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咱们的‘林大姐’调解室帮我们沟通协调,不然我们老两口一辈子辛辛苦苦攒钱买的房到最后连房产证都拿不到……”近日,在官渡区小板桥街道林岸馨宸社区“林大姐”居民调解室,居民刘阿姨老两口为调解室工作人员送来了锦旗,感谢“林大姐”调解室为他们协调对接顺利办理了房屋产权证。
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强组织。“林大姐”居民调解室以“社区调委会统一领导、各小区网格员预防排查、各居民区调解站(林大姐说事点)调处化解”三维纠纷调解模式,及时为辖区居民提供各类纠纷调解。调解室设置固定调解员5名(由社区党委书记、社区副主任、社区妇联副主席、社区工作人员组成)、临时调解员10名(由社区民警、各居民区党支部书记、网格长、网格员、“三双”党员、业委会成员、各小区物业负责人组成),自成立运行至今已成功调解各类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物业纠纷、经济纠纷共30余起,调解成功率高达90%,挽回经济损失36余万元。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贴近群众、居民认可的调解室,成为社区党委贴近居民、服务居民的前置窗口。
在枫林盛景小区“林大姐”说事点门口的光荣榜上张贴着一组调解员为保洁员讨要工资的照片。那是2022年春节前夕,枫林盛景小区20多名保洁员向劳务派遣公司讨要工资无果后集体来到“林大姐”说事点寻求帮助,经社区调委会、物业多次对接协调,组织双方代表到场进行协商,调委会通过“情感渗透法、换位思考法”为当事人双方理顺了事情原貌,本着“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工作理念,使他们的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网格管理,主动介入——强服务。社区党委根据居民区党支部分布将辖区划分为6个四级网格、9个五级网格,组建了121人的网格化管理队伍,实现了“社区党委——居民区党支部——网格先锋岗——党员楼栋长”四级党组织网格体系,形成了“群众服务在网格、问题发现在网格、责任落实在网格、矛盾化解在网格”的网格治理模式。
“李阿姨,麻烦您开一下门,我是网格员小张,今天我过来和您聊聊天”“刘阿姨,我是网格员小杨,您开一下门,我听说您楼上邻居家漏水把您家的地板泡坏了,我今天来了解一下情况”……网格员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网格点的居民家中了解他们的近况,通过一次次的走访排查,第一时间了解到居民们的各类矛盾纠纷并及时与小区“林大姐”说事点的调解员进行对接,让居民的矛盾纠纷能够被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长期以来,“林大姐”居民调解室通过网格员定期排查走访,摸清了区域内重点人员、流动人口、各类问题隐患等情况,及时掌握了居民们的各类纠纷及矛盾。针对各类矛盾纠纷,调解室采取了“走访时提前介入,现场倾听需求,第一时间化解矛盾,力促矛盾纠纷化解不出户”,让小区居民们的矛盾纠纷“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有效减少了辖区矛盾纠纷的发生,将矛盾纠纷消灭在了萌芽状态。
一核多维,同频共振——强阵地。社区党委以“林大姐”居民调解室为辐射点,分别在彼岸、枫林、奥宸、金路苑居民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林大姐”居民说事点,实现了一格“吹哨”全网联动的调处模式。在各居民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一角,“林大姐”说事点的牌子尤为醒目,它与“红色管家”平台实行三同服务,“同址办公、同步运行、同频共振”,第一时间了解小区内情况,实现了预防与调解有机融合,并利用网格员“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的特点,充分发挥人熟、地熟的特点优势,产生了“1+1+1>3”的效应,打出了社区治理的有力重拳,进一步筑牢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提升了社会治理工作实效。
同时,为缓解“林大姐”说事点调解员的压力,社区党委下沉社区党员到各小区“林大姐”说事点协助调解工作开展,形成了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接地气和人性化的新实践,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使党员主动承担职责,真正做到“亮身份、当先锋”,争当矛盾纠纷调解先锋,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近年来,林岸馨宸社区以“党建+共治”模式为切入点,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多元参与合力调处化解上下功夫,通过社区调委会牵头,社区民警、网格长、网格员、居民区党员、业委会成员、物管负责人等共同参与的调解模式,实现了“居民区党支部引领协调、社区出谋划策、党员深度参与、居民共同配合”的调解新格局。让“等”纠纷来转变为“排”纠纷去,变被动服务为主动作为,及时介入为辖区居民排忧解难,全力打造了“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的矛盾纠纷解决新样板,以创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助力辖区社会治理工作。下一步,林岸馨宸社区党委将继续立足居民群众需求,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径,以“微服务”构建社区党建“大格局”,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昆明信息港 通讯员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