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倏忽,走着走着,已是秋天。
以前,人们依照自然的节序劳作生活,对于每一片叶子的变化都格外敏感;今天,人们依照日历安排生活,却无力链接更广阔的自然的微翕。
但幸好尚是早秋,总是可以慢一点,停一下。不要埋头于匆忙的生活,不要让自己困于一室之中,像一朵云一样,走到城市里,走到公园里,用心去感受秋。
《世说新语》载: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会心林水。
四个字就说完了,言有尽而意无穷,一下子阐明了林水、自然、天地与人的关系。
徜徉在秋天的莲花池公园,你会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何谓“会心林水”。
据史料记载:莲花池源于唐代,那时,因为这里有五眼泉水自然涌流成池塘,池边杨柳依依绿肥红瘦,便常有文人骚客聚集在此吟诗作赋,声名远扬,成为了昆明“三泉”胜地之一;元代时,经修缮被称为“商山攒穹”,列入昆明八景之一;到了明朝初年成为“滇阳六景”之一,有“龙池跃金”的美誉。
莲花池的设计风格,以江南园林风格为参照,充分体现“三山一水”的古典园林堆山理水之精髓。园林由北向南将构造安阜园门、玉石玲珑、翠海妆楼、龙池跃鱼、莲池沉香、高山桃林、永历遗冢、长桥波飞、荷月黄昏、盛世花潮的“莲花十景”。
整个设计风格大多为“集景式”园林,结合莲花池与陈圆圆有关的历史典故,运用“题景”手法来造景。
其中,湖中心的八角莲花阁为全园的主题建筑及标志性建筑。
一直很喜欢一句话——人在草木间。
温润、葱郁、生气、和谐又天经地义顺理成章,自然地没有一点做作之气。好像回到天地之初一样,一切都有序而美好,人有人的谦卑,草木有草木的温柔。
当下的莲花池公园,绿中带黄,银杏在微风中染上了金色,岸边的垂柳婆娑,游船从水面飘过,不由想起苏大学士的千古名句: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开创了田园诗派的陶渊明曾感慨: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久居城市的你我,需要一个松弛瞬间,无须远行,就在公园里,山水间,重新汲取,重新发现,重新寻找。
既不辜负秋天的盛情,又沾染一点山水灵气。岂不悠哉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