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键,但由于校企在体制、机制上的差异,职业学校在实际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往往遇到很多困难。尤其是中职学校,由于学历层次较低,面临着高科技企业人才需求一般不覆盖中职学校、小企业自身实力较弱又无法支撑主体培养责任的困境,昆明市官渡区职业高级中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主动作为,通过跟国内龙头企业及产业链企业联合开展校企“链式”合作,突破了中职学校校企合作难的瓶颈问题,具有很好的示范推广意义。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构建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
打破传统学校与企业两方合作的关系,采用供应链思维,建立学校-高科技龙头企业(浙江大华股份技术有限公司)-龙头企业生态链合作企业(云南玛数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关系,形成“链式”合作,找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服务链条上企业三方的共赢点,两两捆绑,彼此互为支撑。
云南玛数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浙江大华股份技术有限公司的生态链合作伙伴,为浙江大华提供工程服务,其技术人员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浙江大华的企业形象和品牌美誉度;学校与云南玛数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校企双元主体,共同培养安防行业一线技术运维人员;学校与浙江大华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作为全国首个设置于中职学校的大华人才培养基地,为浙江大华的全国生态合作企业进行员工培训以及新产品推广培训等。
校企三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形成了稳定的三角合作关系,构建了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从而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
校企双元主体,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学校将云南玛数科技有限公司引企入校,与学校深度交融,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校企着力共同探索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的对接,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共同开发课程,制定课程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活页教材;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共同确定学生技能标准。
校企共同构建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工学融合,项目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对接职业岗位,根据学生发展规律,构建一个企业项目推动教学、教学依托项目实践、项目实做由简到繁的教学体系,实现“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培养。
校企充分发挥在各自领域的专业优势,共建教师团队、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确定课程体系、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现已开发《AI视频监控系统安装与运维》等3门核心课程,编撰活页式校本教材2部。
校企互聘互用,打造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学校与企业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建设水平和服务企业能力为宗旨,校企合作方互相选派人员,以双向兼职、双重身份、双岗一体的形式,建立“互聘互用”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常态机制。
学校聘用企业骨干人员参与制定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等,共同推进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根据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企工作岗位要求,指导和参与中高职衔接、现代学徒制等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结果评价,形成由企业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承担专业核心课程授课和指导学生实践操作等。
企业聘用学校教师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指导和参与校企联合科研项目研究,将实际工作经验带入到教学中,带领学校教师共同开发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核心课程、共同编写满足课程要求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活页式教材,发挥教师优势,参与企业员工培养、培训,协助企业将专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指导和参与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协助企业安排、管理学生的实习实践。
目前,学校这一制度创新成效明显: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在校企双主体培养下,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自主学习意识明显增强,沟通交流能力得到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显著提升,岗位技能日渐增强。学生近三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职组三等奖3项、获得云南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十余项。学生在校期间技能证书获取率100%,顶岗实习期间即能独立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多家企业慕名而来希望招聘现代学徒制班学生,毕业工资即达最低4000元/月。2名学生因能力突出获得浙江大学科技有限公司特批与大华本科以上层次员工共同参与大华特训。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2年来,该教学团队9名教师考取了浙江大华全球认证的视频物联讲师;3人取得国家专利;4名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3名教师分别获得云南省新职业技术技能赛、云南省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二等奖;2名教师指导学生获云南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三个赛项一等奖;4名教师获云南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学生获昆明市技能大赛一二等奖达20余项。辐射带动成效显著。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验收工作会上,省内专家对校企“链式”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给予高度评价,称该校企合作模式开辟了一条中职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的新路,探索了中职教育专业建设的新途径,构建了具有中职特色的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工学融合,项目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好的示范性。先后有各级各类领导及70余家单位和兄弟学校来校参观、考察,交流官渡区基于校企“链式”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起到了较好的辐射带动效果。(昆明信息港 通讯员熊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