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官渡新闻 正文
从“海景房”到花园小区 看官渡区老旧小区如何实现“蝶变”
昆明信息港    08-26 17:44:31

在争当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中,官渡区以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切入点,把增进民生福祉落到实处,做到群众心坎里,传递民生温度。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推进,一项项民心工程不断竣工,老旧小区重获新生。

1

从“海景房”到花园小区 老旧小区改造获居民频频点赞

散热器厂小区建于1993年,至今已有近30年历史。虽然小区地处二环内,紧邻春城路,交通便利,但由于建成年代久远,设施老化,内部环境脏乱差,成为了闹市区里的一座“孤岛”,年轻人纷纷搬离,小区里只剩下了老年人和租客。

最让居民头疼的是内涝问题。因为淹积水,这里每家每户都备有雨鞋,短筒的、中筒的、高筒的,一双双雨鞋成为这个小区长年淹积水的历史见证者。

家住小区一楼的阿阿姨提起雨天淹水还心有余悸。“夜里只要一下雨我都要起床看水会不会淹进我家里,第二天6点钟就起来扫水,粪便飘得到处都是,脏得不得了,最深的一次水淹到膝盖以上,穿什么水鞋都没用。”

2021年,官渡区投资约400万元对散热器厂小区进行改造,使高龄小区重获新生。“实施了屋顶防水、道路平坦化、绿化景观提升、外墙统一粉刷翻新、雨污分流改造。通过雨污分流改造,彻底解决了长久以来小区的内涝问题。”官渡住建局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负责人马悦这样介绍。

“现在我们小区像个花园一样,多漂亮呢,那些卖房子搬出去的人都后悔了。”提起小区现状,居民朱阿姨十分开心。

2

散热器厂小区是官渡区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官渡区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改善民生的一个重要切入口,高度重视。2019年-2021年,共投入资金4.6亿元,改造老旧小区233个、732栋建筑,总建筑面积208.3万平方米,惠及群众25440户。2021年改造的佴家湾社区401物资大院被列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推广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具备典型经验的优秀小区,是全市唯一一个示范点。官渡区2021年城镇老旧小区提升改造项目被省住建厅评选为全省老旧小区优秀改造典型;东华小区老旧小区改造“三块三”食堂,为辖区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每餐3.3元的爱心餐,深受小区居民认可。

3

2022年计划改造120个小区惠及1.2万户居民

砖瓦厂生活区位于金马街道凤凰山社区,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砖混结构建筑,有15栋居民楼、606户居民,建筑面积约43526㎡。屋顶防水年久失修,漏水严重,外墙破损,煤棚、违建阻挡消防通道,单元门缺失,墙面污损,自来水管道老化渗漏,排水管沟损坏淤堵、污水外溢,雨污合流排水不畅,架空线路老化到处可见“蜘蛛网”,车辆乱停乱放,路面破损、坑洼严重,花池破损,无养老托幼设施及小区配套设施、无物业管理等,整个小区呈现出一片混乱景象。

官渡区把砖瓦厂生活区改造作为2022年的重点改造项目,计划投资约2000万元进行改造。该项目还被住建部列为老旧小区改造示范工程项目。自1月份动工以来,已完成了屋顶防水、安装太阳能、非机动车棚翻新、砌花池等工程,目前正在抓紧修建凉亭、改造公厕、雨污分流等,年底前完工。

4

据官渡住建局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负责人马悦介绍:“此次改造最大的亮点是挖掘历史元素、展现砖瓦文化。”砖瓦厂建于1953年,是昆明市第一批砖瓦烧制厂,也是昆明市第一个机制砖瓦厂,“由兴到衰”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其厂区产业文化资源丰富,历史脉络清晰可溯,建筑风格颇具时代特色。“在本次改造中我们将一改传统的穿衣带帽千篇一律的做法,在小空间景观提升中凸显厂区文化,外立面整治保留时代风貌,修建历史展厅及橱窗,展示砖瓦厂历史文化,追溯历史记忆。”同时利用闲置土地增加造血功能,本次改造将引入社会力量,注入社会资本,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增设“爱心菜摊,便民售卖点”等便民服务设施,方便小区居民买菜及日常生活必需品,还能推动爱心食堂日常运作,更深层次的增加小区自我造血功能。

7

据了解,2022年官渡区计划投入资金约2.7亿元,改造120个小区,共371栋建筑,建筑面积约104.5万平方米,将惠及群众12168户,涉及太和、吴井、金马及关上四个街道。截至目前,主体完工有114个小区,累计完成改造总体工程量的85%,计划年内全部完工。

2023年计划改造116个小区,建筑面积约146.19万平方米,439栋建筑,共惠及群众15179户,预算投入资金约2.1亿元,目前正在开展招投标工作。(昆明信息港 通讯员栗莉 吴倩 李昊)

编辑:龙泉积    责任编辑:杨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