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通讯员王颖 李昊 为切实加强冷链食品安全检查监管,压实疫情防控责任,7月29日,官渡区市场监管局到东站冻品交易市场和志程冷库进行冷链食品安全检查,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检查人员走进冻品市场,仔细检查食品标识是否规范、是否通过检验检疫等要求,全面排查冷链食品特别是进口冷链食品在采购报备、核酸检测、预防消毒、运输储存、产品销售等环节的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规范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行为。
据了解,进口冷链食品从海关进入云南省监管仓以后,将进行六面消杀和核酸检测,携带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海关的两个入境证明、消杀证明、出仓证明后,上传至“云智溯”冷链食品系统监管系统平台,随之生成溯源码,即“五证一码”。官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流通监管科张辉说:“每件产品进行赋码销售,用手机扫描便可查看产品的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及消杀、检测等所有信息。经销商、零售商销售产品也需将商家具体信息录入监管平台,做到每一批次产品都可追溯来源和去向,有效防止和降低感染风险。”
官渡区市场监管局今年以来持续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全面摸清辖区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第三方冷藏冷冻库(自检冷库)、从业人员等底数。建立并动态更新进口冷链(进口水果)食品生产经营户及从业人员登记册,全面排查进口冷链食品、进口水果生产经营者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完善进销货台账记录、落实“五证一码”等情况。
同时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风险监测排查“111”机制,督促各进口冷链(水果)从业人员每周开展1次核酸检测,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从业人员核酸检测共计32400余份,截至目前未检出阳性样本。每月开展1次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全覆盖监督检查,共检查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8824户,农贸市场246个,水产品市场商场(交易区、专柜个)174个,第三方冷库469个,进口冷链物流运输企业21户,进口冷链运输车辆31辆。
东站冻品交易市场负责人介绍,凡是通过云南省的两个监管仓进来的产品,都需符合“五证一码”要求,每周进行自检自查,商户的凭证、货品的来源,每周覆盖整个市场的从业人员一次核酸检测,直接接触冷链食品的工作人员核酸检测实行一天一检。
夏天的来到,进口水果深受市民喜爱。官渡区市场监管局严格管控进口水果,积极配合市级建设昆明市进口水果集中监管仓,组建驻场管理工作组开展现场驻点监管。官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金马市场监管所所长乔威说:“进口水果一律经过昆明市进口水果监管仓,市场监管部门联合住建局、疾控、卫健、交运、环保等部门实行驻厂管理,每天对进出仓的人员、车辆严格监管,要求经营户入仓之前在‘云智溯’平台进行网上预约,随后进入监管仓进行消杀和核酸采样,检验合格后方可离仓进入市场销售。”
官渡区市场监管部门严格规范仓区日常运行,按流程做好预约、审查、核酸检测、预防性消毒等环节监管工作,最大限度防范进口水果“由物及人”传播风险。据悉,今年上半年仓区共查验车辆27审查余辆,核酸采样检测8.8万份,预防性消杀约35.8万件,货量约4万吨,开具出仓证明2600余份,货物来源于越南、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