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建拾萃 正文
昆明市盘龙区帮带共建打造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以城带边 以城兴边”
文明昆明    07-02 16:27:11

尚冈村始建于1811年,在傣语地名中意为“告别的地方”,作为北与曼庄村相连,西与磨龙村相接,南与尚勇村、磨憨村毗连,东与老挝接壤的关键驿站,千里送行,就此别过,因而得此“尚冈”之名。

2021年以来,云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目标,在全省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全面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全力推动边境村寨成为富边的样板、稳边的示范、守边的屏障。2022年5月,昆明正式托管磨憨,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边境线和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

昆明托管磨憨镇后,盘龙区紧紧围绕“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建设任务,坚持“以城带边、以城兴边”帮带共建工作机制,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依托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兴边富民行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等工作,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磨憨镇尚冈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持续推动各族同胞幸福共创、发展共促、携手同行,共同实现团结固边,着力将尚冈村打造成为昆明推进兴边富民、民族团结的“幸福样板村”。

图片

突出一个“美”字,抓村域、优环境

依托尚冈良好的自然禀赋,把凸显优美风光、提升人居环境有机结合,不搞大拆大建、坚持因地制宜,最大限度保留、还原、延续古村风貌。做好尚冈村主寨门两侧建筑整体风貌设计,解决主寨门两侧建筑与村庄整体风貌不统一等问题,动员党员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定期清扫村内道路,对入村道路进行卫生清洁、补植补绿,改善入村道路环境品质、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入村第一印象。

图片

注重一个“实”字,抓配套、夯基础

把良好的公共配套作为幸福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坚持内外兼修,重“面子”更重“里子”。着眼满足30年发展的需求,超前规划建设地下给排水系统,高标准实施雨污分流工程,既守住了三百年历史的涓涓清流,又为后续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打下了坚实基础。坚持党建引领、共商共建,按照“一环三点四线”的建设思路,以尚冈村小组村落环线为主轴,以尚冈村党群服务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尚冈水文化主题广场建设为重点,投资2800余万元,实施尚冈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典型示范村建设项目:新建4类公共设施(党群服务中心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停车场、垃圾处理设施、消防设施)、改扩建6处文化设施(2个寨门、百年古井、寨心广场、泼水广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场)等25个重点项目,不断提高尚冈基础设施完备度。

图片

聚焦一个“富”字,抓产业、增动力

突出边境、民族、生态三大品牌,发掘整合尚冈村独特的农文旅资源,形成党员模范先锋线、民族文化传承线、农文旅精品线、产业发展示范线,推动自然风貌、民族风情、党群服务有机融合,重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培育特色产业,全力打造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的“尚冈样板”。坚持“农业强基”。实施磨憨镇尚冈村农产品交易场所项目,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产品生产、出口加工等业务,培育壮大有优势、有效益、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业。针对性提升改造农贸市场,新建活动舞台,改造提升大棚,设置可移动式摊位,根据使用功能分区,分为农贸市场模式、赶摆模式和流水席模式,项目已通过竣工验收,正在筹备启动使用。强化“数字赋能”,发挥盘龙区数字经济优势,推动星火源、抖音等电商公司落地尚冈,组建“电商助农”红色联盟,打造“尚冈直播间”,让傣族竹编、贝叶经、服装等古傣文化“走出村庄”,让优质生态果蔬等农产品“走出大山”。探索“文旅融合”。围绕傣族民俗文化做文章,统筹打造一批精品民宿、一个民俗记忆馆、一支专业的演艺队伍、一条特色旅游线路、一批特色民族节日庆典“五个一”特色品牌IP,吸引游客走进尚冈。加紧实施民宿项目,计划总投资700万元。民宿项目:设计分为主体建筑、独立客房区和帐篷客房区,总建筑面积约为1096平方米。目前,环村路约549.8平方米的1栋傣族民宿项目主体建筑正在施工,配套餐饮、厨房设备和文体娱乐休闲设施等。开展“区域协作”。2024年6月,盘龙区组织辖区11家企业及区级相关部门赴磨憨考察交流,并与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管委会签署了招商引资暨产业发展跨区域协作合作协议书,推进“飞地园区”跨区域协作,盘龙辖区多家公司在磨憨投资建设;2025年5月,盘龙区政协组织相关政协委员代表、区属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企业代表等一同前往尚冈村,开展“聚焦乡村振兴重点,协商边疆农文旅融合发展,助推幸福边境村寨建设”院坝协商活动,聚焦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探索边疆村寨发展新路径。

图片

着眼一个“和”字,抓共建、促和谐

强化“党建+文明实践”引领,进一步整合资源、凝聚力量。系统推进尚冈国门党建示范长廊建设,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持续深化“盘龙山茶花红映尚冈”党建品牌,拓展党群服务阵地功能,以党员为基础推广电商直播、“十户十联”网格治理等经验做法,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效能。树立以党组织为引领,村民要参与、要监督、更要满意为主要内容的“1+3”工作法,对村里的建设改造事项,及时召开村民大会、“板凳”小会听取各族群众意见,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实现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凝聚民族团结向心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增效,按照“五有五共五推动”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作用,持续深化文明实践活动,先后组织开展“磨憨讲堂”、中老(中越)铁路沿线民族团结进步联盟青少年交流活动、“游学在盘龙”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系列活动等特色活动,充分体现“盘龙尚冈一家亲”,在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作出盘龙示范。

下一步,盘龙区将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按照“兴滇润边文明实践带”建设要求,充分整合盘龙区文化、教育、科技、人才、旅游、实践等优质资源直达尚冈,通过构建尚冈文明实践活动矩阵,打造尚冈村文明实践新热点、新平台、新载体;充分整合“聚力攻坚北京路现代服务业示范区”沿线资源,赋能“文旅产业、现代农业、乡村电商”,打造尚冈傣族村寨农文旅融合示范点,助推尚冈村后续产业升级、招商引资、项目入驻,推动口岸经济向前,争取破解没有工业园区的限制,逐步形成“1+1>2”的聚合效应,加快在昆磨之间构建合作共赢、利益共享的跨区域协作机制,有效推进边境幸福村高质量保护和傣家文旅的高速发展,有效促进各民族群众交流互嵌,切实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编辑:陈港    责任编辑:陈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