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通讯员邬艳芳 吴丽霞 张云洪 自“争当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以来,针对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官渡区从政务环境、诚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六个方面,着力破解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政策制定不够精准,行政审批不够高效等痛点、难点、堵点,坚定不移地为企业谋发展、为群众谋幸福,全力营造“尊商、重商、亲商、安商”的良好营商环境。目前。官渡区的市场主体已达25.8万个,全区营商环境软实力进一步夯实。
在官渡区政务服务管理局政务服务大厅,记者看到,官渡区于今年2月启动改造,现已全新亮相的“工改”服务专区是热闹非凡,“工改”专区由原来的3个办事窗口增加到20个,将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进一步优化官渡区行政审批营商环境。
官渡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王云辉告诉记者,官渡区在全力推进“一窗式”综合受理改革工作的同时,大力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证”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强化“一部手机办事通”的宣传推广,加快部署云南省政务服务平台,加快实现“一网通办”,致力打造“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截止今年6月,涉及20家区级部门的310项(含省市级下放自贸的事项)“应进必进”行政许可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办理,行政许可事项进驻比例达100%。同时,官渡区在云南省政务服务平台累计发布政务服务事项1143项,网上可办率100%;全程网办率和“零跑腿”事项比例为97%;行政许可事项全程网办率和“零跑腿”事项比例为99.8%。政务服务主动评价率98.35%,政务服务“好评率”为99.99%,差评整改率100%。
一直以来,官渡区政务局聚焦行政审批重点难点领域、办件量等情况打破原有部门的划分,建设一岗多能、一人多专的审批队伍,窗口工作人员实行社会化聘用,并进行专业化培训,目前共削减66%的窗口数量和相关人员,节约了政府行政成本。
同时,官渡区政务局对相近审批事项进行联审联办,打破互为前置、多头审批的部门壁垒,充分提升效率。并在2020年4月5日,牵头拟定《官渡区“容缺审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公布官渡区第一批“容缺审批”事项清单,凡清单内符合要求的项目可容缺受理,结合官渡区8家单位24个审批事项列入容缺审批范围。
此外,官渡区还将水电气接入外线工程涉及的规划许可、绿地树木审批、施工许可、道路挖掘许可等事项实行“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一站办理、联合勘验、并联审批”,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行政审批决定。同时,全面清理许可事项申请条件和申报材料,凡与审批无关或关联不大的一律取消。凡对同一项目在不同事项的材料提交过程中,若有相同或重复的材料,可允许申报单位提交一份即可。
“最大的感受就是办事速度太快了,我从交资料到拿到营业执照也只用了半个多小时,而且他们的服务态度也很好。”在服务大厅前来理办营业执照的市民张晋诚先生说道。
类似这样的便民举措,在官渡区已是常态。在康乐茶文化城为民服务点,记者看到,官渡区更是将政务大厅延伸到商户门口,这里配备了政策宣讲、政策服务专员常驻便民服务点,为市场以及周边商户提供《民法典》、《公司法》等市场监管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证照分离”、知识产权”等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文件和措施的宣传解读、指导帮扶。
“通过这样的形式,实际上是为商户和群众办事打通了最后一米,能够让商户切实感受到送服务上门的理念,让大家感受到有温度、有暖度的官渡服务。”云南康乐茶文化城党支部书记王文娜如是说。
“此服务点,通过设置开办企业‘一窗通’服务专区及‘一业一证’行业综合许可服务窗口,组建‘二员’服务队伍开展服务。”官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科科长戴雪敏说,我们将一业一证、行业综合许可证改革延伸到康乐茶叶市场,拓宽经营范围,也就是以专业市场来带动各个经营户踊跃办理行业综合许可证,把行业综合许可证的惠民政策、便民措施落实到方方面面。
而以上这些,只是官渡区在夯实营商环境软实力中所做工作的一个缩影。近段时间以来,官渡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创性地打造“党务+政务+服务”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可实现自助办理生育登记、城乡医保等28项事项。聚焦简政放权,争取到了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官渡区)审批2号章,以便官渡区域能够同步自主开展审批。积极探索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制度,将随机抽查的比例频次与抽查对象信用等级、风险程度挂钩,做到对守信者无事不饶,对失信者利剑高悬。提出“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刚性措施30余条,启动区域“人才公寓”体系建设,创新“654”工作法,全面提升人才服务融合度、精细度、满意度,延伸“党管人才”工作触手。同时,打造各类型“行业人才联盟”、“人才荟客厅”等载体,推动跨界合作交流。建立各类型人才基地35个,柔性汇聚100余名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建立5个省级、4个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辐射省内省外。此外,官渡强力开启“互联网+劳动关系”的工作模式,上线了云南省首个CA认证电子劳动合同服务平台,全国率先实现人社系统“全程网办”,改变了云南省劳动合同必须以纸质形式签订的历史。
“今年对营商环境的优化采取了一些新的举措,如一业一证、集群注册改革、一照多址等多项措施,企业的活力进一步增强,反映在市场主体的增量上,今年官渡区的市场主体已经达到25.8万个的历史高位。”官渡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罗春元如是说。
下一步,官渡将秉承“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的工作理念,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官渡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出重拳、动真格,深入开展“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助推官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