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建拾萃 正文
昆明市晋宁区金砂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助推民族团结进步
晋宁统战    06-11 09:57:38

近年来,晋宁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探索创新,以改善群众休闲、文娱、购物场景等“小事”为着力点,走出了一条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群众为落脚点的示范之路,充分发挥民族团结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思想引领,凝聚民族团结强大合力

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的途径和载体,在“引领”上下足功夫,让基层治理在党建引领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是强化党组织领导能力。严格落实“一肩挑”“一把抓”制度。聚焦村内发展中的难点问题、薄弱环节,以“书记工作室”为抓手,系统谋划、一体推进,形成村党委书记统筹全面负责社会治理工作,村党委副书记具体抓日常工作,两委办主任等其他村干部配合的格局,使党组织日益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二是健全组织体系。按照“党建引领,统筹兼顾,融合治理”的工作思路,以村党委为核心,村委会、监委会为基础,完成党群服务、综治维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活动场所等功能阵地建设,抓好组织建设、乡村振兴、平安建设、为民服务等工作,为推动乡村治理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三是积极培育后备队伍。充分发挥书记工作室“领头雁”作用,以两委办主任、党务工作者等为培养重点,实行“导师帮带”,村党委书记作为直接培养人授心得、传经验,同时,其他主要村干部以老带新熟悉村情、民情,帮助他们提升工作本领和治理能力,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后备人才支撑。

“三治融合”,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不断健全党组织统一领导机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全面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是自治为先,增强乡村治理活力。积极探索和完善“自治”功能,坚持民事民议,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每月以公益茶室为议事点组织开展金砂特色“村民茶话议事会”,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让群众全程参与到村庄治理的决策、实施和监督过程中。在重大事项推进中,打破村干部“闭门决策”模式,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村组干部广泛吸收村民、党员意见建议,提出方案经村三委联席会议讨论研究,确定的实施方案及时公开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推动形成村民“说事、议事、主事”的民主协商氛围。

二是法治为本,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持续深化“法律明白人”培养,加强“党建+网格+警格”“网格员+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在村委会设置专用窗口,村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法律明白人、驻村民警辅警轮班值守,为村民提供法律支持,为群众主持矛盾调解,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村内矛盾纠纷调解率达到90%以上。在法治宣传教育方面,联合镇司法所、派出所、综治办等部门,定期通过线上观看普法推送、普法视频,线下开展知识问答、法治讲座等活动,并在文化长廊宣传板张贴普法图文,引导村民知法、守法、敬法,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三是德治为辅,释放乡村治理潜力。积极开展上蒜好人、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等典型评选活动,在村务公开栏设置精神文明建设专栏,定期展示镇村、各行各业人群的先进典型事迹,大力引导村民群众学有榜样、做有标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金砂村诗词楹联培训基地,金砂老年学校等载体,在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知识讲座、文体娱乐等,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共建共治,织就基层治理“幸福格局”

村党委坚持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用活“一会两群体三审议”协商表决制度,凝聚各方力量,发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美好金砂。

一是在共商共议中凝聚共识。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建立金砂特色“村民茶话议事会”,组建村民自建委员会、村公益基金等各类服务团队7个,通过多种渠道“提议题”、多方恳谈“出主意”、议事组织“拟方案”、张榜公示“开言路”、村民表决说了算的五步议事法,动员群众为村子的治理和服务工作出谋划策,推动村子的事“大家议”。目前累计收集意见建议15条,提出解决措施11条,推动5项工作实际解决。

二是在共建共管中为民解忧。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老年人需求,引导各方资源统筹调配,实施老年活动场所提升改造项目,通过增设桌椅,设置乡贤作品展、丰富诗词楹联培训活动等形式,切实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紧盯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抓住滇池沿岸“美丽乡村”建设契机,有效整合利用政府资金、社会资金和群众众筹资金,改善村内小市场、停车场秩序和环境卫生;对老年活动场所旁的旱厕进行标准化改造;对进村小路进行美化及植绿补绿。通过“民生小实事”项目的实施,极大改善村内人居环境,让群众更有归属感和幸福感。


编辑:陈港    责任编辑:陈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