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主题为“走进科技 你我同行”,主要任务是通过组织群众性科技活动,推动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昆明市精神病院结合行业特点,围绕精神障碍开展关于精神卫生科学知识的科普系列宣传,今天的主题为“带你走进梦”。
什么是梦?
梦,你知多少?
是否我们每晚都会做梦?
梦是否会影响睡眠?
梦是否可以预测未来?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对不对?
为什么一早醒来就记不清所梦的内容?......
心理学认为,梦是人睡眠中某一阶段
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心理活动。
而个体在此活动中身心变化的历程,
就是做梦的历程。
关于梦的本质
费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愿望达成,它可以算是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是由高度错综复杂的智慧活动所产生的。
关于梦里的那点记忆
——梦通常与发生过的事情相关联,尤其是那些近期发生的。
——与清晰记忆不同,能记住的梦的情境通常是次要且容易忽视的小事。
——梦往往会受我们童年时期的最初印象,即便是清醒时根本不会记起的童年小事也常常会在梦中重现。
你认为的梦魇是什么?
梦魇障碍以快速动眼睡眠期间反复出现恐怖不安或焦虑的梦境体验为基本特征,常常导致觉醒,并能详细回忆梦境。梦魇通常在夜间睡眠的后半段发作。典型者表现为广泛的、强烈的焦虑和记忆清晰的威胁生存、安全的恐怖梦境,使患者恐惧、紧张、呻吟、惊叫或动弹不得直至惊醒。醒来之后心有余悸,难以再入睡。梦魇发作频繁者可影响睡眠质量,日久后可引起焦虑、抑郁及各种躯体不适症状,导致明显痛苦及社会功能损害。
梦与精神疾病的关系
当我们谈到梦与精神疾病的关系时,一般会有三个方面:
1.病因学的与临床学的关系,如梦表现或引起种精神病状态.或梦后留下精神病状态; 2.在精神疾病情况下,梦生活相应发生了变化; 3.梦与精神病之间的内在联系,表明二者本质上有类似之处。
关于精神疾病起源的知识不能令人满意是人所公认的。而相反,很可能的是,我们对梦的态度的改变将同时影响到对精神疾病的内部机制的看法,而且,正当我们努力阐明梦的神秘性时,也可说是我们正在为寻求精神病的解释而工作。
不管什么样的梦境,都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无论是梦过还是没有,不论是清晰的梦,还是模糊的梦,不管是让你笑醒的梦,还是让你流泪的梦,它都能丰富你我的遐想,它是一双隐形的翅膀,让你我放飞思绪。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著,孙名之译,梦的解析,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
2.郝伟等,精神病学(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昆明市精神病院 科教科 张炳奎、办公室 黄兰清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