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信息 正文
文明实践暖新春 | 征文《就地尽余年 守望即心安》(医技科)
昆明市精神病院医技科    03-12 16:06:39

(通讯员:邓雪)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好“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不终于熬到了放假,拎着包飞奔进了回家的高铁,5个小时的车程,不远不近,一路上哼着《常回家看看》,旅途倒也惬意。

一路大步流星,还没到家门口,就听到“幺儿,你回来了”,远处是爷爷奶奶的身影,他们开心的朝我招手,爷爷虽然八十几了,但身体还算硬朗,一把提过我手里的行李箱扛在肩头健步往家里走去。奶奶挽着我的手开始了她那喋喋不休的关心“天气那么冷,你咋个才穿这么一点”“我家幺儿又廋了,咦,你咋个不多吃点”。

不远处的坝子里,爸爸和几位伯伯开始了一年的重头戏——杀猪。生火、烧水、扯耳、拉腿、拽尾、按头,几个回合下来,浑圆肥硕的猪终于败下阵倒在了血泊之中。伴随着猪的一声哀嚎,主阵地从一群壮汉转移到了勤劳的家庭主妇手里。刮毛、剖肚、切片、剁馅、油炸、烹煮、凉拌,刚刚生龙活虎的猪随即变成了餐桌上一道道美味的佳肴,香味四溢。当然,我也没有闲着,“再高一点、左边一点、右边一点”,在我的指挥下,春联终于不偏不倚的挂在高高的门框上,“日子红火喜迎门,天随人意福星照”寓意着新的一年日子红红火火。“团圆饭”开始了,全家四世同堂,上到爷爷辈下到重孙辈,十几口人围着桌子开始了大快朵颐,阵阵欢声笑语驱散了这寒冬的凛冽。

正当我沉浸在阖家团圆的喜悦中,叮叮叮、叮叮叮……,闹钟不合时宜的响起了,艰难的睁开双眼,揉揉惺忪的睡眼,确定自己躺在昆明的出租屋里,才恍然大悟,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我,同大多数人一样积极响应国家“就地过年”的号召,留在了昆明过年。一个人的生活,自然一切从简,一碗鸡蛋面便是自己的年夜饭。比起梦里的热火朝天,现在的处境显得落寞冷清。但是,现如今我国本土疫情仍成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容不得丝毫大意和懈怠。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有1亿多人舍弃与家人的团聚,选择就地过年。无论是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还是放弃假期走家串户宣传的志愿者,还是像我一样的普通大众,我们都积极的参与到疫情防控之中,筑造起2021年新春最坚实的防控线。

过年,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这也是印在我们骨子里的传统,就地过年,是一种舍,也是一种得。我们舍弃了与家人的团聚,得到的却是大家的健康。我始终相信,星辰不畏黑夜的包裹,只要我们每个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出动人的光芒,终会驱散疫情的阴霾。

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