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按照“123456”办学体系开展教学,积极践行“激情教育、精细管理、高效课堂”,在办学成绩、教学科研、教师内功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育人成果。
2020年,呈贡校区成功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三等高完中,荣获昆明市“教育教学质量奖类招生Ⅲ类学校一等奖”荣誉称号,学年年检结果为“优秀”;本部、西山校区荣获西山区“教育教学进步学校”荣誉称号;宜良校区荣获宜良县教体局“教学质量优秀学校”荣誉称号,学年年检结果为“优秀”,被评为“五星”党支部。辉煌成绩奠基跨越发展,我校将持续推动中学教育内涵式、优质化发展。
▲学校荣誉殿堂
五大学科竞赛成绩
在第29届全国生物联赛(省赛)中,学校学生共喜提11个奖项,和爽、江启廷荣获省赛一等奖,和爽斩获全省第一;徐鹏智、张家寅等4人荣获省赛二等奖;詹楠、刘星宇、朱佳诚等5人荣获省赛三等奖。
在第34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中,我校4名学生获奖,王桐睿荣获国家三等奖,曹蓉荣获省级一等奖。
▲学生荣誉证书
艺体科技创新成绩
在第十三届中学生数理化综合实践活动(第一轮)中,43名学生荣获省赛一等奖,107名学生荣获省赛二等奖,182名学生荣获省赛三等奖。在第七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初赛)中,9名学子荣获省级一等奖,137名学生荣获省级二等奖,243名学生荣获省级三等奖;全国决赛中,衡实学子再创佳绩,共斩获全国一等奖8名,全国二等奖14名,全国三等奖19名。在“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中,300余名学生获奖。
学校与云南省足协共建的2007年龄段梯队足球班学生在2020年云南省青少年“足协杯”(U13)比赛中摘得云南省冠军。
▲足球全省夺冠
以学生素质发展为本
学校运用精细化管理模式,以素质教育为源泉活水,严格落实“五育”并举目标,以精品校园活动为抓手,整合育人资源,提升育人力量,潜心育全人。
●德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力推行全程德育、全面德育、全员德育、全景德育的“大德育观”。
●智育:以“331”教学法为课堂抓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合作探究的能力。
●体育:至少掌握两门体育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棒球体验课
●美育: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向美而生。
●劳育:培养热爱劳动、养成劳动的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以课堂高效高质为源
扎根云南研究当地学情,开创长水“331”教学法,注重发挥教与学的积极性,将教学过程分为导、思、议、展、解、达、学七大环节,符合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和效率,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课程特色建构为纲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推进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遵循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一体化建设思路,除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外,积极创新校本课程,全面优化研学课程,以“多元+特色”为总体思路,构建“必修+选修”的课程体系。
●特色竞赛课程:奥赛课程因材施教、分层分类培养,旨在打造顶尖学科特长生。专门聘请因学科奥赛保送至清华大学的拔尖人才担任教练员,为学生量身定制日常学习与培养方案。
●特色强基课程:河北名师或清北毕业青年教师担任教学,对课程重点难点考点进行剖析,全程跟踪学生掌握程度,同时辅以心理课调节学生考试状态。
▲清北强基实验班
●特色校本课程:以 “促思考”“重能力”为主要方向,兼顾学生学习和成长发展的有效性,为学生开设全方面、多层次、多维度的50余门校本课程。
●特色研学课程:开展以红色革命基地、特色文旅资源等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从旅途中了解历史,明晰当下,展望未来。让学生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学会实践,感悟人文,体察生活,实现全面发展、健康发展。
▲澳大利亚研学
●特色生涯规划课程: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唤醒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意识,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科学规划学业与未来。
●特色国际化课程:立足于云南生态的多样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开设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课程,从国际化的视野为学生拓展知识的宽度与广度,培养有中国心、世界眼、现代脑、担当行的新一代。
▲迪庆藏族班
以管理精细科学为策
始终坚持向管理要质量,不懈追求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在实践中创立了“严格管理、制度立校、以人为本、文化引领”的管理模式,管理细节遍及每项工作、每个环节、每个角落。
●精细化德育管理:以精品德育活动为载体,全面调动学生个性化发展;
●精细化教学管理:深耕“331”教学法,建设文化阵地,营造文化氛围;
●精细化生活管理:导师24小时全天候陪护(“8+1”小时睡眠时间由生活老师全程看护,15小时学习生活时间由导师全程参与管理),从养成教育、培养习惯、内化自成形成一体化管理模式;
●精细化“三方”管理:建立家、校、社会,“三方”联动机制,形成闭环管理,全员参与,全面提高班级、学校管理水平;
●精细化师资管理:搭建智能平台、加强科研课题研究、培养精英骨干、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梦之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