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建拾萃 正文
昆明市晋宁区:以城市治理“精度”提升民族团结氛围“浓度”
晋宁统战    07-23 09:39:34

近年来,晋宁区大力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将城市治理与民族团结深度融合,以“绣花功夫”精耕细作,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破解治理难题。从背街小巷整治到摊贩规范管理,从绿美城市建设到日常民生服务,每个治理场景都成为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了基层治理的鲜活力量。

延伸服务触角 架起民族连心桥

2025年以来,结合晋宁区全域旅居发展定位,将城市管理进社区的范围延伸至“进园区”“护校园”,实现14个社区全覆盖,并在重点园区、学校试点推进。建立“领导包联+吹哨人响应”机制,由城市管理部门领导班子挂钩联系14个社区(村委会),选派12名有社区工作经验的业务骨干担任“吹哨人”。通过“一对一”常态化走访,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易接受的方式收集诉求,共收集环境卫生、市容秩序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30余个,切实让城市管理工作真正扎根社区、贴合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

聚焦急难愁盼 绘就和美新画卷

围绕群众反映的共性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依托下沉三个片区的执法力量,与基层力量协同解决社区治理难题。以三合社区为例,依托古滇旅游发展实现整村蜕变后,城市管理部门针对性解决了美食街占道经营、垃圾清运不及时等问题。如今,规范有序的街区不仅保留了特色餐饮的烟火气与文化韵味,更塑造出整洁舒适的消费环境;月山社区通过严格落实商铺“门前四包”责任制和“一米线”规范管理,乱摆乱放现象得到遏制,整洁的街巷环境,成为居民共享和谐生活的温馨底色;针对田心社区北苑小区住户反映的行道树过高影响安全问题,组织绿化管护企业对周边行道树全面排查,修建维护存在的安全隐患,进一步保障居民“头顶上的安全”。此外,兴阳路、磷都路、东凤路沿线社区精心管护的紫薇花、三角梅如期绽放,搭配着错落有致的绿雕景观,织就出一片绚烂花廊。周边社区居民们茶余饭后漫步花下,这份“推窗见景、出门入画”的宜居景致,正成为各族群众共有的生活确幸。

坚持共享共治 夯实民族团结根基

随着“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的深入推进,不仅优化了社区环境,更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增进了社区群众的理解与协作。在古滇社区欢乐世界周边环境整治中,通过设置1处临时疏导点,引导摊贩有序经营,并协调企业定期保洁,曾经的杂乱无序焕然一新,变身洁净美观的规范街区,经营者从最初的观望抵触,到主动参与环境维护,展现了共建共享的治理成效。针对郑和文化广场火把节保障,城市管理部门严格遵照民族习俗开展秩序维护,建立“活动预案+动态巡查”双保障机制,提前完成摊位规划、交通疏导等准备工作,活动期间,对突发情况快速响应、高效处置,劝导规范燃放火把的市民,消除安全隐患5处。以“服务型执法”理念,促成各族群众在节日互动中深化交流,成为民族团结实践的生动注脚。


编辑:陈港    责任编辑:陈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