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盘龙区新迎第二小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引领,秉承为孩子的精彩人生奠基的办学目标,以“激潜启智”为树人理念,研发了66项校本课程,形成了龙头(长绳)突破,引领青少年教育的特色办学模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融入了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龙头长绳”作驱动,打造特色办学品牌
一是以“绳”筑梦,实现梦想。学校以“激潜启智,为孩子一生的精彩奠基”为办学理念,以“做自强、自立、自信、有个性的新时代好少年”为育人目标,全面构建“让孩子的人生出彩”的激潜启智课程体系。1996年,学校结合学生特点、办学场地积极推广跳绳运动,参加了2018年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首届跳绳比赛并获得奖项;2019年编排花样绳操,编入课间操;2021年,学校跳绳队代表中国队参加“2021年世界跳绳锦标赛”并取得2金1银的好成绩,人民网以《一根跳绳“跳”向世界》进行了深度报道;4名“00后队员”——廖梓然、刘婷、丁靖博、柳榕分别在两人车轮跳花样女子组、两人车轮跳花样混合组项目中为中国队夺得2枚金牌。2023年7月,中国跳绳国家队组成单位新迎二小跳绳队在美国科罗拉多又为中国队勇夺1金,这是学校继“2021年世界跳绳锦标赛”为中国队夺得两金之后,不到两年再次为国摘冠,同时为国家培养出5名个人世界跳绳冠军。新迎二小跳绳项目分别荣获云南省教育厅卓越贡献奖和昆明市教育体育局突出贡献奖。
二是以“绳”促学,共育共美。学校秉承“以赛促练,以练促学”的育人思路,打造体育特色项目,通过训练——比赛——训练的模式,激发班级、学生的潜能,训练出了一支“特色跳绳队”,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营造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打造了跳绳特色,以体育人的品牌。学校借力昆明学院体育学院资源,开发花样绳操特色课程,同时开展精英、普及两类跳绳特色项目,学生人人会跳绳操,班级都有跳绳队,创设“一人一短绳,十人一长绳”的体育特色课,学生通过一根绳“跳”出国门、“跳”向世界。
三是以“绳”为媒,锻造新人。学校围绕“一根跳绳,跳出健康与活力,舞动智慧与和谐”目标,大力弘扬跳绳这一民族传统文化,让学生们在兴趣中找寻快乐,在团队中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技能,培养性格阳光与品质坚韧的时代新人。学校利用校园有限空间——两块篮球场和两条100米跑道,开设排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兴趣班,组建田径、排球、篮球、乒乓球、啦啦操、拳击、国际象棋校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骄人成绩,2020年被评为全国排球特色学校、全国篮球特色学校。
特色强校,构建民族团结进步课程体系
坚持科研兴校,学校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特色化发展的突破口来引领学校发展,实现“特色强校”的目标。学校于2013年6月着手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城市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从云南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出适宜小学生的课程资源,以现代科学人文及生态主义课程理论为指导,通过不断实践提炼,成功研发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相关课程资源和课程体系,课题于2015年顺利结题,并于2019年获省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
2020年学校再次承担了省级课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资源的研究》,成功开发出“激潜启智”的66门课程,该研究成果于2023年又获省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为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奠定了基石。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关联的课题研究,学校形成了“专家引领、文化(环境)创设、课程实施、活动推进”的城市小学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办学模式,进一步推进本校形成了龙头突破的独特办学特色雏形,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得以全面发展。
此外,学校多方邀请省、市、区各级专家面向全体教师从理论到实践,手把手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提升,并借助外力构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精品课程。2021年,学校在“民族体育舞蹈线上教学和竞赛活动”中获二等奖。专业的《彝族牛仔舞》课程教学、特色舞蹈《最炫民族风》、特色体育项目武术《功夫扇》《八段锦》《太极拳》,以及踩高跷、舞龙舞狮等体育运动项目,深受学生喜欢。学校研发了“激潜启智”5大系列课程群(启德课程、启智课程、启健课程、启艺课程、启能课程),其中校本课程中的民族文化课程、体育艺术类课程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尤其体育类课程中的跳绳课程成为学校精品特色课程。学校还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升旗仪式、大队和中队活动、大课间活动、班级文化建设及校园文化建设、课外实践等活动中,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地融入每个学生的心中。
多年来,学校确定了龙头(跳绳)突破,辅以武术、民族文化、网球、围棋、国防教育驱动的特色办学模式,以课程为载体,活动为抓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差异化发展提供更多选择,培养学生特长,促进教师成长,助推学校的新时代特色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