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通讯员邬艳芳 8月以来,新疆、西藏、海南疫情外溢风险加剧,从8月12日以来,太和街道接疾控通知,已陆续临时封控3个单元楼栋。面对严峻复杂的防控形势,太和街道组织各社区联合辖区各单位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创新运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物业管理+五级网格长+志愿者”的方式方法,充分整合辖区资源,下沉工作力量,全面保障辖区居民安全。
根据区疾控的处置意见,街道统筹调配人员、物资、组织,迅速下达“作战”指令,凝心聚力固守前沿阵地。建立全天候值守制,由街道联系点领导负总责,社区党委压实工作责任、社区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同时,率先建立社区党委与物业公司党组织、五级网格长、楼栋长防控联动、信息共享等制度,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干部政策熟的优势,组建“社区党员+物业人员”的排查队伍,坚持开展宣传、摸查、追踪等基础工作。充分发挥物业公司专业服务优势,加强出入管理和重点管控,定时对封控区域电梯、停车场等公共区域清洁消毒,严控外部人员进入小区,确保各项措施到底到边。建立“社区+小区”防控微信群,社区“两委”干部、物业公司主要负责人、业主委员会成员全部动员起来,做到一小区一干部、一医护人员、一社区党委成员、一志愿者、一应急队员,“点对点”联络,构筑坚固防线,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到切实落实、不留死角。
“由社区五级网格长、单元楼栋长,驻守封控小区单元,充分发挥其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实行‘熟人防控’,强化群防群治,开展‘地毯式’摸排,采集封控单人员信息,动态掌握重点人员家庭信息和去向动态,确保不漏管、不失控,坚决防止疫情扩散。”太和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没有小区物管的住宅楼,形成“联系楼长+紧盯重点”管控模式,建立人盯人、户盯户线索收集机制,一旦发现疫情高发地人员回流,立即通过微信群向社区党委报告,依靠群众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此外,组织社区党委成立党群防疫先锋队,设置党员防疫“先锋岗”和“责任区”,使“蓝马甲”成为最亮丽的风景。组织党员干部主动融入属地先锋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带头做好生活服务、排查筛查、动态监控等任务。并通过建立微信群,实时了解相关人员身体状况和所急所需,帮助群众安心配合社区开展防控排查。坚持“民呼我应”,成立“社区跑腿小分队”,居民“点菜”、党组织“接单”、党员“跑腿”,做好封控小区住户的生活物资供应派送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