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建拾萃 正文
昆明市富民县:三点发力 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基层绽放
融荣富民    08-07 10:09:07

近年来,富民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村(社区)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阵地,聚焦特色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升级、社会治理创新三点发力,谱写“富美和乐”的基层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聚焦产业赋能,在“富”字上强根基,激活民族团结进步内生动力。以产业发展为重要抓手,通过“自富拓路、富村固本、共富聚力”三维联动,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在传统种植养殖产业基础上,引导各族群众发展庭院经济、参与劳务输出等,助推增收渠道多点开花,提振群众致富信心。组织致富带头人召开经验交流座谈会,以共同投资、合作经营等模式探索共富路径。建立劳务输出联络点,召集劳务经纪人进行信息共享,多措并举增加群众务工收入。依托本地文旅资源,引导群众升级改造原有旅游服务产品,按照酒店标准打造民宿、农家乐240户,提供“吃住行游购”一站式服务,带动休闲旅游收入增长。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规模化种植蜜本南瓜、茭白、樱桃、蓝莓等特色作物,实现家门口就业,以产业发展实效助推乡村振兴,让各族群众在共同富裕中凝聚团结共识。

聚力环境提质,在“美”字上做文章,营造民族团结进步良好氛围。围绕“人美、家美、村美”共建目标,将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植入乡村发展肌理,营造和谐共融的生活氛围。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村规民约,通过开展“六美二优”评选、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家风故事宣讲等60余场活动,引导村民革除陋习,加强个人修养,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涵养清风正气。打造村史凉亭、法治主题公园、民族团结进步广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等活动阵地,构建寓教于乐的人居环境,引导各族群众在日常活动中增进情感认同。积极创建“美丽庭院”,不断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常态化开展“全民义务劳动日”活动,推动村庄环境整治长治长效,让各族群众在共建共享优美家园中凝聚向心力。

深化治理创新,在“和”字上求实效,夯实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根基。构建“宣、调、议”协同机制,以高效治理促进各族群众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作为先导,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组建宣讲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层次、全方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讲活动15场,覆盖千余人次,让党的民族政策法规入脑入心。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治理共联”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整合多方力量解决辖区生活救助、综治维稳等民生难题,实现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服务”的转变。通过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持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编辑:陈港    责任编辑:陈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