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黄金大通道作用日益显现!媒体刷屏聚焦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周年", "content":"<p style="text-align: center;">12月2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央省市媒体纷纷聚焦</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关注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周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黄金通道活力持续显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央视《新闻联播》</p><p>今年是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三周年。三年来,中老铁路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互联互通,跨境货物运输已辐射至老挝、泰国、越南等19个国家和地区,互利共赢的“黄金线路”活力持续显现。</p><p>近日,一趟载着390吨老挝香蕉的国际货物列车从老挝万象南站驶出,经中老铁路由云南磨憨铁路口岸入境,全程冷链直通北京。不仅仅是水果,还有蔬菜、服装、家电、新能源汽车等数千种商品在这条1035公里长的铁路线上货畅其流。</p><p><img src="https://www.kunming.cn/zhuanti/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2/05/1766227.png" alt=""/></p><p>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三年来,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开行总量已超15000列,运输跨境货运量超1060万吨,货值超440亿元。跨境货运量最高月突破51万吨,较2021年开通首月增长了12.6倍,中老铁路的物流通道效能加速释放。今年前11个月,中老铁路进出口货值168.1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的货值。</p><p>中老铁路通车三年来,国际黄金大通道的运输活力持续显现。截至目前,已发送进出境旅客超34.6万人次,旅客来源地增至108个国家和地区,为区域经济繁荣与发展注入新活力。</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华社</p><p>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 黄金大通道开辟新空间</p><p>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12月2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满三年,运输安全保持稳定,累计发送旅客超4300万人次、运输货物4830万吨,黄金大通道效应日益凸显,为推进中老经济走廊建设、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能。</p><p><img src="https://www.kunming.cn/zhuanti/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2/05/1766228.png" alt=""/></p><p>国铁集团国际部负责人介绍,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来,国铁集团与老挝铁路部门密切协作,聚焦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目标要求,高质量管好用好中老铁路,较好地服务了两国民众便捷高效出行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老铁路已成为中老人民的发展路、幸福路、友谊路。</p><p>数据显示,中老铁路旅客发送量持续增长,全线单月旅客发送量由开通初期的60万人次增至目前的160万人次。国内段日均开行客车从8列增至最高86列,累计发送旅客3560万人次;老挝段日均开行客车从4列增至最高16列,普速旅客列车扩编为10辆以上,累计发送旅客超740万人次。</p><p>同时,中老两国铁路部门加强货物运输组织,提升运输能力和效率,跨境货物列车每日开行数量由开通初期的2列增加到目前18列,列车牵引吨数由2000吨增至2500吨,累计运输跨境货物达1060万吨;积极探索“中老铁路+中欧班列”等国际运输新模式,老挝、泰国等国家至欧洲铁路直达运输时间缩短至15天,跨境货物运输已覆盖国内31个省(区、市)和老挝、泰国、越南、新加坡等19个国家和地区,商品种类拓展至3000余种。</p><p><img src="https://www.kunming.cn/zhuanti/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2/05/1766230.png" alt=""/></p><p>中老铁路对老挝乃至东盟国家的运输成本和物流效率产生了显著影响,昆明经老挝至泰国的货运成本降低30%至50%,老挝境内运输成本降低了20%至40%,有力促进了沿线各类产业扩能升级和国际经贸往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引擎”。</p><p><br/></p><p>“黄金大通道”物畅其流!中老铁路前11个月货物进出口规模已超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www.kunming.cn/zhuanti/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2/05/1766234.png" alt=""/></p><p>中老铁路3日迎来开通运营三周年。昆明海关当天发布数据显示,三年来,中老铁路跨境运输商品种类已从最初的500多种拓展到现在的3000多种;今年前11个月,昆明海关监管经中老铁路进出口货物434万吨、货值168.1亿元,均已超去年全年。</p><p>自2021年12月3日开通运营以来,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作用日益凸显,有力促进了沿线经贸往来。据海关统计,三年来,昆明海关监管经中老铁路进出口货物超1060万吨、货值超440亿元,进出口货运量最高月突破51万吨,较开通首月增长12.6倍。</p><p>不论是东南亚的山竹、榴莲、芒果、香蕉,还是中国的葡萄、柑橘、生菜、莴苣,各国特色农食产品在这条铁路线上抢占“鲜”机。今年前11个月,经中老铁路出口水果货值达1.58亿元,同比增长超51倍;进口水果货值38.1亿元,同比增长79.3%。</p><p>与此同时,跨境旅游持续升温。三年来,中老铁路已累计发送进出境旅客超34.6万人次,旅客来源地增至108个国家和地区。随着“智慧旅检”建设不断完善,在无异常情况下,如今每名旅客在海关通关时间平均仅需10秒左右,进出境旅客可实现“无感通关”。</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民日报</p><p><img src="https://www.kunming.cn/zhuanti/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2/05/1766235.png" alt=""/></p><p>12月3日,北起中国昆明、终抵老挝首都万象的中老铁路迎来开通运营3周年。3年来,中老铁路运输能力持续增强,影响力辐射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多国,助力区域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成为联通内外、辐射周边、双向互济、安全高效的“黄金大通道”。</p><p><img src="https://www.kunming.cn/zhuanti/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2/05/1766236.png" alt=""/></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即将驶入中老铁路勐腊站。杨紫轩 摄</p><p>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和贸易便利化</p><p>每天上午7时30分至9时10分,是万象火车站格外繁忙的时段。开往琅勃拉邦站的C98次列车、开往昆明南站的D88次列车和开往磨丁站的K12次列车陆续发车。老挝姑娘安乔刚刚穿过拥挤的人群,准备登车。每个月,她都会乘坐中老铁路列车回老家孟赛看望奶奶。“以前,从万象到孟赛坐汽车要花费一天一夜,现在坐火车只需要3个小时左右。”</p><p>作为老挝第一条现代化铁路,中老铁路不仅改变了老挝人的出行方式,也为国际旅客提供了新的出行选择。通车3年,中老铁路老挝段日均开行旅客列车从最初的4列增至14列,日均发送旅客从1000多人次增至近1.5万人次。老挝新闻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从万象前往琅勃拉邦的旅客中有85%选择乘坐火车。</p><p>今年4月,在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一周年之际,中老铁路新增1对国际旅客列车,连接中国西双版纳和老挝琅勃拉邦两个旅游城市。这趟国际旅客列车的开通,让旅客可实现朝发夕至。</p><p>老挝《万象时报》总编辑通洛表示,以前老挝交通不便,老中铁路的运行给游客提供了便捷而实惠的交通体验。希望更多的国际游客乘火车来到老挝,感受这里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生活方式。</p><p>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30日,中老铁路全段累计发送旅客4292万人次,老挝段累计发送旅客741.76万人次、运输货物1074.41万吨,跨境货物品类由开通初期的橡胶、化肥、百货等10多种扩展至电子、光伏、通信、汽车等2700多种,有效促进了沿线各类产业扩能升级和国际经贸往来。</p><p>老挝总理宋赛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老中铁路通车3年来,极大便利了老挝民众出行,促进地区间人员和货物往来,为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和贸易便利化发挥了重要作用。</p><p><img src="https://www.kunming.cn/zhuanti/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2/05/1766237.png" alt=""/></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澜沧号”动车组列车奔驰在老挝万象省境内欣楠里河特大桥上。杨永全 摄</p><p>为老挝创造就业机会超过10万个</p><p>今年8月,中老铁路机车乘务员驾驶证颁发暨独立值乘仪式在万象火车站举行,老挝籍火车司机颂赛作为代表在仪式上进行宣誓。从3年前在首趟中老铁路列车上实习,到现在独立驾驶中老铁路货运列车,越来越多像颂赛一样的老挝年轻人在新岗位上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p><p>2020年6月,负责老挝段运营工作的老中铁路有限公司招收了第一批老挝籍机车乘务员学员,颂赛位列其中。经过两年的理论学习、实操培训和岗位锻炼,颂赛于2022年6月成为第一批66名老挝籍副司机中的一员,与中国籍火车司机共同值乘。2023年底,颂赛与其他13人通过相关资格考试,正式成为中老铁路首批实现独立值乘的老挝籍火车司机。“能为老挝铁路事业发展作出贡献,我感到非常自豪。”颂赛说。</p><p>3年来,数以千计的老挝籍学员参加培训,学习机车驾驶、车辆检修、客运、货运、调车等专业知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员蓬皮蒙说:“投身铁路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对老挝铁路事业和自己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据介绍,截至今年10月,中老铁路老挝籍员工人数突破1000人,占员工总数的61.3%。老挝籍员工在铁路安全管理、客货运输、设备运用维护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p><p>老中铁路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到2026年底,中老铁路万象运管中心老挝籍员工占比有望达到80%,琅勃拉邦维保中心老挝籍员工占比将由45%提升至65%。中老铁路为老挝创造了超过10万个就业机会。</p><p><img src="https://www.kunming.cn/zhuanti/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2/05/1766238.png" alt=""/></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老铁路万象站。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p><p>助力地区经济发展与繁荣</p><p>中老铁路磨万段最大的货运站——万象南站的集装箱堆场上,印有“中国铁路”字样的集装箱整齐摆放;轨道上,一列满载集装箱的列车缓缓进站;办事大厅里,不少老挝企业代表在窗口办理货运业务。</p><p>距离中老边境十几公里的纳堆站,是另一个重要的货物运输枢纽。这个设计日装车7车、卸车9车,仅有1条货物线的“小货场”,在中老铁路开通后便成为老挝北部琅南塔省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创下了月装车703车、卸车160车的纪录,并长期保持高位运行。</p><p>不只是纳堆站,如今,中老铁路沿线各主要车站附近均已成为货物贸易的集散地。</p><p>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澜湄快线”的开行将从昆明到万象的时间由过去的3天缩短至1天。“中老铁路+中欧班列”,将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至欧洲的铁路货运直达时间缩短至15天。通过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的互联互通,中老铁路为中国连接南亚、东南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大通道,助力地区经济发展与繁荣。</p><p>3年来,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开行总量已超1.5万列,运输跨境货物量超1060万吨,货值超440亿元人民币。</p><p>老中铁路有限公司货运负责人邓雨介绍,通过该铁路运来的中国货物可经老挝转运至泰国、越南、缅甸等多个东盟国家;从老挝发运到中国的货物已通达中国25个省区市。</p><p>在中老铁路的带动下,地区国家正加快铁路的互联互通。今年7月,泰老跨境铁路客运列车正式运行;泰国正加快中泰铁路建设;跨越马来西亚、泰国和老挝3国的货运列车“东盟特快列车”已投入运行;马来西亚持续推进东海岸铁路建设,积极推动与泰国高铁连接,并推动马新高铁建设;印尼正研究将雅万高铁延长至第二大城市泗水的可能性……东南亚国家稳步推进铁路建设和战略对接,地区互联互通水平有望持续提升。</p><p>泰国国家研究院泰中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苏拉西·塔纳唐表示,通过铁路网络,东南亚国家加速互联互通,并赢得更多市场机会。“加强区域互联互通,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人员流动,为相关国家创造更多发展机会,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民日报海外版</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www.kunming.cn/zhuanti/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2/05/1766241.png" alt=""/></p><p>“发车!”</p><p>“发车!”</p><p>2021年12月3日,伴随两道发车指令,中国客运列车C3次从昆明站1道、老挝客运列车C82次从万象站1道同时发出。北起中国云南昆明,南至老挝首都万象的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p><p>12月3日,中老铁路迎来开通运营3周年。3年来,物畅其流,人享其行,“黄金通道”效益日益显现,有力推动了地区互联互通、民众心心相通、区域繁荣发展。</p><p>“铁路一通,昆明到万象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长。”随着中老铁路人气更旺,“带货”更强,更多互利共赢的故事还在书写。</p><p><br/></p><p>通道畅行 客货两旺</p><p>初冬时节,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的磨憨铁路口岸,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往来飞驰,国际旅客联检大厅内人流如织。</p><p>“以前带团从口岸入境,一个团员通关需要1分多钟,现在不到30秒就可以完成验放,外国游客的体验更好了。”11月12日,在磨憨铁路口岸,一个来自泰国的34人旅行团快速通关,让做导游10多年的陈云娅感到惊喜。</p><p>磨憨铁路口岸是中老铁路进入中国境内后的首个国家级陆地口岸。记者从磨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获悉,截至12月2日,磨憨铁路口岸3年来共查验出入境列车1.68万余列次,验放来自108个国家和地区出入境旅客34.6万余人次。其中,外国籍出入境旅客约4.9万余人次,占总人数超14%,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籍出入境旅客人数排名前三。不少外籍旅客选择乘坐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来华观光休闲、探亲访友。</p><p><img src="https://www.kunming.cn/zhuanti/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2/05/1766244.png" alt=""/></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俯瞰磨憨口岸。人民网记者 符皓 摄</p><p>满载进出口好物,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列车一路畅行。</p><p>11月24日,中老铁路(万象—昆明—北京·平谷)国际冷链专列暨“京滇·澜湄线”抵达北京,带来近450吨老挝香蕉。借助国际冷链专列,这些香蕉从老挝万象出发,最快仅需7天就能抵达北京,运费成本节约约6%。</p><p>更多东南亚的水果也正搭乘中老铁路“抢鲜”入境。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中老铁路已实现进口榴莲、山竹等热带水果运输15万吨,出口葡萄、蔬菜等果蔬8万吨,进出口果蔬运量占中老铁路进出口总量的6%,同比增加14万吨。</p><p>近年来,随着中老铁路“沪滇·澜湄线”“粤滇·澜湄线”“湘滇·澜湄线”“京滇·澜湄线”等国际货运班列相继开行,中老铁路“带货”能力持续增强,货物运输时间和成本显著降低。</p><p>“中老铁路给我们的进口业务带来了极大便利。现在,运输成本比以前节省了近1/3,通关速度也明显提高,客户与公司合作的信心也更足了。”云南玉溪瑞力鑫进出口贸易公司负责人马力说。</p><p>截至11月3日,中老铁路通车3年来累计运输货物4670万吨,跨境货物量达到1070万吨。另据昆明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经中老铁路进出口货运量399.6万吨,货值152亿元,创同期新高。目前,中老铁路对外辐射老挝、泰国等19个国家,进出口商品已从500多种拓展到3000余种。</p><p>“铁路网络改变了老挝的游戏规则。”新加坡“亚洲新闻网”近日报道称,中老铁路已成为中国与东盟间重要的贸易门户。</p><p>“货运贸易往来不停,外国旅客也赞不绝口。”日本共同社近日报道称,“在老挝边境城市磨丁,流线型的现代化列车在中老铁路上奔驰,这是东南亚国家与中国旅游和贸易联系日益紧密的一个缩影。”</p><p><br/></p><p>铁路纵贯 互联互通</p><p>走进中老铁路重要的“旱码头”——万象南站,换装场内作业繁忙。起重机将装有中国商品的集装箱从标准轨列车上吊起,再稳稳放置在米轨列车上。这批集装箱将乘着米轨列车,发往泰国。</p><p><img src="https://www.kunming.cn/zhuanti/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2/05/1766246.png" alt=""/></p><p style="text-align: center;">8月5日,由老挝籍火车司机独立驾驶的满载货物的列车驶出万象站,向中国昆明进发(无人机照片)。杨永全 摄(新华社发)</p><p>万象南站靠近老挝与泰国边境,是中老铁路老挝段主要货运站。凭借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万象南站成为中老泰等国的物流中转地。中老铁路开通后,众多关联企业纷纷进驻万象、琅勃拉邦、纳堆、磨丁等车站周边,各主要车站已成为商业与人流聚集地。</p><p>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员罗圣荣对本报记者表示,中老铁路通车后,已成为国际物流陆路运输的重要通道。作为中国与老挝及东南亚国家贸易的“新动脉”,中老铁路显著提升了商品跨境流通的效率,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互联互通。这条铁路还通过创造就业机会、促进沿线制造业及物流等多种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了沿线经济发展。</p><p>“泰国、老挝和中国的企业家从区域经济一体化中获益。”《万象时报》报道援引专家分析称,中老铁路在加快货物运输,特别是老挝和泰国的货物运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了区域贸易增长。</p><p>“硬联通”还在带动更多“心联通”。</p><p>在云南勐腊县高级职业中学,老挝学生侬丽是这里的一名留学生。学校里共有600多名老挝学生在此学习。</p><p>“我来自老挝的琅勃拉邦省,我和姐姐一起来中国学中文。”侬丽说,过去,姐姐来中国上学,路程漫漫,从琅勃拉邦到云南的勐腊要倒2次车、花一整天时间。“现在中老铁路开通了,路程只需要4小时。”侬丽说,“等毕业了,我要回老挝当一名中文老师,让更多人了解中国。”</p><p>老挝琅勃拉邦省副省长本棱·玛尼冯表示,中老铁路的建设与发展不仅促进了老挝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两国货物运输和人员往来提供了便利,还加深了双方在人文、旅游方面的往来。</p><p>“中老铁路给城市和农村地区都带来了极大益处。老挝人民为此感到自豪。”老挝国家工商会副会长丰阿玛特·塔努松说。</p><p>“中老铁路大大缩短了中老两国人民的出行时间,两国民众往来更加频繁。这不仅加深了两国民众间的友谊,也带动了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密切交流。”罗圣荣表示,从交通便利性角度看,中老铁路与沿线城市交通系统也进行了有效衔接。在铁路站点周边,有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可供选择,方便民众前往沿线目的地,提升了区域整体的交通可达性。</p><p><br/></p><p>国际联运 活力涌动</p><p>今年9月24日,首趟中老泰多式联运“一单制”货运列车从昆明发车,一列满载蔬菜的公铁货运专列从昆明鸣笛出发。这趟专列全程一箱到底。经中老铁路前往老挝、泰国。</p><p><img src="https://www.kunming.cn/zhuanti/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2/05/1766247.png" alt=""/></p><p style="text-align: center;">9月24日10时20分,中老泰多式联运“一单制”货运列车——“澜湄·云南号”国际货运列车从昆明腾俊国际陆港出发。图源:云南日报</p><p>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和中老两国互利合作的旗舰项目,中老铁路畅行3年来,物流、贸易活力不断释放。目前,中老铁路跨境货物运输已覆盖中国国内30余个省份的主要城市,强化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在互联互通方面,中老铁路使老挝真正成为“陆联国”,使更多产品在中国、东盟方便快捷运输。中老铁路也为东盟各国更好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新优势、构建更紧密的区域产业链和供应链提供了新机遇。</p><p>“中老铁路通车运行以来,迅速成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的‘黄金线路’。”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称,目前,中老铁路跨境货物运输已覆盖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10多个国家,日均开行列数也从初期的两列发展到现在的17列。中国制造的机电产品、农产品以及老挝、泰国的天然橡胶、热带水果等通过中老铁路运输到各地,有力促进了沿线经贸往来。</p><p>罗圣荣表示,中老铁路在铁路国际联运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老铁路与沿线的物流园区、港口等实现了有效衔接。在万象南站等站点,货物可方便地进行装卸、仓储和转运,实现多种运输方式联运,进一步优化了物流成本与效率。未来,通过“澜湄快线+跨境电商”“中老铁路+中欧班列”“中老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等模式,中老铁路有望在联运模式上不断创新,拓展业务领域,增强辐射带动效应。</p><p>“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进程,中老铁路将在促进区域贸易合作、推动多边合作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和国际物流运输注入更强动力。”罗圣荣说。</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工人日报</p><p>中老铁路跑出“加速度”</p><p>在中老铁路的助推下,2024年上半年,中国与湄公河五国贸易突破2000亿美元,比10年前翻了一番,再创新高。</p><p>北起昆明、终抵老挝万象的中老铁路在12月3日迎来开通运营三周年。</p><p>3年来,中老铁路跑出了“加速度”、增添了“新动力”、打开了“新篇章”。单日旅客发送量由2万增至最高10万人次;单日跨境货物列车从日均2列增至20列;出入境人员来源地从最初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增长到100个国家和地区;货物品类从10多种增至3000余种;在中老铁路的助推下,2024年上半年,中国与湄公河五国贸易突破2000亿美元,比10年前翻了一番,再创新高。</p><p><br/></p><p>老挝新人热衷将中老铁路车站作为婚纱照外景地</p><p>“中老铁路列车舒适便捷,我现在从万象到琅勃拉邦首选坐火车。”老挝籍女青年王妮说。在她精心布置的新房里,挂着以中老铁路元素为背景的婚纱照。如今,不少老挝新人将中老铁路车站作为婚纱照的外景地。</p><p>据统计,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周年,全线每月旅客发送量由开通初期的60多万人次,增至目前的160多万人次。中国段日均开行旅客列车51列,老挝段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0列,列车扩编为10辆以上。</p><p>“我家在老挝万象,孩子在昆明留学,坐动车可以当天抵达,孩子回家方便了,老母亲也了却了去中国看看的心愿。”老挝旅客苏莎万说。</p><p>“我们已累计开行了超过1000列的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D87/88次国际旅客列车实行朝发夕至的运行模式,为国际旅客提供了极大便利;D85/86次国际旅客列车实行西双版纳和琅勃拉邦之间当日往返的运行模式,便利了跨国商务出行。”国铁昆明局客服中心主任张蘋介绍,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累计发送旅客达113.9万人次,其中跨境旅客达27.2万人次,共计服务了来自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的旅客,成为中老沿线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p><p>老挝驻昆明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岛派·占塔纳昕表示,国际列车自开行以来,超过20万人实现了跨境旅游的实地体验,推进了文化传播和交流,更加促进了友好往来。</p><p><br/></p><p>货物品类增加至3000余种</p><p>11月24日,《工人日报》记者在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内看到,大卡车来回穿梭,巨大吊臂抓住满载货物的集装箱,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在老挝万象南站内,东南亚水果正“塞满”一列列车厢,这正是中老铁路全线货物运输的缩影。</p><p>开通运营3年来,中老铁路货物品类增加至3000余种,已成为连通区域发展的“钢铁丝路大通道”。来自老挝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山竹、榴莲、木薯、芒果等水果,摆上了中国居民餐桌,中国产品也运往老挝及东南亚市场。2023年,中老两国双边贸易额达71亿美元,同比增长26.7%。“2023年6月,我在货架上摆上名为‘Beerlao’的老挝啤酒,得到了顾客好评。”北京北锣鼓巷一家精酿啤酒超市的老板林允超说。</p><p>“中老铁路向北与中国铁路网连通,再由中国铁路网通过中欧班列辐射至俄罗斯,最远可达德国、西班牙等国家;向南与泰国米轨网连通,到达南部港口,直至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国铁昆明局货运部主任赵雁峰介绍,3年来,中老两国间的货运时间和物流成本大幅下降,带动沿线产业热潮涌动。</p><p>“3年来我们共开行了1400多列‘澜湄快线’,还积极探索‘澜湄快线+跨境电商’‘中老铁路+中欧班列’‘中老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等新模式。”赵雁峰说,国铁昆明局与多地合作,开行了“沪滇·澜湄线”“粤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中老泰国际货物列车、果蔬冷链专列,老挝、泰国等国家至欧洲铁路直达运输时间缩短至15天。</p><p><br/></p><p>活力迸发互利共赢的“繁荣路”</p><p>2022年5月,以中老铁路为支撑,昆明市正式托管磨憨镇,开启了磨憨从“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的转型之路:磨憨铁路口岸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顺利通过海关总署验收并投入使用;旅客“无感通关”、货物一体化申报等便利化政策相继出台;磨憨—磨丁合作区围网区建设有序推进,建成后可依托“两国一园、两国一街”,规划布局免税购物、展示交易的特殊监管区域;磨憨铁路口岸提质改造工程完工,新建的到发线、调车线等10条股道正式开通,极大释放了磨憨铁路口岸通道能力。</p><p>与此同时,中老铁路、磨憨也成为地方招商引资的“金名片”,为区域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注入了澎湃活力。</p><p>在云南思茅产业园区,云南金客隆咖啡产业有限公司一条条加工生产线上,已完成烘焙、研磨、冷萃提取、冻干的咖啡产品正源源不断地被分级包装,并通过中老铁路销往全国各地以及南亚东南亚地区。</p><p>“一方面是看中了普洱咖啡原产地的原料优势,另一方面,作为中老铁路沿线地区,为原料进口、产品出口提供了便利。”云南金客隆咖啡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华忠说。</p><p>在中老铁路老挝段,开通运营3年来,一批经济园区、经济合作区、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云南日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www.kunming.cn/zhuanti/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2/05/1766248.png" alt=""/></p><p>跨越山河情相连 开放合作谱新篇</p><p>黄金通道,丝路长龙。今天,中老铁路迎来了通车3周年的重要时刻。3年来,这条全长1035公里的跨国铁路,从建到通,从通到畅,从畅到忙,为区域经济合作、人文交往交流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为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带来无限机遇,见证着中老两国的深厚友谊和务实合作,描绘出中老经济带繁荣发展、活力满满的生动图景。</p><p>乘开通之势,聚发展动能,云南开放发展的时间轴上有了新刻度。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中老铁路沿线综合开发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加快辐射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印发实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维护好运营好中老铁路开发好建设好中老铁路沿线三年行动计划》,全力将中老铁路打造成为运行安全之路、开放发展之路、合作共赢之路。众力所向,大通道带动大客流、大物流快速发展,一批物流枢纽、物流园区加快建设,每一刻都在创造新的成绩。目前,中老铁路客货运输服务网已辐射老挝、泰国、新加坡等19个国家与国内31个省(区、市)主要城市……客货两旺,数据刷新,综合开发持续发力,真切反映了中老铁路大通道能力持续释放,“黄金线路”作用日益显现。</p><p>抓开放机遇,促产业转型,沿线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迈上新台阶。云南抢抓中老铁路开通的重要机遇,推动外向型产业布局,中老铁路沿线昆明、玉溪、普洱、西双版纳等州市进一步优化沿线产业空间布局,强化产业支撑。昆明托管磨憨,实现中老铁路一头一尾联动发展,推动中老铁路沿线州市加速发展。伴随中老铁路沿线错位协同、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逐步成型,云南有力提升了在国际国内产业分工中的嵌入度、贡献度和价值链地位,铸就了从园区到陆港的高速发展,从交通到产业的迭代升级,形成了“大动脉”沿线开发建设欣欣向荣的壮丽景象。</p><p>沿钢铁动脉,行南向开放,新型区域合作在中老铁路牵引下迸发澎湃动力。中老铁路是实现共建国家互利共赢、开辟世界经济发展新空间的重要载体,是中老命运共同体、中老经济走廊建设的具体抓手。“复兴号”“澜沧号”列车昼夜飞驰,为老挝赛色塔综合开发区、万象南换装场等的开发建设注入强劲的动力,口岸通关时间不断缩短,运输模式不断创新,通道潜力深度释放,产能合作迈上新台阶。“硬联通”“软联通”同步推进,促进了更为紧密的“心联通”,援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正式移交办学,成千上万的老挝员工在中老铁路上获得就业岗位,相关行业创造的就业机会更为巨大,双方人员往来更加频繁,人文交流更加密切。</p><p>跨越山河情相连,开放合作谱新篇。中老铁路作为发展路、幸福路、友谊路,不仅为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也为共建“一带一路”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示范。展望未来,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进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加强互联互通,促进互利共赢,共同绘就开放合作、繁荣发展的崭新篇章。</p><p><br/></p><p>中老铁路引客来 普洱咖啡飘香远</p><p><img src="https://www.kunming.cn/zhuanti/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2/05/1766249.png" alt=""/></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源:云南日报</p><p>清晨,普洱野鸭塘河谷咖啡庄园迎来了12月的第一批客人。</p><p>“沿着中老铁路看改革发展”采访团走进庄园厂区时,新采摘的红色咖啡豆正在日晒,释放出发酵的微妙味道,等待着时机转化成独特的风味。</p><p>“新消费趋势下,消费者对原产地的探索、体验、打卡成为重要追求。普洱南岛河咖啡产区作为全国最大的连片咖啡种植地,正全力打造一个集咖啡繁育、科普、研学、文旅于一体的综合性咖啡探源地。”野鸭塘河谷咖啡庄园主理人杨鸿简介绍,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吸引了很多游客到普洱感受当地文化、体验当地生活,也带火了集咖啡繁育、科普研学、咖啡文旅于一体的综合性咖啡庄园。</p><p>去年以来,野鸭塘河谷咖啡庄园月均游客3000多人,节假日翻倍增长,还有越来越多南亚东南亚的游客慕名前来。“中老铁路的便利,让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到普洱来感受咖啡文化,也让越来越多的普洱咖啡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杨鸿简说。</p><p>随着精品咖啡庄园的建设,咖啡生豆精品率、精深加工率随之提高,有效促进了三产融合,提高了市场占有率,推动了咖啡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p><p>依靠咖啡“火出圈”的还有沪滇协作的美丽星村白沙坡村。</p><p>在白沙坡村,20户村民都参与了美丽星村项目,全村有民宿房间41间、餐馆3家。同时,村里的游客餐厅、咖啡文化体验中心等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让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村里还根据每户的特点规划了不同的主营业务,围绕咖旅融合延伸多种业态,打造吃、住、游一条龙服务。</p><p><img src="https://www.kunming.cn/zhuanti/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2/05/1766250.png" alt=""/></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丽星村。王晓东&nbsp;摄</p><p>“咖啡文化体验中心已建成启用,正逐渐成为咖啡爱好者的旅行打卡新地标,引领乡村旅游‘星’风潮。”美丽星村有风咖谷普洱文旅有限公司总经理代晓燕表示,沪滇协作美丽星村项目是社会力量参与东西部协作、促进乡村产业与文旅综合发展的实践与探索项目。目前,各项业态设施建设正全力推进,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后,将有效承接中老铁路的游客“红利”。</p><p>当前,加快打造一批种植品种优良、生产加工绿色高效、管理服务规范、三产融合紧密、富民增收明显的精品咖啡庄园,正成为推进普洱市咖啡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普洱市不断扩大“普洱咖啡”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推动“普洱精品咖啡”成长为一张亮丽的产业名片和“可以喝的”城市名片,打造了一批集观光、采摘、加工、品尝、鉴赏于一体的咖啡庄园。</p><p>数据显示,全市初步建成爱伲咖啡庄园、小凹子咖啡庄园、北归极星精品咖啡庄园等20余家咖啡庄园。2023年,咖啡产业实现三产产值24.65亿元,其中咖啡庄园实现营收1亿元。</p><p>未来,以“一圈一带三廊道多庄园”为布局,普洱将深入挖掘资源潜力,“以基地观光、加工体验、文化展示、研学培训”为特色,鼓励支持精品咖啡庄园建设。同时规划新建一批体量较大、基础较好、业态较丰富的咖啡园提升改造成具有普洱特色的精品咖啡庄园,将产业发展延伸到高附加值领域,推动咖啡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品牌化、高质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此外</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云南日报》开设中老铁路特刊</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用4个整版从多个方面</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进行特别报道</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br/></p><p>钢铁丝路 动能激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www.kunming.cn/zhuanti/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2/05/1766261.png" alt=""/></p><p>12月1日,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内机器轰鸣,灵活有力的机械臂不断将集装箱从火车上吊起,集装箱的集结、吊装、分拨等作业有条不紊地进行。</p><p>与此同时,距离昆明1000多公里外,被誉为中老铁路黄金“旱码头”的老挝万象南站内,载着集装箱的卡车往来出入,装卸车正在紧张作业,源源不断地将铁矿石、橡胶、水果等货品“塞满”一列列车厢。</p><p>千里之遥,一“路”相连。3年来,两地繁忙的景象映射了中老铁路这一“黄金大通道”的澎湃动能。</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扫描二维码查看全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www.kunming.cn/zhuanti/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2/05/1766262.png" alt=""/></p><p><br/></p><p>沿线经济 活力凸显</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www.kunming.cn/zhuanti/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2/05/1766263.png" alt=""/></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国家A级以上物流企业有147家,一批经营主体引培取得突破;结合实际培育枢纽偏好型产业,“通道经济”加速向“枢纽经济”转型;推动形成错位协同、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产业集群发展加速崛起……中老铁路通车3年来,我省依托沿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条件,紧抓国家推动产业梯度转移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推动外向型产业布局,大力提升沿线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以大产业带动大发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扫描二维码查看全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www.kunming.cn/zhuanti/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2/05/1766264.png" alt=""/></p><p><br/></p><p>友谊之路 希望飞扬</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www.kunming.cn/zhuanti/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2/05/1766272.png" alt=""/></p><p>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这是一条承载希望的铁路。</p><p>通车运营3年来,黄金线路为沿线带去变化,也让“老挝同周边国家乃至世界互联互通”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p><p>3年来,无数老挝朋友乘坐中老铁路列车,行驶在幸福路、发展路、友谊路上。</p><p>他们说,铁路带来了生活品质的提升、产业的兴旺、走亲访友的便捷,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说,中国朋友和自己,是相互成就、共同发展。</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扫描二维码查看全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www.kunming.cn/zhuanti/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2/05/1766273.png" alt=""/></p><p><br/></p><p>运行千日 通途共荣</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www.kunming.cn/zhuanti/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2/05/1766274.png" alt=""/></p><p>2021年12月3日至2024年12月3日,1096天来,中老铁路为加快搭建中老经济走廊、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力支撑。</p><p>1096天来,中老铁路释放交通红利,绘制出人畅其行幸福图景,深化了国际文化交流。</p><p>1096天来,中老铁路展现开放诚意,搭建起共享共赢合作桥梁,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p><p>1096天来,从运维、保障到物流、贸易,广大一线从业者与这条承载希望和梦想的“黄金大通道”双向奔赴、共同成长,不断续写开放合作、互利互惠、共享共赢的动人故事。</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扫描二维码查看全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www.kunming.cn/zhuanti/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2/05/1766275.png" alt=""/></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春城晚报</p><p>2021年12月3日,连接昆明和万象、全线采用中国标准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自此,老挝迈入铁路运输时代。2024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实现开通运营三周年。3年来,作为“一带一路”、中老友谊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为加快建成中老经济走廊、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力支撑,“黄金大通道”作用日益显现。</p><p><br/></p><p>客流 | 发送旅客超4000万人次</p><p>2021年12月3日16时45分,中老铁路首趟列车C3次动车组载着700多名旅客驶离昆明火车站,一路向南飞驰,“奔”向西双版纳。</p><p>自此,不仅大幅压缩普洱、西双版纳至省会城市昆明的时空距离,也结束两地不通铁路的历史,与全国铁路网联通,昆明与周边城市间1至3小时交通圈进一步扩大。开通后中老铁路深受沿线群众欢迎,国内段仅6天就发送旅客突破10万人次。</p><p>转眼间,3年过去,中老铁路“人享其行”。</p><p>据统计,中老铁路自开通运营以来,累计开行旅客列车超过6万列,发送旅客超4000万人次;今年国庆假期累计发送旅客45.3万人次,运送跨境旅客近7000人,跨境旅客较去年同期增长166.5%。这些数字不仅彰显了中老铁路的运输能力,更体现了其在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和人文交流方面的显著成效。</p><p>3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乘坐中老铁路,开启了跨越国界的精彩旅程。今年11月2日,一个由100多名游客组成的旅行团从北京出发,在昆明搭乘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他们不仅深度游览了老挝的琅勃拉邦、万荣、万象等名胜古迹,还在归国途中探访了西双版纳、普洱等国内自然风光,整个行程历时9晚10天,充分展示了中老两国在旅游合作方面的无限潜力。</p><p>国铁昆明局集团国际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跨境游业务负责人杜婷婷表示,中老铁路的开通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极大地激活了沿线地区的旅游经济。目前,国内已有超过100家旅游企业推出了老挝旅游产品,老挝万象的旅游酒店预订情况更是火爆,预订量已延伸至明年3月,充分展示了中老铁路对旅游市场的强大拉动作用。</p><p><br/></p><p>货运 | 已覆盖12个国家和国内31个省份</p><p>3年前,首趟跨境货物列车满载着云天化生产的饲料级磷酸氢钙从昆明发出,该批货物过境老挝万象南站后报关出口泰国。同时,从老挝万象发出的跨境货物列车也搭载了两节车皮4个集装箱的云天化货物入境抵达昆明。从480个小时缩短到58小时,这批货物首先享受到了中老铁路带来的物流时间极度缩减的便利。</p><p>截至目前,中老铁路跨境货物运输已覆盖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1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国内31个省份主要城市,跨境货物品类由开通初期的橡胶、化肥、百货等10多种扩展至电子、光伏、通信、汽车等2900多种。国内方面,中老铁路实现了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的互联互通;国外方面,它为中国连接南亚东南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大通道,极大地促进了区域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p><p>为进一步提升跨境货物运输品质,铁路部门每日还开行定点、定时、定线、定车次的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澜湄快线”从昆明至万象仅需26小时的运输时间,极大地满足了市场对快速物流的需求,一经推出便受到国内外企业的青睐。</p><p>除了“澜湄快线”,铁路部门还在积极探索其他铁路国际运输新模式,如“澜湄快线+跨境电商”“中老铁路+中欧班列”“中老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等。这些新模式的推出,不仅丰富了中老铁路的运输产品,还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了更多元化的物流选择。铁路部门先后开行了“沪滇·澜湄线”“粤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中老泰国际货物列车、果蔬冷链专列等列车,老挝、泰国等国家至欧洲铁路直达运输时间缩短至15天,为区域间的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p><p><br/></p><p>课堂 | 让中老铁路职工心连心</p><p>11月4日,夜暮降临,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公司普洱基础设施段琅勃拉邦维保管理中心的会议室,悄然化身为一个生动的中文课堂,几段中文与老挝文字投射在屏幕上,数十名老挝籍铁路职工全神贯注地倾听着,每个人手中握着笔,准备记录下重要的汉字和句子。这是当天老挝苏发努冯大学的陈祖毅老师在琅勃拉邦综合维修工区开展双语教学的一幕。</p><p>陈祖毅走到讲台前说道:“今天,我们来看一个真实场景。”</p><p>他点了一个年轻的老挝铁路职工旺杨的名字,陈祖毅给他准备了一段铁路设备维护的模拟对话,以便展示中文学习的实际应用。</p><p>“晚上好,旺杨。请问你今天的工作任务是什么?”陈老师用中文发问。</p><p>旺杨经过短暂停顿,准确而流畅地以中文回答:“晚上好,陈老师。今天,我要检查并维护铁路的线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p><p>“线路检查很重要,你打算怎么做?”陈老师继续耐心地引导。</p><p>这时,旺杨的思绪仿佛带回到实际工作中,他边思考边用汉语解释:“首先,我会利用轨道检查仪检查出轨距、水平等数据,再根据数据的情况,对有问题的区段进行动道处理,确保线路平顺。”旺杨从最初说基础字词都很困难,到现在能用中文进行铁路工作场景的对话,变化巨大。</p><p>自2023年以来,琅勃拉邦维保管理中心积极与苏发努冯大学合作,签订教学协议,开展面向老挝铁路职工的汉语培训。从初级班到进阶班,每周进行三次晚课,为老挝职工们搭建起快速学习中文的平台。</p><p>经过两年课堂培训,授课点从万荣搬到琅勃拉邦,在现场维护过程中,懂专业、会交流的老挝职工比例从5%增长到了61%,不仅让中方师傅与老挝职工协作的工作过程更加高效,更为中老铁路磨万段安全运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p><p>琅勃拉邦维保管理中心负责职教工作的副主任山长生谈道:“合作开展的中文课堂,不仅提升了当前老挝职工语言能力,也为老挝职工间的相互带教和属地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对于这些年轻的老挝职工而言,他们的铁路工作才刚刚开始。</p><p><br/></p><p>中老铁路3年大事记</p><p>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首趟列车动车、首趟跨境货物列车开行;</p><p>2021年12月17日上午,满载近1000吨“安宁制造”的首趟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从大桃花货运站出发,驶向老挝首都万象;</p><p>2022年1月10日,首趟“澜湄快线”列车满载云南鲜花、蔬菜等产品,从昆明王家营西站始发,将于次日抵达万象;</p><p>2022年4月28日,中老铁路首趟冷链水果专列从中国磨憨口岸发车,前往云南昆明。这是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首次采用公铁联运、冷链集装箱“一箱到底”的方式运输鲜水果;</p><p>2022年11月15日,中老铁路国内段高品质动车组列车正式开行。列车单程运行时间缩短了近1小时,旅客可实现当天往返;</p><p>2023年4月13日,中老铁路首趟国际旅客列车从昆明南站发车,开往老挝万象;</p><p>2023年12月3日,首列满载老挝粮食(玉米)的中老铁路老挝粮食专列从中老铁路磨憨站发车,标志着老挝粮食运输开辟了新通道,为我国与老挝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粮食贸易合作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p><p>2023年12月3日,一列搭载俄罗斯32车非金属矿石产品的“中欧+澜湄快线”中老铁路国际货运专列在云南省中老铁路磨憨站出境首发,至此“中老铁路+中欧班列”国际铁路运输大通道正式打通;</p><p>2023年12月6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运送跨境旅客突破10万人次;</p><p>2024年4月13日起,中老铁路在中国西双版纳至老挝琅勃拉邦两大著名旅游城市间增开国际旅客列车1对,旅客乘火车可实现两地间当日往返;</p><p>2024年8月29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1000天,累计发送旅客超过3800万人次;</p><p>2024年10月14日,中老铁路国际冷链班列暨“京滇·澜湄线”国际货运列车正式开行,打通了一条连接中国北京、云南与东南亚国家间的国际货运通道。</p><p style="text-align: left;"><br/></p>", "summary":"今年是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三周年。三年来,中老铁路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互联互通,跨境货物运输已辐射至老挝、泰国、越南等19个国家和地区,互利共赢的“黄金线路”活力持续显现。", "Author":"刘莹", "detailDate":"2024年12月0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