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型案例 正文
案例一:智慧金融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云报客户端    07-27 14:39:45

缺钱、缺现钱、缺好用的钱一直是中小微企业的成长烦恼。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构成,中小微企业在繁荣经济、稳定就业、推动创新、催生业态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但相比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及外资企业,中小微企业的金融短板依然凸显,如何运用智慧化手段精准帮扶,让生力军不为融资“五斗米”折腰,昆明片区聚焦科技金融服务,搭建中小微融资平台,强化政银企三方联动,在提成效、节成本、降风险方面下真功,畅通融资信息收集发布渠道,促进融资业务标准化、流程化、透明化,提升融资服务时效性和精准度。

主要措施和做法

打造中小微企业“金融画像系统”,提升银企能见度。昆明片区创新采用智能解析技术,以税务数据为先导,叠加工商、社保、电力、信用等实时数据为辅助,在分类分级、风险评估、优化整合基础上,对企业的历史交易情况、经营变化情况、产品竞争力、行业排名等进行大数据分析,形成企业交易信用评价金融画像,为机构提供更加全面、完整的参考信息,打破以往贷款银企间“将不知兵”“兵不识将”的信息鸿沟。

通过推行大数据征信排查,破解企业贷款瓶颈。构建“双线”互动平台,推动贷款服务数字化。创建“金融超市”,激励融资产品推陈出新。在政银企三方融资服务平台上,邀请片区银行机构在金融超市“晒”产品、“晒”服务、“晒”价格,形成企业“下单”、银行“接单”的服务闭环。各行结合片区发展实际和自身业务特点上架金融产品,企业既可货比N家、照单点菜,又能个性订制、量体裁衣。银行可针对企业需求,提供“抢单”服务,追加提供优惠条件,实现政府监管下的银企双向互选,有效提升金融产品匹配度。

设立中小微企业满意评价指标体系,依据企业评价结果对融资服务进行“纱窗”式管理。即保持了各方信用数据有序共享,又对企业数据全程做到脱敏脱密、安全合法使用,对银行服务内容坚持透明化、可追溯原则,确保中小微企业安心经营、省心融资。

实践效果

昆明片区“中小微企业金融画像风险评价系统”在西南地区尚属首家,在以往税金贷平台之外,为企业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融资途径。实现了从单一依赖财务三张表的主体信用评价机制转变为叠加公共数据为支撑的综合信用评价机制。

目前,“中小微企业金融画像系统”已助力片区12家企业累计获得融资5500万元,比如,云南家红齿科公司通过“画像系统”和金融超市,仅用15分钟就成功申请到平安银行200万元贷款授信。

金融超市已上架“财园助企”“银园助企”“银税互通”等系列产品。针对辖区企业货运仓储业务多的特点,迅速推出“金融监管仓”融资产品,有效解决了企业无物可抵的痛点,破解了中小微企业在土地、厂房、设备等实物授信瓶颈问题,实现中小微融资服务的提标扩面。

编辑:段秋睿    责任编辑:栗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