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民政厅、昆明市民政局、昆明市精神病院的指导与支持下,联合云南泽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系共同开展“昆明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以推动昆明市社区康复发展与规范化。本项目是基于社区的精神障碍康复活动,为了更好地让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发挥作用,帮助精神障碍康复者接受专业的社区康复服务,2022年8月11日下午项目团队来到呈贡区洛羊街道小新册社区开展第一次小组活动。在社区残联专干的帮助下,我们诚挚邀请了4名康复者和1名家属来到活动现场。
在前期的个案探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小新册社区的康复者年龄都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大部分康复者社会功能逐渐衰退,认知能力有限,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力不完整,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基于上述特殊情况,我们本次小组计划以运动康乐为主题,一方面,通过开展有利于肢体功能协调和认知功能改善的运动感觉训练,帮助康复者走出家门,改善精神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和组员的交往也能促进其人际关系,逐步恢复社会功能。
活动伊始,主社工进行了自我介绍,并向组员介绍了小组的目的、目标及具体内容。由于组员们都是同村的村民,所以当社工准备以游戏的方式引入自我介绍环节的时候,组员们已经开始主动的和身边的人聊天,互相介绍,现场气氛活跃。待组员讨论结束后,主社工邀请每位组员依次介绍刚才了解到的对方的信息,这使得社工与组员、 组员与组员之间有了更深的了解。
接下来,主社工以“最喜欢的运动方式”为话题,邀请组员讨论和分享他们平时休闲的时候喜欢什么类型的运动方式。有的组员说她平时的运动只是去街上买菜的时候会散步走路,有的组员说她平时几乎不怎么出门运动,因为也没有人陪伴,她觉得运动还是需要大家一起做才有动力。我们注意到康复者王叔叔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他积极主动地和我们分享了他平时最喜欢的运动是跳广场舞,他说通过每天跳广场舞他的腰痛缓解了很多,并且也能打发无聊的时光,说着他还拿出手机给社工看他的跳舞视频。
随着讨论的结束,社工总结了科学运动的好处,接着引出了今天的主要环节——“一起学做康复操”。研究表明,每天坚持舒展四肢,适当运动,不仅能够适度缓解神经紧张,改善睡眠健康,恢复康复者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而且以小组为团队,共同学跳康复操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改善组员的人际关系,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社工在进行康复操功效宣传和具体运动方式示范后,播放背景音乐节拍,将组员们分成两排站立,通过亲身示范,让组员们慢慢学习。虽然有的组员动作不标准,但是社工能够看出来她们学习得很认真很努力,社工一边鼓励她们,同时也耐心引导。在学完两节康复操之后,组员们都表示想继续学习后续的动作,考虑到有的组员身体情况以及记忆力状况,社工向组员解释,后续的动作在随后的小组活动中会继续为大家教学。为了发挥同伴的支持和榜样作用,激发康复者的优势与潜能,提升其自我效能感,主社工还邀请康复者王叔叔作为带领者,带领组员一起学习,组员们以热烈的掌声对王叔叔表示赞同和支持。
随着活动进入尾声,主社工请组员发表自己的感受和对之后活动的期待,大家都表示很喜欢本次活动,纷纷向我们表示感谢,最后,本次活动使得组员们初步建立了良好关系,同时也对小组充满期待。
本次小组活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需求为本的理念,针对不同情况的康复者,小组的设计就要因人制宜,为康复者提供最适宜的服务,而本次小组所开展的运动康乐主题,一来有益于康复者的身体健康,缓解神经紧张,改善睡眠质量,树立积极的健康生活观,同时能够激发组员自我发展的潜能,提升其自我认同感。二来能够建构非正式支持网络,促进组员间形成互助支持的朋辈群体关系。有了这次活动打下的良好基础,相信接下来的小组活动也会顺利开展,我们致力于将专业服务播撒在更广泛的区域,尽力服务更多的康复者。(云南泽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杨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