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建拾萃 正文
昆明市阳宗海:以“四化”绘就民族事务基层“图治”
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党群工作部    07-09 09:43:38

近年来,阳宗海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加强基层治理格局、宣传教育、服务保障、法治建设等四个方面,强化提升基层民族事务治理水平,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治理格局一体化

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将民族事务治理纳入基层党建重点工作,建立“党(工)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民族事务治理格局。以村(社区)居民议事会、议事堂、“民情观察员”“红袖标”治安志愿者队伍、调解智库等为抓手,整合社区工作者、物业商户、调解能手、法律顾问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细化网格217个,培养各族网格员1600余名,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44个,与社区“两委”、小组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群众随机开展各类谈话780余人次,收集梳理历史遗留问题104个、各族群众需求事项116件。

宣传教育协同化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与常态化开展政策与文化宣传相结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纳入党员教育培训重要课程。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强化党员干部对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在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民族团结第一课”,推动“混班就学”。2025年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云南实践经验》《党的宗教政策实践》专题课程培训2场,覆盖400余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基地外出学习实践活动2次。以春节、“三月三”、樱桃节等节日、节庆、民俗活动为载体,开展各民族交往交流活动10余次,广泛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互鉴。

服务保障均等化

立足辖区实际情况“精准施策”,缩小城乡、区域各族群众经济基础差异。引导培育林下经济、果蔬基地、花卉种植等产业,因地制宜多渠道发展汤池奶山羊、七甸樱桃、阳宗梁王茶等系列高原特色产业,鼓励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和其他经营主体开展撂荒地复垦利用,推动本地3100名青年就近就地就业。在各族流动人口聚集区,引进集贸市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划定停车位179个,围绕权益保障、素质提升、子女关爱等各项服务,开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实践和务实举措“10件实事”,以“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目标持续推进民生改善。

事务治理法治化

以“全民守法”为基础,培育各族党员干部群众法治思维,让法律“走进生活”。通过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摆摊设点、志愿者入户宣传、法治讲堂、田间地头普法、双语普法等系列活动,强化党员干部群众法治意识,围绕各族群众所盼所需、常见纠纷案例等开展“以案释法”,推动各族党员干部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建立完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推动治安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紧密衔接、良性互动,畅通各族群众诉求渠道,撑起维权之伞,全力为各族群众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到95%以上。


编辑:陈港    责任编辑:陈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