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 正文
昆明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第三十六期·“云康爱心驿站”动起来五华区华山街道社区倡导活动
昆明市精神病院    07-30 09:00:00

2022年7月18日,昆明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团队在华山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精准康复免费服药”社区活动。来自昆明市大观医院的精神科医护团队为当天到来的精神障碍康复者及其家属提供免费就诊及取药服务,我们团队10余名成员则开展起知识竞赛、活力乒乓球、两人三足、套圈、康乐健身操等快乐游园康复活动。通过康乐活动,一方面帮助康复者及家属打发了等待就诊的时间,另一方面帮助其愉悦身心,促进其社会融入。

1

“我可以跳健身操吗?”“我来套个圈。”“我这些小红花可以兑换什么礼品?”活动现场吸引来了很多居民围观,每个参与者在完成活动后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小红花,最后根据小红花数量的多少来兑换奖品。

每个环节的设计都别出心裁,比如两人三足这个游戏,当两人被绑定在一起要往前行走的时候,默契和合作就变得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精神障碍康复者和他们的家属来说,他们在玩两人三组时,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在患病后,彼此之间的合作、照顾。还有我们社工、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也是康复者的玩伴,在一起合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很好帮助康复者提升社交技能,促进康复者走入社区、与人交往,更好地实现其社会融入。

“咦,我的儿子呢?”一位头发花白的阿姨在找她的儿子,社工小董帮忙找了一下,阿姨的儿子头发也有些花白,是一位精神障碍康复者。阿姨走过去牵住了儿子的手,带着他参与到当天的游园活动中来。在两人三足这个环节,两个人各有一只腿绑在了一起,然后阿姨喊口令,两人齐心协力一起完成了游戏。击掌的瞬间,两人都笑了。

“活力乒乓球”游戏和套圈活动也是为康复者设计的康乐活动,通过锻炼参与者的大脑、手、眼、心的协调能力,在有趣的游戏中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2在知识竞赛环节,我们将精神障碍是什么、如何预防、如何护理、如何更好康复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普及精神障碍知识,减少对疾病的污名化认识,同时,也帮助康复者及其家属更好地应对疾病。该环节不仅收到康复者和家属的喜欢,也获得了工作人员的好评,有工作人员向我们表示,通过参与这个环节,他们对精神障碍的了解也变得更加客观,同时减少了对这一人群的歧视。

在康乐健身操环节,我们专门为康复者设计了不超过5分钟简单易学的康乐健身操,有的精神障碍康复者自己看着现场的屏幕就能跟着完成一整套。有一位家属在参加完这个环节后说:“我平时也很喜欢跳一跳,动一动,感觉心情都会好一些”。

3

既有知识的分享,也有身体的锻炼,动静结合,文武齐上,通过这些简单的活动,让精神障碍康复者和他们的家属沉浸到游园活动中,暂时与生活有所抽离。

在当天活动现场,有互相陪伴的夫妻,有姐姐陪着妹妹来参加的,有爸爸陪着生病儿子来的。虽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故事,但是他们之间的互相陪伴和支持却是相同的。

当天的活动一共有117人次参与。这当中,受益的并不仅仅是精神障碍康复者和他们的家属,在和家属聊天的过程中,现场参与的社工也有被触动的瞬间。

4

社工小汪在提到当天参加完活动的感受时,这样写道:“下午开展活动的时候,我见到了上周在翠湖社区访问过的家属,然后我就走过去,看见她红着眼睛,就拿了几张纸巾递给她,轻轻抚摸她的背,等她情绪稳定之后,我们就开始聊天。她讲述了儿子得病的原因,治疗的过程,目前的病情。聊天过程中,她一度哽咽,快要结束的时候,说感谢我听她讲述自己的遭遇,我比那些治病的医生还要好,医生只会询问病情,不会关心家属,我还愿意听她诉苦。送她走出门口的时候,她说会记得我这个云大的小姑娘,我在她的生命历程中留下了一个印象。听到她说的这些话之后,我感触颇深,没想到仅仅愿意聆听她的故事,就让她感觉到一丝美好和温存”。

的确,作为一名社工,大家所想的就是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服务他们,这个过程就好比是在一片森林里,社工、康复者、家属都是一棵棵树,他们看似彼此独立,但是当风吹起来的时候,一棵树的树叶会去碰触另外一棵树的树叶,依次传递,整片森林里的树都跟着风动起来,而这阵风,就来自“云舟共济 康复同行 ”的微风。云南泽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董书蓉 供稿

编辑:周璐    责任编辑:周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