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优化劳动关系公共服务功能,方便企业和劳动者“不见面”办理劳动合同有关事项,官渡区主动创新、敢于尝试,积极探索“互联网+劳动关系”,打造高效便捷的企业服务平台,在全国率先开启了云南省电子劳动合同管理“全程网办”全新工作模式。
主要做法
一是首用“数字化”认证。在劳动合同服务“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引入第三方CA数字认证技术,以“实名认证+人脸识别+手动签名+时间戳”的方式,实现电子劳动合同实名认证签署,满足合法性、安全性、便利性要求。
二是搭建“一体化”平台。推出电子劳动合同服务平台,设置实时追踪、检索查阅等功能,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范本、签订、管理等一体化便捷服务。
三是开展“无纸化”试点。运用“互联网+”思维,首次提出电子劳动合同构想,经过多方调查、研究、招标,在全省率先开展试点,对接就业失业登记以及养老、工伤、失业保险等业务,使劳动合同信息进入“无纸化”传输轨道。
实践效果
一是技术安全“有保障”。官渡区开发的电子劳动合同标准已被省人社厅作为模板在玉溪、曲靖试用,数据的法律效力被省仲裁院认可。
二是数字平台“显优势”。通过线上签订,数据依法共享、实时查验,提高合同签订效率,逐步实现从“群众跑腿”到“信息跑路”的转变。
三是员工企业“得实惠”。系统研发维护费用政府“买单”,员工、企业“零费用”使用,在线完成合同查看、检索、调用,降低企业运行及员工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