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 正文
昆明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第五十一期“悠悠夏日,以花会友”西山区白马西区社区小组活动
昆明市精神病院    08-18 09:07:00

1

在云南省民政厅、昆明市民政局、昆明市精神病院的指导与支持下,联合云南泽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系共同开展“昆明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以推动昆明市社区康复发展与规范化。本项目是基于社区的精神障碍康复活动,为了更好地让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发挥作用,帮助精神障碍康复者接受专业的社区康复服务,2022年8月11日项目团队来到西山区白马西区社区开展第一次园艺疗法主题小组活动。在社区残联专干的帮助邀请下,7位康复者及其家属如约来到活动地点。

2

经过前期的入户访谈,部分组员和家属与社工已经初步认识,但仍有部分组员较为陌生,因此社工首先以“击鼓传花”的形式拉开活动帷幕。小组成员们要向大家介绍自己,以及自己喜欢的花的种类及原因等。大家热烈地发言着:“我喜欢水仙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我喜欢梅兰竹菊,因为它们来自大自然”、“我喜欢牡丹花,因为它代表富贵”......这样的“破冰行动”以花为纽带,加深了组员彼此之间的了解,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3

第二个环节社工带领小组成员订立小组规则,小组规则的制定,有利于维持小组秩序,保证小组活动的顺利进行。经过讨论小组成员一致认为,认真倾听、相互尊重、态度端正、有所收获、自由发言、畅所欲言、保持卫生这几点是重要的规则,并在写有规则的白纸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纷纷表示会严格遵守。

4

窗外夏日炎炎,伴随虫鸣鸟叫,本次小组活动的主要环节——制作小盆栽开始了。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花苗,社工对这些绿植一一进行了介绍,从矾根、豆瓣绿到迷迭香、虎皮兰,这些植物的名称似乎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组员们被不同的植物所吸引,组员麦叔叔表示:之前从未接触过迷迭香这种植物,眼前的迷迭香让他觉得很新奇。组员们精心挑选好自己喜欢的植物后,社工引导他们通过触觉、嗅觉与植物近距离接触,这也是园艺疗法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即通过身体的五感来建立与植物本身的联系,获得与外界接触的体验。

接着,在社工的带领下,组员们选上喜欢的花盆,给植物填上土壤浇上水,并给自己的植物取了名字,属于他们独一无二的盆栽就制作完成了。组员们也相互分享着自己为绿植取的小名。马阿姨的碰碰香叫“绿耳朵”,胡叔叔的叫“小绿”,何叔叔取名为“小尾”,莫阿姨取名为“随风飘扬”......组员之间的沟通交流逐渐变多,小组氛围也轻松起来。

活动过程中,不仅让组员们感受到自然的力量,缓解其压力和焦虑情绪,促进小组成员获得更好的自我尊重、自我效能感,有利于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充分互动,也进一步拉近了组员与社工之间的关系,提升小组凝聚力和团体动力,为今后的小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5

活动的最后环节,社工邀请小组成员分享活动感受,魏奶奶说:“感谢你们为了这次活动的付出,你们费了很多心思,我很感激你们。”马阿姨说:“这次活动我涨了见识,以前没听说过碰碰香,制作盆栽很有趣”。胡叔叔则分享道:“这次活动我很开心,原来是买花,现在是栽花,我有一种不一样的体验。”组员们的反馈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和鼓励,在后续的活动开展中,我们也会多多倾听服务对象的心声,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让他们在小组活动中得到身心康复。


通过本次活动,以园艺疗法为理论基础,帮助康复者通过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迈向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为康复者搭建丰富的非正式支持网络,营造和谐包容的社会生态系统,也通过社区互助倡导,营造接纳包容的社区康复氛围。相信在花与植物的陪伴下,康复者能获得更多生命的能量,放松身心,实现自我疗愈。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希望之花绽放在每个角落,盛开在每个人心中。(云南泽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杨铮莹 供稿


编辑:周璐    责任编辑:周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