的“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美术课评比”中获三等奖;参加“全国第一届海峡两岸中小学美术教学课评比”获二等奖;参加云南省教委举办的“全省中小学美术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参加昆明市第二届高中新课程美术学科课堂教学竞赛获一等奖。在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2018云南省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校本课程评比”中,获云南省一等奖。绘画作品获省市级奖励;多篇论文获省、市级奖励。被云南省教科院聘为美术兼职教研员和云南省美术教材主要编写人,参加《云南省中小学美术地方教材》、《云南民族艺术——美术》地方教材以及《美术教参》的编写工作;参与国家教育部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上海教育出版社《美术》教材的编写工作。被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教材中心聘为“美术学科教材培训专家”;被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聘请为深圳市龙岗区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授课专家。受云南省教育厅委托,对于云南民族地区100多位美术教师进行美术课程教学培训。被昆明市教科院聘为昆明市高中课改起始年级专任教师跟进培训讲课专家。2016年被云南省教育学会授予“翁滇林创意美术特色工作室”;2017年被湖南美术出版社授予“湘版美术教材教法研究工作室”;2019年被中共昆明市五华区委组织部授予“五华先锋”翁滇林名师工作室。辅导学生参加各级绘画比赛多次荣获 “优秀指导教师奖”。2016.4-9月翁滇林分别两次受聘于云南师范大学“国培计划”—云南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美术学科指导教师。2018年被评为“昆明市劳动模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