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好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头学习、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作用,日前,矣六街道组织开展2022年第二季度“两代表一委员”活动。40余名“两代表一委员”通过勤走访、多参与、办实事的方式,积极参与活动,助力矣六街道基层治理显实效。
人大代表流动服务站架起群众“连心桥”
人大代表流动服务站是人大代表执行职务、开展活动、联络群众的重要站点。“两代表一委员”一行来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商业街区党群服务中心、星湾俊园居民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的人大代表流动服务站,了解人大代表流动服务站建设情况。经官渡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兼社区居委会主任段燕介绍,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社区以建好平台、管好平台、用好平台为目标,建设“三级”履职平台,按照“六有”规范建设,“五化”实践为民,积极探索人大代表流动服务站“365”的工作方式,一本笔记本、一支笔、一块代表信息牌,再加上一颗为民解难的热情之心,把辖区居民和街区商户的多样化需求放在首位,分类施策,精准对接,真正把群众期盼和民生愿望落到实处。
近年来,矣六街道人大工委强化使命担当,主动履职尽责,以街道人大代表工作站为平台,创建“一会、三组、常座谈”的工作机制,实现代表履职的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而人大代表流动服务站的搭建,进一步扩大了辖区人大代表服务范围,让人大代表与辖区广大选民居民紧密联系,让选民群众在身边就能得到最需要的服务。
美丽乡村建设办实事解民忧
“两代表一委员”第二站来到渔村社区,现场视察了渔村社区自建房、电动自行车停放点、渔村污水处理站以及小作坊管理等工作开展情况。
矣六街道下片区5个涉农社区,近年来致力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22年,矣六街道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5个涉农社区的雨污分流项目作为矣六街道重点工程,纳入到矣六街道“民生小实事”项目中,认真做好村庄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加大入滇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为辖区居民创造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还新增了“美丽乡村建设——点亮乡村工程”,加强社区公共亮化工程建设,在村庄道路、公共活动场所等公共区域安装太阳能节能路灯,点亮乡村。截止目前,矣六街道下片区5个涉农社区路灯项目已完成前期招标工作,现阶段施工单位已进场施工,预计2个月内完成主体工程。
建言献策同心助力促发展
在座谈会上,矣六街道相关负责人各就辖区涉农社区雨污分流项目规划建设情况向“两代表一委员”进行详细介绍。结合视察活动情况以及分管工作,与会代表委员们各抒己见。“虽然今天实地调研的是两个不同的社区,但是可以发现两个社区有着共同的发展走向,那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念,民之所想,我之所行。”官渡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官渡区关锁中心学校校长李晓玉这样说到。
“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社区对人大工作进行了创新化下沉式分解,通过‘三个工作法’中的‘项目工作法’和‘典型引路法’,去破解社区面积大、管理服务对象多等难题,对人大代表履职和参政议政的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创新,值得其他社区学习借鉴。而如何把这样的模式组合形成模式化,带动更多的社区去推广,总结经验,把经验进行拷贝和延伸,是之后需要思考的方向。”官渡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兼社区居委会主任段燕表示,今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社区的人大工作将借助当前的区位优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科技的带动力量,把智慧化纳入到人大代表履职工作当中,尝试依托智能化进一步扩大人大代表服务范围,真正践行好“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此次代表视察活动,进一步激发了“两代表一委员”的履职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了“两代表一委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代表们纷纷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和联系,倾听民声,收集民意,凝聚民智,为党和政府做好各项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努力服务全办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昆明信息港 通讯员邬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