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本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制四年,地处古城苏州的西部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 学院1999年筹建、2000年9月开始招生,2005 年按照教育部[2003]第8号和江苏省教育厅[2005]第40号文件精神,改设为独立学院,是江苏省内成立较早的独立学院之一。母体学校苏州科技大学由原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和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于2001年9月合并组建而成,是- -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艺协调发展,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8600余人,设有30个专业(方向) ,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文、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专业格局。学院设有环境与能源学院、土木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管理学院、语言文化院(大学英语教学部)、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公共教学部等教学管理机构。为了加强学生管理,还以院所属专业组建相应学生工作办公室。历史名城一苏州醇厚的文化底蕴、高速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滋养和孕育了学院蕴涵深厚的人文传统、开拓求实的学术氛围、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天堂学府海纳八方学子,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打造世纪才俊!热忱欢迎有志青年报考我院!
办学条件
学院办学条件优良,校园环境幽雅,基础设施齐全,建有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和实验大楼、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计算中心、图书馆、标准田径运动场和足球场等教育教学设施;学生宿舍设施齐全,每间宿舍均配有热水器、空调、淋浴房和独立卫生间。共享举办高校一苏州科技大学先进的教学资源。 图书馆藏中文图书达74万册;生均图书96.5册;电子资源丰富,自有数据库5个,共享母体学校中外文数据库40个。
师资建设
学院依托母体学校苏州科技大学的优质师资资源,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自有专任教师中,10人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人获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人获得苏州市青年五四奖章。共享的母体学校教师队伍中,多位教师获全国“五- -”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及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奖项或荣誉称号。在首届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我院教师荣获一等奖和最佳教态奖;在江苏省高等学校微课教学比赛中,荣获二等奖-项、三等奖三项;在江苏省首届青年教师微课比赛中,荣获-等奖两项、三等奖-项。
学术科研
学院重视科技文化节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科研创新氛围。举办了“魅力天平”科技文化博览汇,结合专业特色打造了“测量大赛”、” 案例分析大赛"、“科技讲坛"等科技活动,促进学风建设。为提高学生科研水平,加强学科间的沟通交流,整合师资队伍助力学生科研梦想,成立“教授、青年博士科研指导团”,聘请二十余位各学科专业领域的青年博士及教授作为指导团教师,推进学生科研项目化管理和全方位发展。近5年申报江苏省创新训练项目75项并全部按时结题,院级科研立项项目百余项,学生获得多个专利,发表论文数十篇。在科研训练的管理上,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龙头,注重科研内容与地方需求、苏州发展相结合的指导方针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学生在国际、国家及省市举行的比赛中成绩骄人。近三年有174人次获得各级各类奖项,其中,2014 "园冶杯”风景园林国际竞赛中获得团队二二等奖; 2015年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苏省赛中获三等奖,是省内独立学院参加该项比赛以来所取得的最好成绩; 2015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一竟技工程竞步窄足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 2015全国高校第二届物联网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 2016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得二等奖; 2016年第七届江苏省机器人大赛中获3D足球项目季军-等奖。
校园文化
学院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打造品牌文化活动,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以各类学生组织为抓手,以学生活动中心、社团联活动中心为阵地,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形成了校园文化嘉年华、科技文化博览汇等系列主题活动,内容涵盖重温经典文化、墨韵人文艺术展、、天平好声音、主持人大赛、模特大赛等百余项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外艺术文化交流比赛活动,学生在各项赛事中屡获佳绩。
由我院音乐系学生合唱团获得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金奖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声乐专场(专业组) -等奖;学生书法艺术作品在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一等奖; 连续五年参加的“海峡两岸大学生孙子兵法友谊辩论赛”,荣获”御玺奖”、优胜奖、 杰出辩手等多项荣誉。学院连续五年蝉联母体学校运动会团体总分和田径总分第一名;在2016年苏州市运动会中,我院代表队荣获金牌总数第三的好成绩;由我院学生参与组成的苏州科技大学舞龙队获得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