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 正文
昆明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第四十六期华山街道小组活动
昆明市精神病院    08-16 12:13:23

2022年8月2日,昆明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团队在华山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第一次小组活动。在社区残联专干的帮助下,我们诚挚邀请到5户康复者家庭,到场的家属和康复者共8名。

1

活动伊始,社工进行了自我介绍,并向组员介绍了小组的目的、目标及具体内容,并用“歌词分组”的方式,将家属和康复者顺序打乱,两两配对,彼此相互介绍并进行5分钟左右的沟通和交流。最初小组成员都比较紧张,分完组后面对陌生的队友显得很拘谨,在社工的引导下,大家逐渐开始主动介绍自己的名字、来自的社区。我们观察到有的组员开始分享各自吃的药品、药物的不良反应等;还有一位奶奶在了解了她的队友小袁的家庭情况之后,表示非常地感动,一直在安慰小袁,现场氛围慢慢活跃了起来。分享结束后,社工邀请每位组员依次介绍刚才队友的情况,这使得社工与组员、 组员与组员之间有了初步的了解。

2

紧接着社工邀请组员们分享对于小组的期望和要求,有的组员提出希望互相帮助、尊重;有的组员说要互相保密,不希望自己的隐私被泄露等等,听了大家的分享以后,大家一起总结出三条被所有组员认可的约定,然后在海报上写下小组契约,即相互尊重、保密原则、不迟到早退。每位组员都在小组契约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为之后顺利开展小组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接下来,进行“逛动物园”游戏,每位组员都跟着拍手跺脚,并说出所想到的动物名称,游戏过程中有的康复者反应比较慢,但是其他组员也不会催促,还会帮助她一起回忆答案,这也体现了小组内互帮互助的精神。一轮游戏下来大家仿佛意犹未尽,所以又带大家玩了类似的“逛菜园”的游戏,在这过程中,有的康复者和家属会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一道菜,其中李奶奶和张奶奶还详细地说明了每道菜的做法,大家都表示又学到了一些新做法,现场掌声不断。

热身游戏环节结束后,进入今天的主要环节“学会康复操,生活更美好”,社工在介绍完康复操的作用和功效后在大屏幕上播放了动作讲解并亲身示范,组员们都学得很认真,跳完两遍康复操之后,有的组员表示动作不难但是全身都出汗了,有的家属说回家以后会督促康复者每天都做。

为发挥同伴的榜样力量,提升精神康复者群体的自我效能感,帮助更多康复者获得新希望,提升社会功能。我们鼓励康复者们认真学习,会评出组内的“最佳舞者”,送上小礼品,并邀请跳得好的康复者去带领其他社区的小伙伴一起做操,带动更多的康复者加入到运动康乐的队伍。

做完康复操之后,家属刘阿姨主动分享了她平时在家教康复者妹妹的手指操,并建议以后可以将手指操也加入到小组的活动中,组员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刘阿姨的分享表示感谢。

4

随着活动进入尾声,到了分享环节,大家都表示很喜欢本次活动,说到如果不是我们组织大家在一起,就不会彼此认识,也不了解原来自己身边有这么多的同伴群体。康复者李姐还询问社工下一次活动的时间,表示一定会准时到场。本次活动使得组员们初步建立了良好关系,同时也对小组充满期待。

本次小组活动为华山街道各个社区的康复者及家属搭建了桥梁,在活动中很多组员结交了新的伙伴,获得了相应的社会支持,很多人表示自己很久没有和其他人有过面对面的交流,这个小组减轻了他们的孤独感。让社工们最感动的是家属小袁的康复者姐姐虽然没有来参加这次活动,但是家属张奶奶在活动结束之后,特意表示想要去小袁的家中探望她的姐姐,动员她下次走出家门,加入小组,同时张奶奶的女儿和小袁的姐姐年纪相仿,她希望她们能够相互认识,成为朋友,这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小组中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核心所在。

虽然这只是第一次小组活动,但我们觉得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后续的服务也会越来越好,“昆明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致力于通过小组活动以诚挚的真心陪伴每一位组员,帮助其扩大社会支持网络,挖掘自身的优势,从而获得价值感和幸福感。(云南泽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杨琦 供稿

编辑:周璐    责任编辑:周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