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关系千万家庭福祉,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官渡区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多样化、差异化的特点,健全高质量就业促进机制,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以点带面,精准服务,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切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抓在手上、抓出成效。
技能培训有针对,充分就业有保障
7月17日下午,官渡区2022年《公共营养师》“定岗、定向、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班结业典礼暨培训学员劳动合同签订仪式在官渡街道骊雅西庄幼儿园举行。此次培训班由官渡区劳动就业服务局举办,72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参训并顺利完成公共营养师的课程学习,现场与五家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实现100%就业。
据了解,此次培训,区劳动就业服务局将就业岗位推荐贯穿始终,实现培训即送岗、结业就上岗,参训的高校毕业生们在培训班结束后将全部走上工作岗位实现就业。
“非常荣幸能够享受免费的优惠政策来学习公共营养师,这次培训不仅形式多样,而且注重实际操作,培训完后还能马上找到工作,实现技能培训与上岗就业的无缝对接,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参训大学生蔡翠萍分享到。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就业难题的一把金钥匙。区劳动就业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强化不断线就业服务、全方位开发就业岗位、多渠道促进劳动者就业”为工作指导,多开设“定岗、定向、定单”式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班,开展培训即送岗、结业就上岗的就业技能培训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技能培训的效能,努力实现各类劳动者的高质量充分就业。
劳动合同电子化签约,方便你我他
推行电子劳动合同是加强劳动用工管理服务的创新举措,也是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7月17日晚,在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新员工岗前培训现场,来自全国各高校的400名应届毕业生通过手机,以线上电子劳动合同的形式签署了进入社会就业的第一份劳动合同。
其实,官渡区早在2020年底就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电子劳动合同数据的“全程网办”,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在2021年已使用官渡区电子劳动合同的经验基础上,今年继续运用电子劳动合同服务平台,在线同时完成几百人的劳动合同签订,极大地节约了时间成本,大幅降低企业运行、员工管理、传递运输成本,提高了劳动合同签订、数据统计效率。
“和传统劳动合同相比,电子劳动合同统一储存在‘云端’,多节点备份,弥补了纸质劳动合同易伪造、难追溯、真实性难判断等缺陷,也将杜绝‘阴阳合同’‘空白合同’等不规范行为,从根本上解决合同遗失、保管等难题,真正实现了劳动合同信息‘无纸化’。”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
同时,为了更好地缓解就业压力,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用数字化为构建高质量和谐劳动关系赋能,官渡区人社局主动对接辖区企业,多方位、多层次梳通和收集就业岗位渠道,有效推行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据悉,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的190名高校新员工也将在7月21日通过手机线上完成个人首份劳动合同签订。期间2021年已使用过官渡区电子劳动合同服务平台的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云南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国有大型企业都将继续通过线上与新录用的高校毕业生签订电子劳动合同。(昆明信息港 通讯员虞杨 张云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