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型案例 正文
案例六:搭建信用风险智能监管平台
昆明经开区融媒体中心    06-24 15:14:55

为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完善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官渡区依托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成自贸试验区市场主体智能分析监管平台,实现风险范围智能分析、高风险企业精准锁定、失信记录一键查询,有力维护市场经营、管理、服务秩序,打造“让守信者处处受益,让失信者寸步难行”的良好营商环境。

主要做法

一是共享信息“分纵横”。搭建市场主体信用监管平台,归集信息数据实现省、市、区三级平台纵向共享,各部门之间横向共享,平台于2020年11月份正式上线投入运行。

二是智能分析“排异常”。拓展部门使用范围,对企业、楼宇进行综合查询、分析、监管,了解发展情况,排查异常经营市场主体。

三是信用评价“可透明”。对录入平台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信用情况进行风险评价、信用画像,确定星级、划定等级,定期更新公布。

实践效果

一是监管有成效。对市场主体实行差别化和针对性的监管,对适用信用承诺的行政许可事项,通过平台随时查询共享,发出失信预警,提高监管效率。

二是服务看得见。信用场景应用功能不断创新和完善,拓展了行政化、社会化、市场化的守信激励措施,探索政银企合作模式,助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是失信可修复。统一信用报告的标准、要素和内容,报告信息实现互认共享;依据评价结果,对不同程度失信主体进行提醒约谈,做到政策宣讲、知识宣传、惩戒举措、信用修复、承诺签署“五个到位”。

编辑:段秋睿    责任编辑:栗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