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建拾萃 正文
昆明市寻甸县抓“四个赋能”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
昆明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04-21 10:48:26

近年来,昆明市寻甸县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以“四个赋能”为抓手,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拓宽各族群众增收渠道,以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抓数智赋能

推动各族群众智慧化增收

依托东西部协作、万禾农产品批发、中农批农产品批发、立华高科等多方资源,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培育智慧农业、建设数字乡村,形成资源集聚、产品引流效应,推动云品入沪,实现农产品跨区域流通,带动全县农特产品“出村进城”、云品出滇。持续推动仓储物流智慧化发展,充分发挥县级消费帮扶农产品销售展示配送中心作用,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网点配送体系,开通乡村物流配送线路,解决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问题,推动更多农特产品“上线”销售。大力实施智慧农业项目,加快数字技术在主导产业和绿色食药上的推广应用,通过数字赋能实现农业增产,促进各族群众增收致富,为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抓科技赋能

推动各族群众精准化增收

抓实优品精准选育和精准就业体系建设,为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增加更多科技助力。一方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抢抓发展机遇,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种业基地建设,保护利用地方品种资源,做好新优品种精准引进、试验和推广工作,依托仁德街道大河桥小麦油菜夏繁基地、省种羊场、云南澳克斯冻精繁殖站、库森草莓等优势资源,加快推进马铃薯种薯、种猪、种牛、种羊繁育等现代种业体系建设,遴选推广主导品种,新建新品种推广示范基地,为各族群众增收提供最大增量。另一方面依托智慧城市管理服务平台搭建农民促增收系统,通过智能化、动态化采集各族群众收入增长变动情况及务工需求,实现数据查询、浏览、分析与岗位匹配,为各族群众精准就业帮扶指导提供数据支撑。

抓文旅赋能

推动各族群众多元化增收

深入推进农业“接二连三”,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由传统种养功能向特色种养、观光休闲体验、康养旅居、农产品加工等多功能融合发展。强化项目带动,优化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加速形成新的农文旅产品供给,凤龙湾小镇、三月三森林公园、一丘田生态旅游农庄等文旅新业态的打造,让广大游客在寻甸感受到“始于山水、归于烟火”的美好的同时,有力带动寻甸农文旅产品供销。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民族民俗文化活动,以“团结花开 和美寻甸”系列民俗文化活动为抓手,将火把节、花山节、落灯节打造为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盛宴,以舞蹈、歌曲、美食、服饰等为载体,全方位展示寻甸各民族文化魅力,吸引全国各地游客乐在其中,着力打造寻甸民俗文化新名片,为各族群众致富拓宽路径。

抓品牌赋能

推动各族群众优势化增收

立足寻甸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丰富优质的饲草饲料资源、肉牛种业资源、龙头企业带动等特有优势,充分发展寻甸肉牛产业,建设寻甸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省级“一县一业”肉牛产业示范县,完善“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共赢机制,不断培育夯实一产、优化提升二产、融合发展三产,把寻甸肉牛产业逐步构建成集养殖、加工、销售、生态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寻甸牛、寻甸牛干巴、虹鳟鱼、板栗、萝卜、鲜花蔬菜等产品不断打开市场,不断增加就业岗位和产业收益,带动各族群众增收。充分整合企业用工需求和各族群众务工意向,打造鸡街“菜大姐”细菜种植队、倘甸小松鼠松子加工队、寻甸中草药“联合”队等精品务工队伍,助推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增收,用勤劳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编辑:陈港    责任编辑:陈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