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即时新闻 正文
安宁市教体局:“党员红”引领“志愿红”
云南网    12-03 16:05:28

弘扬志愿精神,凝聚教体能量。穿“红褂褂”、做志愿者、行志愿事,成为安宁教体新风尚。在螳螂川畔,一名名教师就是一面面旗帜,在市教育党工委引领下,在志愿服务一线,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以“志愿红”引领新时尚。

GetAttachment

县街学校党员志愿者为苗族同学进行学习辅导。供图

党建引领,激发志愿服务“动力源”

市教育党工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伍为引领,联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教育服务分中心、各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2支志愿服务队,切实将师生信得过、有威望的老党员、家长代表等先进力量组织起来,结合安宁市实际,将志愿服务延伸到每一个学校(幼儿园),延伸到每家每户,让志愿服务更具实效性和持久力。通过“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活动模式,着力打造“小手牵大手 文明齐步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党组班子成员带头示范,组建党史学习青年宣讲团、校园名师宣讲团,打造党史学习教育流动课堂,累计到各学校(园)开展宣讲活动30余场,受益师生3000余人;各基层党组织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文化志愿者队伍开展“传唱红歌经典·弘扬时代旋律”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共26场,通过为师生分享党史小故事、重温红色经典歌曲等活动形式,激发全系统学生爱国爱党热情,进一步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党建+公益”这种活动模式,打造教体志愿者服务团,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更好地引导广大青年党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有效激发了党员服务群众的热情,同时展现了青年党员的风采,进一步激励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GetAttachment (1)

安宁市和平学校小小志愿者为敬老院献爱心。供图

深耕服务,拓展志愿服务“朋友圈”

市教体局志愿服务既构建“千树繁花”的服务格局,又实施项目化实施运作。有效整合系统力量,统筹服务资源,充实服务队伍,打造服务品牌,吸引更多的人持续参与志愿服务。既做锦上添花的项目,更做雪中送炭的项目,让更多的师生了解志愿服务、认同志愿服务、踊跃参与志愿服务。“党建+帮扶”,搭建倾情关爱“连心桥”。 结合教体工作实际,领办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内容涉及推进落实“双减”工作、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校特色项目建设、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强化校园安全保障等项目,以实际行动和扎实成效引领全体教体人。“党建+治理”,搭建课后服务“放心桥”。把“课后服务”工作做实、做好、做出特色。“教”与“学”互相促进,让学科学习更有成效。利用好校内外教师资源,开设社团项目,体育、艺术、生活……孩子们在灵动的社团活动中发展爱好,展现特长,放飞身心。“党建+文明”,引领文明生活“活力桥”。围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文明校园创建两大任务,全方位督导迎检工作。全体机关干部分包95所市直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蹲点包保,确保迎检无死角。每天轮流深入百花社区包保,让党旗在百花社区更鲜艳。

GetAttachment (2)

安宁市实验学校红领巾志愿者在行动。供图

巩固成果,擦亮志愿服务“金名片”

广大党员教师以“把心用在一线、把身扎在一线”的政治责任感,坚持“三个一”(一月一家访、一周一谈心、一周一辅导)帮扶制度,扎实开展贫困学生关爱和“一生一策”助残志愿服务,使贫困家庭孩子走出困境,树立立志成才的信心和决心。在疫情防控期间,党员志愿者们通过线上谈心、作业辅导等,保障了特殊时期扶贫不断档、送教常态化、关爱不缺席。市教育体育局志愿服务从简单“伸出手”迈向“术业有专攻”,从自发阶段发展到自觉阶段,正向着持久、规范的方向发展,呈现出“专业化、高效化、常态化”的态势。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为指导,“党员带群众、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片”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志愿者们真诚的奉献将爱心镌刻进每一寸温暖的记忆。处处充盈着生动与浓情,组织建设、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相互支持、渗透融合。时光流转间,站在新起点上的安宁市教育体育局,将继续补好短板、增强根基,提高党的组织建设与服务水平,注入“新活力”,凝聚“正能量”,让志愿服务成为教体文明亮丽“风景线”。(云南网 通讯员贾建荣 刘安乐)

编辑:王奕然(实习)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