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投资项目管理新模式,破解项目“卡脖子”“旋转门”等问题,自贸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推出“简、并、通、宽、严”五步工作法,将“先批后建”改为“先建后验”,推动极简审批、极速办理,打造以自贸理念引领审批提速的“昆明样本”。
主要做法
“简”,即极简审。利用土地摘牌前的“空档期”,向企业一揽子提供“选址、用地、方案、验收”事项清单及豁免清单。取消不合理、不必要审批事项及前置要求,做到“非必要不审批,无必须不前置”;推行项目申请报告、节能报告“两评合一”;实现工程规划许可、防雷装置设计等“子项合并”;房屋建筑、市政工程、人防工程等施工图设计审查取消收费。
“并”,即并联办。变“企业办”为“部门办”,变“接力跑”为“并行跑”,变“单独审”为“联合审”;推动多规、多审、多评、多测、多验等五多合一;接入全省政务服务网开展申报审批,全程实现无纸化、不见面、一次办;公开承诺3个工作日出预审意见。
“通”,即通数据。开展环评、能评、防洪、水土、水资源、矿产、地质灾害、文物、地震等八项联评,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片区统一开展文物区域评估,企业免费采用评估数据,减轻企业负担同时,实现资源有效利用。线上一体化审批平台增设“先建后验”模块,要件清单、审批进度全程可查、实时反馈。
“宽”,即宽准入。制定一次性审批告知清单,做到清单以外无审批。按照达标承诺、辅件容缺、后置承诺、分类准入等方式实现宽进严管。对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的部分事项开展容缺受理,实现“边建边审”“先建后审”。
“严”,即严监管。制定事中事后动态监管办法,建立了“容错纠错,首过不罚,失信拉黑,联合惩戒”工作机制,及时公布失信企业信息,严格实施联合惩戒,杜绝劣币驱逐良币,营造守法便利氛围。相关部门人员因管理失职、服务缺位造成重大影响、严重损失的依法严肃追责问责。
实践效果
自2020年10月“先建后验”试点启动以来,昆明片区共有13个项目参与试验,合计完成投资119.97亿元,其中云南绿色能源产业园等4项目已达到固定资产投资入库标准。
从投资速度看,2020年第四季度昆明片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21.39%,2021年一季度昆明片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22.7%,先建后验五步工作法的带动作用明显。
从减少时限看,以往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时限约270个工作日,符合“先建后验”条件的项目仅需10个工作日即可办理完成,时间降幅达到96%。
从优化流程看,项目建设审批环节由串联变并联,多部门协同工作,企业可在施工期间补齐各项手续,开工实现完全可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