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文山市始终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摆在重要位置,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连续获得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拿到了创全国文明城市的“门票”。2021年1月,文山市以连续两届创建的成果,再一次保持了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的提名资格,开始新一轮的创建工作,全市上下奏响了“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强音,迅速掀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热潮。
成立领导小组 加强点位建设
为把文山建设成为美丽宜居的文明城市,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小组,建起1个指挥部,6个日常工作组,15个专项行动组,明确了创文目标,把文山城创建成带有“双拥模范”、“民族团结进步”特色的文明城市。有序推动创文工作深入推进。
在创文过程中,文山市确定142个点位,作为今年测评实地考察的点位,不遗余力开展点位建设。从今年9月8日开始,通过发放“白色督办单”的方式对点位存在问题进行督促整改,实行“以测促创”,层层压实责任,上下拧成一股绳,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决心,凝心聚力扎实开展创文工作。
注重环境治理 城区变美变亮
文明城市的创建,坚持以城市更新为托底,相继启动了文山城区盘龙河流域的综合治理、老旧小区改造、老旧路面改造、城中村“微改造”、公园广场提升改造等市政重点项目,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增量提质,让市民真切享受到城市创建的成果,达到共建共享的目的。同时,在合理保护城区文明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公共设施建设“以旧换新”,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一改往日“脏、乱、差”的现象,实现了城区环境的完美逆袭。
为了让城市变美、变亮、变文明,散发青春活力,文山市聚焦创文工作重难点,一次次为文明城市创建按下“美颜”键。将治理文明出行、文明礼让、消防设施检查、飞线充电、小广告治理等为工作对象,组织交警、市管、城管、消防大队等部门,大力开展交通秩序治“乱”、市容卫生治“脏”、生态环境治“污”、公共服务治“差”。
做好公共绿化 引入“红色物业”
城市宜居环境的建设,离不开城市环境的绿化,“绿”是生命的颜色,有了更多绿色,城市才显得生机盎然。文山市致力于做好城区公共绿化。
为了让市场失灵、自治失效、管理失序的老旧小区,重新进入有序的运行,文山市采取引入“红色物业”的方式,发挥“红色引擎”作用。为解决这一群众揪心的难题,盘龙社区党总支成立了由街道挂钩领导、挂网格的社区干部、社区民警、小区党支部书记、业主委员会主任和报到党组织、报到党员组成的“5+N”管理队伍,解决了物业管理不正常、小区卫生脏乱差、治安混乱、私搭乱建等突出问题。
解决停车难题 倡导绿色出行
“停车难”的烦心事儿,极大困扰人民群众。为此,文山市“对症下药”,组织开展了“文明交通 绿色出行 礼让斑马线”的主题活动。自8月1日起,市政务中心、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等26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1000余个车位,免费错时对小型汽车开放;另外有85个小区、29个路面停车场及4个公园广场,调整了25935个有偿开放车位、412个免费开放车位,满足了市民就近停、快速停、安全停的迫切需求。
建构城市灵魂 加强文明建设
为了建构城市灵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题标识(LOGO),图案整体设计形象像“文”字,代表文山,象征文明,又寓意一个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人。同时,对“文”字进行视角化处理,融蓝色、绿色、三七、壮族苗族纹样为一体,设计出一个形如奔跑的“人形”和奔腾不息的河流,像舞动的丝巾、更像滚滚流动的车轮,昭示着文山市全国文明城创建事业不断腾飞和超越,前景无限。
公益广告是一座城市的“名片”。近日来,在文山市,无论是大街小巷、商场超市、公园广场,还是学校、社区,一个个主题鲜明的公益广告随处可见,诉说着这个城市动人的故事。除了独具文山特色的公益广告,文山市还新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约800处,修补破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约150处,电子显示屏全天滚动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潜移默化地引导市民培养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组织观评活动 实现以测促评
自8月以来,“七城创建”指挥部通过网络报名、单位推荐等形式,共招募了70多市民观评员,成立了“七城创建”观评团,共开展3轮观评活动,以达到“以测促创”。只要“七城创建”指挥部组织观评活动,参加观评的代表无论风里雨里,都坚持以走访调查的形式,在参加观评活动过程中,认真、细致地填写观评日志,为城市管理“进言献策”。通过观评日志,发现问题,推动整改,把文明创建工作落实落地。
30多名观评团成员顶着烈日,用“火眼金睛”来考查城区老旧小区、农贸市场、背街小巷环境卫生、车辆乱停乱放、流动摊贩整治等情况,积极为整治工作献言献策。文明文山,有你最美。文山市实现新一轮的“城市革命”,是每一个文山人用点滴行动汇聚成的大江大河,成为文明城市的创建者、守护者,才把文山建设成为美丽宜居、文明有礼、蝶变跃升的“新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