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 正文
昆明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第五十四期.健康身心、群“册”群力昆明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呈贡区小新册社区小组活动
昆明市精神病院    08-22 16:03:00

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加剧,引发广泛的心理不适,个体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热点。可偏偏公众普遍缺乏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知识。为了促进居民的心理和精神健康,为社区居民特别是精神障碍康复者提供更全面高效的社区精神健康服务,2022年8月,昆明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团队在呈贡区小新册社区开展精神障碍的社区预防和健康知识讲座活动。

在讲座开始前,社工带领居民及精神障碍康复者一起练习正念冥想。正念冥想是一组以正念技术为核心的冥想练习方法,强调时刻保持在当下,以非评判的方式保持一种警觉的、有意识的状态,就是一种培养对当下的非批判状态的冥想练习。同时,正念本身也与情绪息息相关,研究表明,正念与消极情绪,如焦虑、抑郁、压抑负相关,与积极情绪,如主观幸福感、自尊等正相关。例如,焦虑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对未来的恐惧,任何实用主义者都会告诉你,如果你无法改变或影响某件事,那么担心它的未来走向则毫无意义。但是正念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方法,可以将你的注意力转移到更有意义的当下。通过正念,你的注意力将会集中在你此刻的切身经历中。而进行冥想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将冥想作为自我调节的手段,帮助自己克服心理或情感问题;二是将冥想作为意识中积极转变的手段,使自己更好地理解生活,扩大注意力,获得智慧。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冥想进行心理治疗或获得个人精神进步。

1

短期的冥想也能够改善情绪状态、加强认知功能、增强创造力、减少成瘾行为,甚至提高疼痛耐受能力。在冥想过程中,伴随着轻柔的指令,居民们静静地坐着,坐着,坐着……慢慢觉察自己的呼吸。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会冒出很多负面的感情,比如,腿坐久了会酸、身上会发痒,老是忍不住自己挠一下扭一下的念头。比起身上这些感觉,心里的想法也许更为烦躁,也更为层出不穷,但跟随着音乐的节奏和社工的示范,大家的心也平静下来了。

2

正念冥想结束后,由昆明市精神病院的张医生作关于心理健康和精神障碍防治核心知识的讲座,提高社区居民心理行为问题识别与干预水平。一开始,张医生向居民抛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健康是什么”?“身体强壮”、“没有疾病”、“精神好”……居民们踊跃发言。张医生说这些都是健康的一个方面,健康不仅包括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方面良好的一种状况,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接着又讲述了健康生活的体验、情绪对躯体的影响、情绪有关的疾病、抑郁症和焦虑症的体验及其症状。通过讲解我们也认识到了,抑郁和焦虑是常见病,就像是“心灵的感冒”,通过及时地治疗和指导,可以快速得到控制并痊愈,恢复到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状态。

3

随后,张医生阐述了几种应对压力的方法,分别是放松疗法、音乐疗法、自我倾诉法、向他人倾诉和药物治疗这五种调节情绪,疏导压力的方法。这些方法对改善精神障碍康复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又能够帮助居民有效地应对生活压力。在咨询环节中,张医生针对居民提出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心理和精神健康很重要,安全教育也必不可少。尤其正值暑期,为了进一步加强未成年防溺水安全教育,杜绝溺水悲剧,促进广大家长及未成年人牢固树立“珍爱生命,远离危险”的意识,这次社区活动还增加了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通过观看安全教育宣传片、讲述防溺水“六不准”等知识,教育未成年人远离河流、池塘等危险水域,禁止私自下水……在随后的趣味问答环节中,小朋友们踊跃参加,积极发言,在互动中进一步加深安全知识学习,社区工作人员还为小朋友们发放了精美礼品。

4

这次的社区活动通过正念冥想向居民和精神障碍康复者传递了一种正念的生活方式,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去积极地处理深深埋藏的情绪,也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经历了一次愉悦的心灵之旅。与此同时,心理健康科普讲座又为社区居民和精神障碍康复者的心理健康搭建一个现场互动、温馨服务的平台,帮助居民和精神障碍康复者正确认识自我,学会运用心理调节法控制不良情绪,用阳光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正确面对、处理好成长中的烦恼,让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昆明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致力于传播健康理念,在社区营造人人关注健康、人人获得健康、人人维护健康的氛围;为精神障碍康复者提供的专业化和针对性的服务也提高了精神障碍康复者应对压力、缓解不良情绪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有助于建设精神障碍康复者社区融入的支持性网络,帮助精神障碍康复者顺利融入社区生活。(云南泽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汪存杰 供稿

编辑:周璐    责任编辑:周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