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型案例 正文
案例一:商事登记确认秒批 窗口无否决权
昆明信息港    12-31 15:44:36

推进营商环境优化,促进市场主体倍增。中国(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为目标,对标先进改革经验,在商事登记领域再下一城,依托区块链云签名、智能校验系统、“三免一限”、告知承诺等举措,率先推出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方案,着力在“减审批、免材料、增效率、控风险、强监管”等五个方面发力,满足市场主体秒批需求,规范商事登记行为,构建更加便利宽松、开放透明的市场准入模式,有效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主要措施做法

一是由要件审核转为形式审查。以确认秒批方式赋予商事主体资格,申请人对登记事项自主申报,并对材料真实、有效勾选承诺,登记机关形式审查后,对材料齐备、形式合法的给予秒批登记,特点是门槛低、手续简、秒通过。

二是由手工操作转为智能办理。申请人在云南市场监管网上大厅填报信息,智能校验后自动生成申请,待申请人线上签名、刷脸验证后,即可生成电子营业执照或自助打印纸质营业执照,省去往返大厅及窗口等候的时间。

三是由自由裁量转为标准格式。对标国际通行规则,探索商事登记无感确认,梳理确认制“负面清单”,规范各类企业章程、协议等范本,简化外资企业公证认证,登记机关仅审查核心信息,同时规范审核标准,限制自由裁量权,收回窗口“否决权”,确保办理结果、时效全程可追溯、可预期。

四是由当日发放转为立等可取。深化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着力提升登记便利化水平,整合归集市场主体登记难点堵点事项,优化业务流程,实现营业执照、税务Ukey、公章制发等“一网通办”“一窗发放”“即报即取”,办理时限进一步压缩,切实保障登记效率和服务质量。

五是由经验监管转为信用监管。贯彻证照分离“宽进严管”理念,更加突出事中事后信用监管,通过制定配套完善信用评价机制,以信用评价为基础开展信用监管及违法惩戒,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求,针对不同信用等级主体实施差异化监管,以等级评价促使企业“守法便利”。

实践效果

一是企业登记流程精简压缩。在确认制模式下,申办人线上完成登记申报、身份验证与签名提交,由智能系统自动核准、完成登记,全程标准化、电子化、无干预、无材料,告别人工审批,制发营业执照平均时长较比之前压缩80 %以上,大部分实现秒批、立等可取。

二是创新创业活力有效激发。随着片区功能不断完善,商事登记新业态、新需求日渐增多,确认制不仅大幅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同时更加充分尊重主体创新自治,实现商事主体注册“零跑动”“零延时”,登记“便利化”推向“自由化”。确认制推行以来,片区新设企业登记累计370户,注册资本29亿元,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三是公共服务日趋智能规范。商事登记确认全程线上操作,全程智能审查,全程电子留痕,窗口人员线下辅助,只要符合许可规则和法规标准,即可秒批确认,有效提升了公共服务透明度,让阳光政务、智慧服务成为一种新常态,使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成为一种过去式。


编辑:段秋睿    责任编辑:栗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