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信息 正文
云南省护理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精神科临床护理技能提升培训班”学术活动顺利举办
昆明市精神病院    07-06 18:13:00

为了进一步提高精神科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技能水平,掌握精神科临床护理知识,更新护理人员护理理念,提升抗击护理风险的能力,从而促进临床护理服务水平,提高临床护理质量。7月5日下午,云南省护理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以“精神科临床护理技能提升培训班”为主题的学术活动。

     本次学术活动由昆明市精神病院承办,活动以腾讯会议线上+线下的结合方式进行,来自昆明、丽江、普洱、大理、楚雄、玉溪、芒市、德宏、保山等18家精神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参加培训,共计220余人。

1

     本次学术活动邀请了昆明市精神病院总支委员、副院长杨雪梅,急性精神科护士长何凤琼,老年科护士长刘春玉,临床心理科护士长申苏荣等4位老师进行授课。

     会上,昆明市精神病院副院长张炳奎为此次学术会议作开班动员,强调了举办此次培训的必要性以及提升护理技能的重要性,希望以此次培训班为契机,通过分享和交流经验和方法,结合昆明市精神病院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为云南省的精神卫生护理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帮助。

     杨雪梅从昆明市精神病院履行的政府职能、发展历程、构架情况及未来发展目标与优势等方面向参会人员进行了介绍,随后以《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与其“正效应”》为题,从不良事件定义解析、不良事件管理、不良事件带来的“正效应”三个方面进行讲述,重点交流了昆明市精神病院如何构建良性安全文化、健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落实风险早期识别、建立健全医院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制度体系、明确不良事件管理流程、创建全体护士培训机制、落实不良事件报告分析与质量持续改进等管理步骤。让学员们真正认识不良事件的管理是医院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工程,事件的发生不完全是个人的差错,更是流程、制度、体系的重新梳理,透过不良事件的内涵,真正建立预警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形成预防纠错习惯与行动,才是患者文化建设的重点。

     何凤琼以《提升护患沟通技巧、减少职业耗竭》为题,分析了医务人员职业耗竭的现状和原因,讲述了职业耗竭与护患关系的正相关关系。并重点阐述了良好的护患沟通在建立良好的就医环境,减轻护士职业耗竭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和具备熟练、有用的沟通技巧,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通过学习,旨在传递良好的沟通技巧,提高护士沟通能力,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缓解护士职业耗竭,维护护士心理健康。

     刘春玉以《精神科暴力风险的识别与防范》为题,分别从暴力行为的概念、风险的识别及风险的防范及措施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从不同方面叙述风险如何识别,常用的攻击风险评估工具,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以及发生暴力行为时采取的措施。通过学习,让大家认识到,实际工作当中,该如何对有暴力行为的病人进行预防,以及对暴力行为病人采取什么措施,为减少工作中暴力行为提供较好的办法。

     申苏荣以《精神病患者合并艾滋病的护理应对策略》为题,详细介绍了艾滋病的定义、全国的艾滋病人的流行趋势、感染途径、预防措施及发病死亡率。主要从精神科艾滋病护理应对策略、护理精神科艾滋病障碍患者职业暴露问题的处理、针对精神科艾滋病障碍患者的安全管理及人文关怀进行阐述,讲述在日常生活中知艾防艾的重要性,并强调作为精神科医务人员避免歧视艾滋病患者,工作中要用实际行动关心关爱艾滋病患者。

     本次学术活动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精神科临床护理技能提升新理念、新技术的讲授,加强了各地精神卫生护理同仁之间的交流,有效地推动了新技术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为精神科临床护理人员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也为提高护理质量奠定了基础。(昆明市精神病院护理部 熊萍 袁婷 供稿)

编辑:周璐    责任编辑:周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