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湖镇中心小学,一片片生机勃勃的“团结田”见证了师生们携手耕耘的辛勤汗水,一场场温馨感人的“同心宴”则让劳动的果实化作了甜蜜纽带。近年来,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创新劳动教育模式,通过打造“春夏秋冬·从土地到餐桌”的沉浸式劳动课程体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劳动品格与实践能力,更在师生心中深深种下了劳动协作、文化互鉴、情感联结、成果共享的种子。
春日播种,共绘团结蓝图
春日里,全校师生齐聚田地,挥锄翻土,共同开垦出一片片充满希望的“团结田”。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辨识土壤、规划区域,亲手种下辣椒、小瓜、韭菜等各式蔬菜幼苗。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不同民族的学生们肩并肩劳作,心连心,共同期待着丰收的到来。劳动中,他们学会了协作,学会了尊重,更学会了珍惜彼此之间的友谊与团结。
夏日养护,共筑团结情谊
课余时间,各班级成立了“护绿小队”,轮流负责田地的浇水、除草与观察工作。学生们用日记本记录下植物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分享着成长的喜悦与挑战。学生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增进了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友谊,共同养护民族团结灿烂之花。
秋日丰收,共享劳动果实
夏日过后,菜园迎来了丰收的季节。翠绿的韭菜、鲜红的辣椒、饱满的瓜果挂满枝头,师生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在“丰收采摘日”活动中,学生们穿梭于菜畦间,亲手摘下自己培育的蔬菜,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这份喜悦不仅仅源于劳动的果实,更源于在劳动中结下的深厚情谊。
冬日烹饪,共品同心之宴
为了让劳动教育更加贴近生活、深入人心,长湖镇中心小学还开展了“厨房小当家”烹饪体验活动。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己种植的蔬菜制作各式各样的家常菜肴。当热腾腾的菜肴端上餐桌时,整个校园都弥漫着幸福与温馨的气息。这场由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同心宴”,不仅让学生们品尝到了劳动的甘甜,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民族团结的力量与美好。
展望未来,共绘民族团结新篇章
长湖镇中心小学的劳动教育实践,不仅是一次次简单的田间劳作与烹饪体验,更是一场场生动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通过这一系列实践活动,学生们增强了 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未来,该校将继续拓展劳动教育维度,系统开发“农作物秸秆手工”“田园写生”“木工作坊体验”等融合课程,让劳动教育成为农村孩子成长的亮丽底色,也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综合自:长湖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