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在盘龙区继联盟街道小坝社区开展服务以来,在拓东街道尚义社区也开展了第一次以智力障碍康复者为主要对象的小组服务,围绕智力障碍康复者的实际生活需求出发,以他们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不同情景的创设,促进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观察、模仿和行动能力,借助不同的活动形式,提升他们的参与兴趣和社会交往能力。
智力障碍康复者的需求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精神障碍康复者而言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他们在基本认知、情绪和行为上都需要更多地关注,因此,实际上智力障碍康复者的家属的照顾压力更大,其他类型的精神障碍康复者进入稳定期后,能够完全实现独立生活,但是这一点对于绝大多数智力障碍康复者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他们对家庭的依赖性也更大。
传统的娱乐康复服务通常强调对家属和患者的共同参与,但这对于需要培育独立能力的智力障碍康复者而言其实并不具有针对性。智力障碍康复者需要在小组所创设的互动情境中,更多地体验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独立社交能力是整个活动的核心目标,我们将活动设计为情景活动和社交技能学习分享两个部分,从而让智力障碍康复者能够通过体验性的互动情景,促进他们社交能力的提升。
本次活动采用了最易于拉近彼此的绘画形式作为切入点,并邀请了社区的绘画志愿老师,带领大家以观察和绘制树叶作为互动情景。服务对象需要在老师的带领下独立完成树叶选择、观察、线稿绘制和上色四个环节,最后通过画作的分享,社工带领大家学习自我介绍和求助的基本社交技能。
刚落座后,家属们就开始担心服务对象无法独立完成老师交给他们的任务,处处都在想办法帮助他们,在社工向每一位家属耐心解释服务的目标是锻炼他们的独立社交能力之后,家属们才逐步放手,让服务对象独立参与进去。
志愿老师在社工的协助下开始向大家分享如何观察和绘制叶子的线条,出乎大家的意料,服务对象们都非常专注和投入。之后社工开始邀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叶片进行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服务对象非常耐心地等待着装着不同叶片的纸袋送到自己这里,然后用心地挑选自己喜欢的叶片开始绘画。
在上色部分,大家都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上色,而且大家都没有主动地向老师求助,这时候,社工马上给大家做出如何向老师求助的示范,协助大家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主动地向他人提出帮助。在社工的示范带动下,服务对象开始尝试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举手向老师求助,而且服务对象之间还相互帮助,自然进入非常友爱的社会交往情景。
大家完成自己绘画之后,在社工的带领下,家属和服务对象共同参与了绘画的分享。虽然很多人只是简单地介绍自己,但是对于智力障碍康复者来说,他们已经迈出了独立社交的第一步。最后社工和志愿老师鼓励家属们在家中多让服务对象进行自由地涂抹,不要过多干预他们绘画方式和方法,让他们从自由涂抹中获得兴趣和专注,不对作品进行过多地评判,而应该去重视他们在绘画过程中的体验,其实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
通过这次小组活动,服务对象第一次体验了在没有家属协助的情况下,独立完成一次绘画活动,练习了如何进行自我介绍和求助的社会交往技能,虽然很多人依然没有完全掌握求助与合作的技能,但这次尝试就是一次很好的开始,而家属们也开始意识到智力障碍康复者对他们的过度依赖其实并不利于他们独立社交能力的形成,相信未来的活动中,家属们会更加鼓励支持智力障碍康复者的独立活动。(云南泽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