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 正文
昆明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第四十一期·《与植物对话--园艺疗法分享》专题系列培训
昆明市精神病院    08-03 17:06:00

为了更好地让昆明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发挥作用,培养精神障碍康复者兴趣爱好、丰富社区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品质,促进社区良性互动,营造良好氛围。2022年7月,我们邀请到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陈明星老师在华山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园艺疗法培训。

2

活动前,我们提前准备了现场教学的植物,有“迷迭香”“金边虎皮兰”“碰碰香”“矾根”“豆瓣绿”“春玉”等。陈老师首先跟大家分享了自身关于种植植物的故事,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和期盼。接着,对植物概念、习性、种植流程等进行介绍,老师捧起一株带有泥土的绿植,闭上双眼、小心翼翼的闻了闻,又看了看从根部到整体,最后摸了摸叶子,说到:“我的感受是泥土很清新,植物很有生机”

在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分享下,我们开始走植物,精心挑选,按步骤推进种植流程,与此同时每个人都领到了一个盲盒花盆,大家在欢乐的氛围中完成了绿植种植,并为自己挑选的植物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有“嘟嘟”“香香”“西门吹雪”“小绿”等。

1

种植心得分享环节,大家踊跃发言,纷纷分享种植感想。“工作压力很大,但在空闲之际能看看桌上的绿色植物能让人感到放松和愉悦”“它让我联想到了我们的服务对象,虽然看上去比较脆弱,但通过我们用心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相信他们就变得越来越好。”

通过简短的实践操作,让我们每个人能在当下和未来收获“一平米的静心”,这就是小小盆栽带给我们的力量。

3

紧接着,我们开始了理论学习。陈老师从园艺园林对人的保健作用;对疗愈性环境的构建;园艺治疗中透射与象征的疗愈以及在团体辅导中的运用等几个方面,结合实际的研究成果、实例分享到最后的经验分享,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培训讲解,通过“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的方式让在场的每一位都受益良多。图片

据研究成果证明,园艺疗法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病情恢复很好的疗愈效果。从发展历史开始,从千禧年的理论疗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者的不断研究,发展到了如今具有交叉学科背景和多元理论基础的“园艺疗法”,在森林生态学、心理学、医学传统中医的滋养下,如同绿植一样蓬勃生长。

再到从郁郁葱葱的颜色到生机勃勃的活力,无一不透露着生命的力量,从“望、闻、触、摸”等感统的方面让患者感受到生命鲜活,从亲身挑选到亲手栽种培养患者的动手能力与执行能力,从园艺种植的过程发现自己生命中的美和对美感的陶冶。通过园艺切身感受到生命感,希望感和幸福感,共同推动精神障碍患者走向更好,探索用“园艺疗法”为康复者提供疗愈服务,相信在富有生命力的植物面前,能够激发康复者对生命的希望和对康复的渴望。(云南泽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宋佳莉 供稿


编辑:周璐    责任编辑:周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