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浏览
浙江文化引领 云南名师把脉

昆明信息港06-02

1.浙江文化引领

浙江是全国教育发达地区,浙附中学执行校长、教学校长由浙江大学附属中学选派,共享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教育教学资源、办学理念、育人体系和管理经验。在浙大附中专家团队的引领下,发挥浙派教育教学优势,着意浙大附中教学模式与昆明教育实际相融合。对教职工高标准严要求,对学生有关心和爱心,分层次解决生活、学习和心理方面的困难,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文明的言谈举止,锤炼刻苦学习的毅力,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都有进步,有获得感和成就感。培养具有“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云南对外开放发展的需要。对云南的学校和家长、孩子来说,这也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微信图片_20230615143153

军训

军训

2.云南名师把脉

学校聘任云南师大附中的教学专家把脉课堂教学,把脉班级管理,把脉教师发展。专家中有正高级教师、有云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有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命题组组长,有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有云南省公务员考试面试专家,有云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专家组专家,有“云南红云园丁奖”获得者,有“云南省先进班集体”的班主任,有云南师范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有全国奥赛金牌教练,有省高考状元的培育者,有云南省教辅材料评审专家。有专家的把脉,教师能第一时间了解到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学生可享受到一流的教育教学服务。

微信图片_20230615141903

微信图片_20230615141910

班歌展示

班歌展示

3.“三新”改革平稳

学校紧跟云南“三新”(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的步伐,尽快适应新挑战,主动把握好机遇。用好首批国家级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学校《浙江大学附属中学》的优势资源,少走弯路,平稳过度,帮助和引导教师、学生和家长顺利适应“三新”改革。统筹规划,精细安排各学段的课程和教学。做好“学生生涯规划教育”、“选课走班”以及以培养“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保证“三新”改革的平稳推进和“新课程、新教材”与“新高考”的顺利衔接。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微信图片_20230615143147

跑操

跑操

4.教学质量本位

学校认为教学是工作的中心,质量是工作的核心。在家访和与学生深度沟通中充分掌握学情,以分层导学案为抓手,分层备课、分层讲授、分层作业,分层批改,分层订正。直视课后答疑辅导,有问必答,有求必应,落实学习过程,为理解而辅导,为掌握而辅导。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在“学会”中“会学”。学生发展为本,学习质量为要,安排周测月考,监测教学质量。

5.生涯意识唤醒

学校设有心理健康中心、生涯发展指导中心,配有专兼职心理教师,以心理课为阵地,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爱好倾向、能力倾向及性格特征,增加自知之明;学习沟通技巧,体验合作方法,提高适应能力;走近高校,了解大学和专业特点;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职业。开设6大类近40门校本课程,有学科素养类课程、思想道德类课程、科技素养类课程、身心素养类课程、人文素养类课程、生活技能类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在提升素养的同时体验选课、感受走班,为选科作准备,为学习定目标,为发展增动力。

微信图片_20230615141925

微信图片_20230615141929

6.系统管理服务

作为一所全寄宿制完全高中,有配置标准的学生食堂,提供营养丰富的四餐,早餐、夜宵品种不低于20种,午、晚餐不少于30种菜品,各年级学生错峰就餐,特别设有回族学生食堂;有温馨舒适的学生宿舍,学生发展处统筹,专职宿管、留宿老师、留宿领导对宿舍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实行值周班制度,学生参与管理;实行全员德育制度,将德育融于课堂教学,置于多彩活动,寓于食宿生活,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不留空白,无缝对接,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精心服务,系统管理,培养习惯,学习做人,期望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选修课篮球

选修课篮球

微信图片_20230615141916

校篮球队训练

选修课美食

选修课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