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县匡远街道温泉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温润之泉”党建品牌引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积极探索“抓班子、建阵地、重生态、强治理、壮经济”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方法,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凝心聚力强村富村美村兴村,实现全社区各族群众共育民族团结之花,共享繁荣发展之果。
坚持党建引领“四力”齐发促发展
为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盘活闲置资产固本强基,共建美好家园,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匡远街道温泉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宅改+治理”基层治理模式,“四力”齐发不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是党建引领“强”动力。社区党委聚焦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这一主题,坚持“党建网+治理网”深度融合,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载体,构建“社区党委—村党支部—责任区党员—联户党员”四级党建网格体系,将社区划分为5个大网格、43个网格片区,并建立“红黑榜”亮出成绩单,通过“小积分”为基层治理增添新动力。凝聚党员志愿服务力量,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知识宣讲、健康义诊、普法宣传。同时,社区紧扣美丽乡村、乡村振兴、人居环境、厕所革命、产业扶持等项目,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二是改革创新“激”活力。为全力做好下栗者村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党建+宅改+治理”工作模式推动下,高效完成宅改工作基础信息调查、宅基地资格权认定、闲置宅基地腾退等工作。将宅改工作与村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壮大紧密结合,依托全县板栗产业基础、温泉社区6000余亩板栗园及周边万余亩蔬菜产业优势,利用腾退闲置用地拟投资2621.07万元建设一个辐射全县的农特产品分拣打包中心,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增收161余万元、解决100余人就业问题。
三是环境整治“提”魅力。为破解村内住养交叉、道路狭窄、环境脏乱等问题,温泉社区下栗者村把宅改工作与人居环境整治有效衔接,按照“一户一宅”政策要求,合理规划村庄建设,将腾退的宅基地建设污水收集处理池及配套设施,实现生活污水二次利用和生态净化,并将剩余土地用于村内农户申请宅基地新建住房用地安置。依托“绿美乡村”建设,在下栗者村二小组投资220余万元用于村内道路硬化,整村推进无害化卫生户厕项目改造,完成村内旱厕无害化卫生改造55户,卫生户厕接入排污管160户,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100%,人居环境质量大幅提升。现在家家户户出门就是亮堂堂的水泥路,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使各族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四是健全机制“增”内力。为不断提升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按照“各村小组、河道河段配置2名保洁员”原则,健全社区保洁员管理制度,建立“社区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户、党员和居民代表包片、农户包门前”的四级管理模式,与群众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按照“每天落实门前五包、每周1次卫生督查、每月1次卫生大整治”的工作方法,持续规范农户日常行为。同时围绕清洁家园、勤俭持家、热心公益、团结邻里、孝敬老人、爱国守法、移风易俗、门前五包等内容,推行“红黑榜”季度考评机制,实行积分制奖励,对农户每入选1次红榜可获得10分并在年终予以适当物质或精神奖励,让“人人参与环境整治、天天享有健康生活”观念深入人心。
打造“温润之泉”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温泉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温润之泉润民心,民族团结保初心”的主题,“泉力以赴”打造“温润之泉”党建品牌引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积极探索新时代民族工作新方法,实现全社区各族群众共育民族团结之花,共享繁荣发展之果。
一是“红色”之泉润心,“泉心泉意”惠民强村。以“掘井及泉”的精神,推进“五化一体”“泉心泉意”为社区各族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惠民生、润民心,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各族群众和睦相处,把社区建设为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实现支部建设规范化、队伍管理优质化、为民服务清单化、审批事项“快捷化”、基层治理网格化。
二是“发展”之泉润业,“泉力以赴”产业富村。社区党委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充分融入社区发展大局,为各族群众发展谋出路、添动力,凝聚各族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了民族团结进步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进一步强化组织引领,激发产业活力,挖掘文化资源,做强文旅产业,引进项目带动,成规模抓特色,盘活资产,有效固本强基。
三是“和谐”之泉润居,“竭尽泉力”生态美村。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过程中,始终把各族群众摆在工作主体和服务对象的位置上,调动各族群众的积极性,尊重各族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求,把创建工作和各族群众息息相关的生产生活有机结合,共建美好家园,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具体举措包括“泉力”整治环境美化家园、“泉力”整治河道净化水源、“泉力”共建共享爱护家园。
四是“文化”之泉润德,“文思泉涌”文化兴村。“泉心”传承文化文脉。温泉社区通过建设村史馆,传承本土文脉,凸显乡愁记忆;建设国学馆,开设国学文化讲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泉心”培育乡风文明,开展各类“最美家庭”等评比活动进一步弘扬新风、促进团结。志愿服务暖人心,民族团结传温情。社区还“泉心”弘扬志愿文化,成立同心圆志愿服务队。
五是“团结”之泉润根,“泉神灌注”治理安村。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国学馆等宣传阵地,让各民族优秀文化得以传承。播好民族团结进步种子,建设社区文化长廊,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画好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建设社区“一家亲”工作站,提升民族事务服务管理水平;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融入社区治理,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志愿者的作用,积极宣讲法律知识,排查社区矛盾纠纷,化解民族间、邻里间矛盾;在传统节日和民族节庆期间,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活动,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温泉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融入各族群众共居共学的社会生活中,始终坚持文化引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社会新风尚,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了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