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快讯 正文
盘龙区防汛工作开展情况、存在困难问题和对策建议
盘龙区水务局    11-24 16:47:07

一、开展情况

(一)主汛期雨篦子等排水设施清理整治

在防汛调度处置过程中发现:城市道路和小区因雨篦子、排水口、雨落口堵塞原因,导致排水不畅或道路小区淹积水,且增加了淹积水处置时间。按照区防汛指挥部领导要求,各防汛责任单位组织对雨篦子等排水设施进行清理整治。

1.昆明排水设施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高度重视,并利用降雨间隙立即组织维护单位对北辰大道、金星立交、联盟路、沣源路等16条道路200余个雨水篦子进行清掏,确保公共排水设施正常运行。截至目前,昆明排水设施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雨水口清掏工作仍在进行,后续将持续做好辖区范围内日常巡查工作。

2.盘龙区水务局组织各雨污分流施工单位进行道路小区雨篦子等设施清理。茨坝片区清理道路雨篦子6条,小区11个,共清理141个;金江片区清理小区8个,雨篦子 41个;东郊明渠片区清理小区14个,雨篦子81个;东干渠郭家凹片区清理小区23个,雨篦子21个;鼓楼片区清理小区23个,雨篦子84个;麻线沟片区清理小区16个,共计32个雨篦子;园博片区清理道路篦子3条,小区27个,共清理86个;金星片区清理4个小区,雨篦子9个;明通河47个庭院小区,雨篦子7个;白云路大沟片区清理道路7条,小区8个,180个。

3.各街道办事处对道路淹积水点、小区、地下空间、河道等开展清理工作:

龙泉街道办事处农林水与应急处置服务中心联合9个社区,组织应急分队、小区物业等80余人对易淹积水点的雨水篦子、落水口、地下车库、重点点位、老旧危房等进行检查、清掏。

茨坝街道办事处:辖区开展小区、单位庭院清理了30余个;道路主要以龙泉路、沣源路、7204公路、各支路等开展排查清理整治工作,整治长度约30千米;清理雨水篦子90余个;整治阴井30余个;开展花渔沟、麦溪沟、蒜村沟等影响行洪的杂物清理,清理长度约10千米。

联盟街道:农林水与应急处置服务中心联合11个社区、志愿者、小区物业等100余人对易淹积水点的雨水篦子、落水口、排水渠管网、地下车库等重点点位等进行检查、清掏。本次共清理雨水篦子580余个,排水渠40余条。

金辰街道联合各社区组织工作人员、辖区志愿者共计40人次,对辖区北辰大道、金色大道、霖雨路、北京路、金星立交桥下辅道、金菊路、金水巷等易淹积水点位的雨落水篦子进行清掏,清掏雨水篦子600多个。

青云街道应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出动车辆2辆,出动12人对辖区淹积水点(南苑路、东三环、龙华路、金瓦路青云小学段、东部汽车客运站出站口、照青路、花之城段、寺瓦路车行天下段),对雨水落口、雨水篦子杂物进行清理,本次共清理 86个雨水篦子、26个雨水落口,长度约260米左右。

鼓楼街道办事处联合各社区工作人员、辖区志愿者共计40人次,对道路、小区雨篦子、雨落口等排水设施进行清理,特别是近年有淹积水的点位进行重点清理。本次共清理127个雨水篦子,清理范围为白塔路、北京路、人民东路、汽车厂、大东新村、红阳新村、桃源街、豆腐厂、北京路、鼓楼路、敷泽村、鼓楼路、白龙路、环城东路、人民东路、白塔路、七彩小游园、环城东路与穿金路、环城北路、席子营村。

东华街道联合排水公司对辖区二环路、新园路、新迎路等易淹积水点位的雨落水篦子进行清掏,清掏雨水篦子50多个,我街道将继续清掏雨水篦子。

拓东街道联合各社区组织工作人员、辖区志愿者共计50人次,尚义街、尚义巷、万寿巷、东风东路、东风东路99号体育馆4至12号门、紫樾铭宸小区、苏家村路、白塔路283号小区、东风东路106号发改委小区、东风巷、明通巷、明通巷71号、58号院坝、东风巷112号院坝、人民东路、东风东路、环城东路、东风东路、人民巷、东庄路、泰兴路的雨落水篦子进行清掏,清掏雨水篦子800多个。

(二)主汛期淹积水点处置及山洪灾害预防工作要点作进一步要求

1.做好降雨前准备工作。认真巡查,“巡”:地质灾害点、易涝点、河道断面变窄或有阻水隐患的行洪断面、在建水利工程安全隐患点、下穿隧道、地下室及东干渠、金汁河等临河建筑人员居住区域。“查”:检查雨水篦子是否被堵塞、观察河道水位是否过高、在建水利工程是否认真落实安全度汛预案,易涝点、下穿隧道是否有人值守,物资是否摆放到位,物业小区、社区等地下室管理责任方是否收到气象预报做好处置准备。

2.加强降雨开始时的应对措施。做好值守,“值”:人员队伍召集到位,视情况安排出勤及备勤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部署重点执勤处置区域;“守”:守住地质灾害、山洪风险、河道行洪、井盖及篦子打开位置,目的是及时掌握汛情,实现调度精准,同时保障安全。

3.加强淹积水处置效率及处置质量。一是统一指挥调度,现场拥有一线指挥权,工作人员要服从指挥调度;二是维持淹积水点周边交通秩序,设施相关警示标志,避免出现安全隐患;三是排水设施应开尽开,增加下水设施处置范围,提高淹积水处置效率;四是优化防汛物资设备摆放点位,确保不受交通影响,第一时间处置到位。

4.落实“1262”预警响应机制。各防汛责任单位认真落实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后的排查反馈工作,做好“1262”山洪预警处置工作以及四预系统叫应工作,发现险情果断转移,应转则转,应转尽转,信息上传下达及时准确。

5.抓好雨后收尾工作。一是做好淹积水点处置后清扫保洁及消杀工作;二是做好拦污栅、雨水篦子清理工作,为下一轮降雨做好排水保障。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部分道路排水系统短板明显。一是近三年全市还有29个点位汛期经常淹水,其中盘龙区白龙路段(南院路至龙华路段)为其中之一;二是今年媒体报道盘龙区二环北路(金星立交桥段)淹积水;三是群众反映盘龙区北辰大道(车行天下至北京路段)时有淹水。

(二)基础防汛队伍还需加强。一是应急点没有人员在岗;二是应急服务外包,属地政府检查和指导不够,没有真正做到“有人巡、有人防、有人管”。

三、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城市内涝防御机制。修订完善并印发《盘龙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昆明市盘龙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与市排水公司按照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联动,对昆明主城区易涝点进行全面防控与重点设防,“一点一策”落实防汛安全工作责任和措施,统一按流域水系,从易涝点的数量、名称、位置范围、淹水程度、淹水原因等基本情况、工程整治措施、应急强排处置措施、责任单位、配合单位及责任人员及物资设备配置、工作目标要求等方面完善《盘龙区城市防汛排涝应急处置方案》《盘龙区城市内涝设防点“一点一策”应急处置方案》。

(二)强化值守,持续做好应急准备。一是梳理防汛物资储备。再次要求各防汛责任单位梳理物资储备仓库,及时购买防汛物资充实物资储备。二是切实做好应急处突人员储备及应急值守工作,收到气象预警信息后,及时通知盘龙区防汛排涝应急抢险队伍备勤值守,要求各街道的防汛抢险队伍在岗就位,发现积水情况及时处置到位。三是按照防汛值班“在岗、在职、在责”要求,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畅通信息发布渠道,严格做好信息预警,确保第一时间对汛情、险情进行应对处置。

(三)巡查到位,开展城市内涝应急处置。进一步强化巡查处置,及时处置城市易涝点积水。盘龙区有持续降雨,盘龙区城市易涝设防点22个,市排水公司盘龙区分公司、城区街道办事处加强值班值守,及时巡查处置。加强城市防汛设施调度。盘龙区建成城市防汛强排泵站24个,降雨时及时调度泵站抽排,加快城市内涝点处置。2023年进入汛期以来,发生积水点位15次,最大积水南院路30cm,均在半小时内处置完毕,未发生断交情况。

(四)系统治理,推进片区雨污分流。针对经常淹积水点,盘龙区系统研究治理方案,构建辖区防洪排涝体系,打通难点节点,如北辰大道淹水点,主要原因是北辰大道-金色大道排水箱涵由于片区雨污混接,为保障盘龙江水质,降雨时不能全部打开,导致管网运行水位过高,往道路溢水;金星立交下层积水由于金星大沟混流,为保障水质马村泵站出口不能轻易开启,导致路面雨水回落较慢;南院路片区雨水汇流较大,该点为片区低点,管网需高水位运行导致该点淹积水。目前,该片区已基本完工,正在开展效果验收,监测雨季水质,水质达标后申请打开排口,可进一步解决淹积水问题。

(五)进一步加强督查检查。一是盘龙区委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开展汛前、汛中检查督查,7月28日,盘龙区委主要领导到淹水点开展现场督查检查,针对防汛工作作出具体指示;二是区水务局、区应急局对各街道防汛应急值班人员、应急队伍开展定期不定期检查督查工作。三是区委、区政府目督办开展防汛安全专项检查。为防汛值守、城市内涝处置进行检查指导。

编辑:王云    责任编辑:李红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