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官渡区关上街道小街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坚持问需于民,解决群众的实际难题,以更有效的方式疏通服务群众的堵点,消除群众面临的痛点,更好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问需于民——共情共融”走深走实。小街社区秉承着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工作出发点,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为工作落脚点,为民办事,做人民的勤务员,为民之所需,行之所至。
惠之于民·急民之所急(救助篇)
一直以来社区把对困难群体的帮扶救助作为社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急民之所急,在社区居民无助时雪中送炭。2021 年 12 月 8日,租住在小街社区的外来人员庞某因涉嫌案件被依法拘留,经核实,庞某有一15岁的儿子李某就读于昆明市第三十一中学。据了解,李某近期无人照管,无任何经济来源,生活费由学校老师资助。12月9日,社区工作人员来看望李某,鼓励李某要乐观坚强,勤奋学习,努力克服困难,随后为他买了毛巾、牙刷、面包、速食面、牛奶、苹果、火腿肠等,给他500元应急现金,并与房东商量好后续房租问题。社区持续关注李某的生活状况,直至一月后,其母被释放归家,其母亲手写感谢信送至社区,感谢社区给予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无限友爱与包容。
2021年5月19日,小街社区在盘龙江与宏德街交叉处桥头由南向北200米处的危房内发现疑似流浪人员。经询问,五十八岁的朱某是江苏淮安人,与一名女性刘某结识并共同生活在外流浪长达十余年。刘某有智力残疾,两人共育有三个年幼的女儿,且刘某及三名女孩无任何身份信息,居住环境十分恶劣。社区为其购买了食物和水,并将相关情况报呈上级部门,劝导朱某一家接受救助或返乡。朱某一家同意返乡,后社区联系双凤派出所为他们进行DNA采样,证明了朱某与三名女孩系亲属关系。经协同努力,社区持派出所出具的回乡车票担保证明材料,为其准备足够的返乡物资,当晚19时,流浪十余年的朱某一家踏上了回家的道路。
利之于民·想民之所想(矛盾纠纷化解篇)
2021年10月11日,辖区建筑工地工人陈某到小街社区社保站反映:他们承接的工地施工项目已于6月7日完工,但分包商拖欠工资合计3万余元,陈某数次打电话联系负责人,该负责人均以各种理由敷衍或拒接电话。10月12日,社区电话联系了分包商张某和王某,据了解,王某分包商已将扣除工程质量款后的工程款一并支付给张某,张某承认确实拖欠了工人工资,但不认可陈某所述的金额,并表示工人工资被挪作他用,近期无法支付,但会积极筹措。之后,张某便不再接听电话。10月13日上午,官渡区劳动监察大队在关上街道网格中心会议室召开协调会,关上街道、小街社区工作人员现场对该项目承包方和讨薪工人进行调解,并提出务必将所欠工资落实到农民工个人,若是无法联系或是张某拒绝支付剩余的工资,可以进行相应的起诉,来确保农民工维护自身权益。同时,监察大队人员向双方宣传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杜绝双方私下解决而引起不必要的人员安全事故。
爱之于民·忧民之所忧(关怀篇)
2022年3月21日下午,东航MU5735航班在广西梧州坠毁。3月21日晚上10:30分接到通知,辖区春城大观领袖玉坤苑6栋居民田某在本次空难中遇险,当晚,社区陪同区刑侦大队、辖区派出所到遇险人员家中进行了身份核实工作。3月21日、22日,社区主要干部及相关工作人员分别协同区民政、区信访、街道办事处及航空公司等部门人员到遇险人员家中看望、安抚家属,耐心听取家属诉求,主动提供帮助。3月25日社区陪同遇险家属乘坐动车前往广西梧州事发地附近悼念亲人,寄托哀思。随后,在接下来的时间中,社区多次安排车辆、人员陪同家属前往田某户籍所在地派出所(金家河派出所)办理户籍证明;前往公证处办理相关公证事宜;采购悼念祭祀物资;陪同领取遗物及补助金等事项。
2022年5月9日社区接到辖区怡园小区居民电话,称其老伴已经3天未进食,身体出现异常。该户为社区登记在册高龄失独家庭,高奶奶82岁,李爷爷已有90岁。两位老人有一个独生子,但在31岁时不幸去世。随后,社区提出联系120急救,但高奶奶表示老伴已经90岁了,家里只有他们两个老人,如果将老伴送入医院,也无人在病房照管。为充分尊重家属意见,社区及派出所民警只能根据高奶奶实际情况和意愿留下联系方式,并告知如有需求第一时间和社区、派出所联系。当天下午,李爷爷因年事已高,加之长时间未进食,导致身体健康急剧恶化不幸去世。社区知悉后,第一时间与家属沟通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5月16日上午,社区分管副主任与怡园小区物管主任及工作人员带上夏凉被、牛奶、牙刷等生活物品来到高奶奶家中进行了探望。老人眼含热泪对社区的关爱和支持表达了感谢。(昆明信息港 通讯员彭泽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