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通讯员栗莉 张云洪 在“当好排头兵”大竞赛活动中,官渡区残联聚焦残疾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组织开展六个专题大讨论,探讨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找差距、补短板,转作风,求创新,谋发展,提升残疾人服务水平,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6月16日下午,一场主题为“春天的事业”——残疾人康复工作大讨论的活动在区残联会议室里展开。受区残联邀请,来自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云南省精神病医院、昆明学院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官渡区康复医学会、官渡区培智学校等单位从事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医生、专家、老师,以及省市残联,官渡区卫健局、医保局、民政局,部分街道残联等职能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残疾人代表、残疾儿童家长代表参加活动。
区残联通报了全区残疾人精准康复及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的开展情况。围绕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难点、差距和努力方向,参会人员各抒己见,踊跃发言。
政府职能部门代表详细介绍了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扶持政策、措施、技术支持指导等。区康复医学会代表在讨论中建议借鉴吸收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开展好残疾人精准康复工作;区人民医院代表对提升康复矫治参与率和残疾人就近参加社区康复提出了建议和设想;来自残疾儿童教育和康复机构的代表提出将“医疗康复”和“教育康复”相结合,进一步探索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相融合的综合康复模式;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专家就关注残疾人心理健康、心理建设对残疾人康复的支撑作用,心理咨询和疏导预防减少潜在的精神疾病患病率等方面提出了专业建议;街道残联理事长、残疾人代表提出希望能争取政策,将更多的儿童康复训练项目纳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范围,开展上门服务,减轻残疾儿童家庭的经济负担,帮助更多残疾儿童“早发现、早治疗”,得到及时救助。
通过大讨论,广泛听取了意见建议,集思广益,形成合力,健全多部门协同机制,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精准康复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质量,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据介绍,区残联结合“当好排头兵”大竞赛活动共开展六个专题大讨论。除康复工作大讨论外,还开展了创业就业大讨论、文体活动大讨论、感恩故事分享论坛,后续还将开展信访维权普法大讨论及转作风、提服务、优环境大讨论。
创业就业大讨论重点对残疾人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可以享受的政策、可能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提出措施和努力方向。讨论会还邀请到创业就业残疾人代表现场分享和支招,为更多的残疾人朋友树立信心和榜样。
残疾人文体活动大讨论邀请残疾人体育健身机构、残疾人文艺团体等,围绕如何开展好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培养残疾人文化体育苗子等进行讨论,分享工作成效,总结工作经验,提出对策建议,帮助残疾人实现美好幸福生活。
感恩故事分享论坛以“残健共融感党恩、传播正能量”为题开展分享互动活动,体现“蜕变新价值”。活动现场展示了残疾人手工艺作品,制作人员讲述了他们的创作过程,并与现场志愿者进行互动演示,残疾人代表进行了跟党走、感党恩现场故事分享。
即将开展的残疾人信访维权普法大讨论将以讨论的形式实现普法的目的,教育广大残疾人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手段维护合法权益。转作风、提服务、优环境大讨论将综合前期各个讨论课题,探讨如何进一步转变作风、提升服务,强措施、补短板,致力于促进残疾人美好生活;如何有效监管、加强服务,提升官渡区残疾人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听取机构在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对策,优化服务环境。通过讨论,落实措施、健全机制,为全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推进全区残疾人工作更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